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芭蕾舞團

上海芭蕾舞團

上海芭蕾舞團成立於1979年,其前身是1960年成立的上海市舞蹈學校以及1966年由該校芭蕾科首屆畢業生組成的《白毛女》劇組。該團的舞劇《白毛女》已在世界各地上演了1500多場,四十多年來《白毛女》成為嘗試芭蕾舞民族化的重要作品之一,為上海芭蕾舞團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該劇榮獲了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像獎並久演不衰,進一步確立了上海芭蕾舞團國內一流的地位。江澤民同志曾在1986年題詞寄語上海芭蕾舞團:“祝上海芭蕾舞團在國際舞台上演出成功”。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2003年9月,上海芭蕾舞團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金正日的邀請在平壤演出5場《白毛女》。2003年9月,上海芭蕾舞團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金正日的邀請在平壤演出5場《白毛女》。

上海芭蕾舞團誕生於1979年,她的前身為民族芭蕾舞劇《白毛女》劇組。四十多年來《白毛女》成為嘗試芭蕾舞民族化的重要作品之一,為上海芭蕾舞團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該劇榮獲了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像獎並久演不衰,進一步確立了上海芭蕾舞團國內一流的地位。江澤民同志曾在1986年題詞寄語上海芭蕾舞團:“祝上海芭蕾舞團在國際舞台上演出成功”。

自建團以來,上海芭蕾舞團的青年演員們先後在國際芭蕾舞大賽中榮獲了27枚獎牌,在國內比賽中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民族芭蕾舞劇《白毛女》造就了石鐘琴茅惠芳凌桂明汪齊風辛麗麗楊新華等中國優秀芭蕾舞演員,現任主要演員范曉楓、孫慎逸、季萍萍、陳真榮、余曉偉、陳艷等表演更趨成熟、技藝日臻完美。一批後起之秀吳虎生、王亞南、段文斐、張堯等青年演員也在不斷成長,有望成為新一代的骨幹力量。

歷時回眸

2003年8月,上海芭蕾舞團赴西班牙,在普雷拉達藝術節、聖騰德爾國際藝術節和馬德里夏季藝術節演出6場《葛佩麗婭》。2003年8月,上海芭蕾舞團赴西班牙,在普雷拉達藝術節、聖騰德爾國際藝術節和馬德里夏季藝術節演出6場《葛佩麗婭》。

1965年5月,芭蕾舞劇《白毛女》首演於上海徐匯劇場

1972年,7月,《白毛女》劇組為中日邦交正常化出訪日本,演出取得成功,中日雙方於9月建立正常外交關係。此次演出意義不同尋常,被稱為“芭蕾外交”。

1980年2月,古典芭蕾舞劇《天鵝湖》全劇首演於上海美琪大戲院。

1980年5月,第九屆上海之春演出“芭蕾專場” 《魂》、《玫瑰》獲上海市文化局優秀創作演出獎,《蝶雙飛》獲上海市文化局優秀創作鼓勵獎,《飛仙》獲上海市文化局優秀創作鼓勵獎。

1981年9月,《紀念魯迅誕生一百周年》芭蕾專場在市政府禮堂演出。《雷雨》獲上海市文化局優秀創作演出獎。

1982年5月,第十屆上海之春演出《雷雨》、《阿Q》、《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

1984年5月,第十一屆上海之春演出《長板凳》獲上海市文化局優秀創作演出獎,《青春之歌》獲上海市文化局優秀創作演出獎。

1986年5月,第十二屆上海之春演出《沉思》獲創作三等獎、表演二等獎,新編芭蕾舞劇《葛佩莉婭》獲上海版本特別獎和首演獎、汪齊風獲個人表演獎,《土風的啟示》獲表演二等獎,《網》獲創作二等獎、表演三等獎,《潭》獲創作三等獎、表演二等獎,還表演了《唐·吉柯德》、《海俠》、《輝煌的快板》。

1986年7月,江澤民觀看演出並上台祝賀演出成功。同年8月,題詞:“祝上海芭蕾舞團在國際舞台上演出成功。”

1989年3月,應加拿大演出商羅伯特的邀請,上海芭蕾舞團赴加拿大魁北克、多倫多、渥太華、溫哥華、漢密爾頓、維多利亞六城市,演出芭蕾舞劇《白毛女》十九場。期間,美國西北太平洋芭蕾舞團團長弗蘭西婭·拉塞爾女士專程來加觀看演出,並盛讚“白毛女是現代內容、古典技巧兩者結合的很完美!”

