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莊東嶽廟

上莊東嶽廟

上莊東嶽廟位於海淀區上莊鎮永泰莊。其正名為東嶽行宮,始建於明代。是清朝康熙年間太傅明珠的家廟,規模宏大,做工精良,保存較為完好。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重修,《重修榆河鄉東嶽行宮碑記》有記錄。廟宇坐北朝南,分東西二路。東路為跨院三進,四合布局。2003年上莊東嶽廟被北京市政府公布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上莊東嶽廟上莊東嶽廟
上莊東嶽廟位於海淀區上莊鎮永泰莊。其正名為東嶽行宮,始建於明代。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重修,《重修榆河鄉東嶽行宮碑記》記錄了此次修復情況。廟宇坐北朝南,分東西二路。西路為寺廟的主體,依次為山門、鐘鼓樓、前殿、正殿、後殿。東路為跨院三進,四合布局。是清朝康熙年間太傅明珠的家廟,規模宏大,做工精良,保存較為完好。2003年上莊東嶽廟被北京市政府公布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結構布局

上莊東嶽廟上莊東嶽廟
上莊東嶽廟坐北朝南,分東西二路。西路依次為山門、鐘鼓樓(鼓樓已無)、前殿、正殿、後殿,系主要的一路。東路為跨院三進,四合布局,前殿面闊三間,中殿面闊五間並北面出抱廈三間,後殿面闊五間。山門為三個門樓,中間的高大,東西兩側的矮小,西側門樓已經無存,門樓做工精細,為寺廟之臉面所在。前殿面寬三間,門框及窗框皆為精美的石雕,窗框石雕為麒麟望月。
廟門前百米處為舊時朝香時的演出場所——大戲樓。該戲樓坐北朝南,台基高2米,以花崗岩石條砌築。上為卷棚式建築,歇山式敞軒,後為硬山式頂,山牆開什錦花窗,今已殘破。東嶽廟在清代歷史研究、文學研究、北京地方文史研究方面都是很珍貴的文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