上里話

上里話

上里話,主要指北流市上里人所講的粵語口音,屬於粵語粵西高陽方言片分支,與廣東茂名地區的高州話、信宜話、化州話等大同小異,上里話使用者近50萬人。與下里人所講的下里話(勾漏片粵語)相比,聲音洪亮有力,詞義豐富多彩,較接近廣州音或香港音。

粵語概說

粵語,又作廣東話,広東語(日語稱謂),是一種屬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聲調語言,也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粵語根源於中原雅言,含完整的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同時也是保留中古漢語最完整的方言。在學術界,它是除國語外唯一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的中國語言。

粵語以珠江三角洲為分布中心,在中國的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北美、歐洲和澳洲、紐西蘭、聖誕島等以及東南亞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等華人社區中廣泛使用。在粵語核心地區廣東省近8000萬本地人口中,粵語使用者近4000萬;也有媒體認為,在廣東省的1億人口中,使用人數超過6700萬。同時粵方言也向內地和其他民系方言區滲透輻射,說明它仍具生機活力,這是粵方言區在經濟上較為發達和商業活動十分活躍的反映。

粵語是香港、澳門的官方語言,美國、加拿大的第三大語言,澳洲的第四大語言。粵語,承載著上古漢語的遺風,悠悠粵韻,是嶺南文化的最重要載體,是維繫廣府人的最重要橋樑,也是廣府民系興旺發達的最重要保證。

高陽片粵語

主要分布於茂名、高州、信宜、化州、陽江、雷州半島、廣西桂東南與粵西接鄰的一帶,以高州話為代表。平仄有去音,語調高低起伏(同廣州音),但也有些差別。因為上里毗鄰粵西,所以語音和茂名高州、信宜、化州一帶粵語口音相同,較接近廣州音或香港音,除了個別詞句用法不一樣之外,雙方交流基本沒有問題。

勾漏片粵語

主要分布在玉林全市、貴港市區、岑溪、蒙山、藤縣和廣東懷集縣,以玉林話為代表。使用人口大概有1000多萬,屬於比較大的一個粵語支系。勾漏粵語特點有:1. 古全濁聲母今多讀不送氣清音;2. 古不送氣清音今多讀濁內爆音;3. 精組聲母讀塞音及邊擦音(或齒間音);4. 聲調數目一般有9-10個。辭彙也很有特點。與廣州話差別較大,操語雙方對話溝通交流比較困難。勾漏粵語的代表有玉林話、下里話(北流話)、藤縣話、蒙山話等。

上里話:人稱

阿:前置定語

阿爸:爸爸

阿媽:媽媽

阿公:爺爺

阿婆:奶奶

阿伯:伯伯

阿奶:伯母

阿叔:叔叔

阿嬸:嬸嬸

阿哥:哥哥

阿姐:姐姐

阿弟:弟弟

阿妹:妹妹

外:與內相對,指妻子娘家

外公

外婆

外父:岳父

外母:岳母

外甥:姐妹的孩子

外侄

外孫

一般稱呼

佢:他/她

老豆:老爸

老母:老媽

阿哈:嬰兒

細儂:兒童

仔:特指兒子

男仔:男孩子

女:特指女兒

妹仔:女孩子

佬:男人,泛指一切人。 例】有隻下里佬:有個下里人(老人、小孩、男人、女人)

乸:女人,一般指熟女。

夫娘:女人

夫娘妹:處女,少女,未嫁的女子

夫娘乸:少婦,熟女

契爺:乾爹

契仔:乾兒子

契弟:王八蛋

寡佬:單身漢

後仔乸:繼母

老嘢:老東西,老傢伙

特別稱呼

懶筋:懶惰的人

懶蛇:懶惰的人

瘦蛇:瘦瘦的人

包公(包婆):愛管閒事的人

老毛:好吃懶做的想裝老爺的惡人

十一爪:小偷,白捻,扒手

喃摩佬(唱戲佬):為死人超度做法事的人。

四人幫:抬棺材的人。一般是4個人一起抬。

大頭狗:戴大頭帽的人

上里話:名詞

屋:家

書房:學校

火灶:廚房

滾水:開水

擔濕:扁擔

放山塘:拉肚子

燒酒:米酒

火水燈:煤油燈

紅牛:百元大鈔

掘子:水果

包宿:玉米

買馬:買六合彩

木:樹木,特指棺材

抬木:抬棺材

喃齋:做超度死人的法事

唱戲:一般指木偶戲,有時特指喃齋

上里話:動詞

吃朝:吃午飯

吃晏:吃午茶

吃晚:吃晚飯

行:走路。有時用“扯”,如:扯咯(走啦)。

碌:用開水燙

碌雞:用熱水泡雞,(以便拔毛)

劏:宰殺

劏雞:殺雞

打風:打氣

倒:砍

倒木:砍樹

諗:想

俾:給

睇:看

搵:找

攞:拿

企:站

飲:喝

問米:求神問鬼

大:死 【例】張三問李四:你仔呢?李四答:大了(即夭折了)

上里話:形容詞

冇:通卯,意指沒有。

冇得:不行

冇要:不要

冇好:不好

山:野。

山雞:野雞

山豬:野豬

山牛:黃牛

好:很

好多:很多

狂:害怕

識:會,聰明。例:這個人好識:這個人好聰明

熟:熟練,融會貫通,比識更進一步。例:熟卯熟啊?哽喺熟啦:懂不懂啊?當然懂得啦!

頸渴:口渴

惡:厲害

惡佬:厲害的人

辭彙詳解

十一爪

本義:11個手指頭。普通人都是長有10個手指頭,但有些畸形的人則長多了一個手指,因此總共有11個手指頭。

引申義:多出來一個手指頭,引申為多手。多手的人喜歡多手多腳,見到東西就想去摸一把,甚至把其據為己有。進一步引申為小偷。

四人幫

上里話 上里話

上里話之四人幫,又稱為大力士、大力佬、棺材佬,

特指專業抬棺材的那4個人。此4人以抬棺材,搬運屍體,破土挖墓穴為生。

來源:由專業抬棺材的那4個人引申而成。出於習慣,上里本地以及周邊,所製造的棺材通常用乾燥薄板裝訂而成,這樣的棺材比較輕,適合4人抬。

傳統:四人幫這個職業,有其師承傳統。一般認魯班為祖師爺,每年正月初一都要去魯班廟拜祭祖師。

喃摩

上里話 上里話

一種民間習俗,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湖南、貴州等地。

以唱經為主要形式,通過鑼鼓、鈸、嗩吶、職業套裝等一系列道具來展開活動。

唱喃摩經的人則稱為喃摩佬。

喃摩經是融佛教、道教、儒家理論為一體的古代經典,內容涉及廣泛,涵蓋了天文、地理、農業、商業、建築、婚姻、生育、節日、方言、哲學、文學、舞蹈、工藝美術等方面。

古時,當人們在祭祀、嫁娶、修新房子、生小孩時等,請人來唱喃摩經,以圖吉利。

如果親人死了,則要請喃摩佬來喃齋,以超度亡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