1989年9月,我國國際獲獎演員汪齊鳳、辛麗麗、蔡麗君、楊新華、施惠、張利等參加文化部主辦的第三屆中國藝術節我國國際芭蕾舞比賽獲獎者專場演出。

1990年5月參加’90上海藝術節文藝演出,於15、16日晚,在宛平劇院演出了兩場芭蕾精品專場。

1990年10月5日,應紐西蘭艾奇利公司邀請,上海芭蕾舞團赴紐西蘭演出近一個月,在惠靈頓、奧克蘭等十一個城市演出27場。

1992年3月30日、4月9、10日晚,為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50周年系列演出之二,上海芭蕾舞團分別在蘭心大戲院和美琪大戲院演出了中外芭蕾音樂專場和芭蕾精品專場。

1992年11月,上海芭蕾舞團在第四屆上海電視節中,7位先後在國際芭蕾舞大賽中獲獎的青年演員表演了《天鵝湖》片段,顯示了上芭的雄厚實力。

1993年6月18日晚,上海芭蕾舞團演員汪齊風和李春源在第十五屆上海之春開幕式文藝晚會上合作表演了雙人舞《春水》。

1994年3月22日,辛麗麗、楊新華應邀參加94美國奧斯卡金像獎頒獎晚會演出。

1994年5月12、13日晚在上海游泳館,上海芭蕾舞團在‘94上海藝術節開幕式文藝晚會上演出了交響劇《天鵝軼事》。

1994年8月,上海芭蕾舞團的俄羅斯版本《羅密歐與朱麗葉》參加在蘭州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藝術節。

1995年1月17日至30日,上海芭蕾舞團一行78人應華興(中國)集團和台灣《民生報》社邀請,赴台灣高雄等地進行巡迴演出。期間演出了《唐·吉柯德》全劇和《芭蕾精品專場》。共演八場。

1995年9月26日至10月2日,應挪威Nenie-Onstad現代藝術中心邀請,演員孫曉軍、張薇瑩等人赴挪威奧斯陸進行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在此期間,兩位演員表演了《唐·吉柯德》、《海俠》雙人舞。孫曉軍還在華僑聯合會上表演了一段現代舞。

1995年10月23日至25日晚上,上海芭蕾舞團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演出了三場傳統芭蕾舞劇《白毛女》。

1995年6月27日至7月15日,應印尼推廣藝術傑作公司邀請,上海芭蕾舞團一行40人赴印度尼西亞作10場芭蕾舞劇演出。

1995年5月16日晚,上海芭蕾舞團在美琪大戲院第十六屆《上海之春》綜合舞蹈專場上,表演了《天鵝湖》片斷:四小天鵝舞和《唐·吉柯德》雙人舞。其中《天鵝湖》是首次嘗試排簫音樂與芭蕾結合。

1996年5月,上海芭蕾舞團在上海國際藝術節開幕式首演了日本版《胡桃夾子》

1996年8月,四代“喜兒”王昆、田華、石鐘琴、辛麗麗、瞿笑意相會在北京。

1997年5月15、16日,上海芭蕾舞團在第十七屆《上海之春》文藝演出中作《雅致舞集》新人新作專場演出。

2000年11月13、14日晚,在上海大劇院為第二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了兩場芭蕾舞劇《白毛女》。

2000年11月5、6日,在第二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上海芭蕾舞團在上海戲劇學院實驗劇院舉行了“金獎之夜”芭蕾晚會。

2001年3月2日至12日,上海芭蕾舞團一行61人應澳大利亞國際多元文化藝術節組委會和澳大利亞騰達國際產業公司邀請,在坎培拉、布里斯本、黃金海岸等地演出了芭

蕾精品節目。

2001年9月,應新疆烏魯木齊市“絲綢之路服裝文化節”組委會和新疆天地集團的邀請,在新疆人民大會堂演出兩場《天鵝湖》。

2001年、2002年參加了上海菸草公司主辦的“愛我中華—芭蕾巡演”的活動,赴北京、廣州、香港、大連、杭州、福州、南京等地演出了芭蕾舞劇《天鵝湖》、《梁山伯與祝英台》。

2001年12月,上海芭蕾舞團創排劇目《 梁山伯與祝英台》首演於第三屆上海國際藝術節閉幕式。

2002年4月28日至5月18日,上海芭蕾舞團在首屆中國舞蹈節精品展演中,表演了《天鵝湖》二幕雙人舞和《奧貝爾》雙人舞。

2002年9月,上海芭蕾舞團赴美國巡演《葛佩麗婭》、《白毛女》,總計46場,跨越41個城市,行程約3萬公里。

2002年12月,應日本二十一世紀行程株式會社的邀請,作為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文化交流活動之一,上海芭蕾舞團一行74人,於2002年5月6日在日本東京中野劇院演出英國版古典芭蕾舞劇《天鵝湖》。

2003年4月,應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邀請,代表上海市政府赴西雙版納演出《白毛女》,祝賀自治州成立50周年。

2003年8月,上海芭蕾舞團赴西班牙,在普雷拉達藝術節、聖騰德爾國際藝術節和馬德里夏季藝術節演出6場《葛佩麗婭》。

2003年9月,上海芭蕾舞團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金正日的邀請在平壤演出5場《白毛女》。

交流活動

2002年9月,上海芭蕾舞團赴美國巡演《葛佩麗婭》、《白毛女》,總計46場,跨越41個城市,行程約3萬公里。2002年9月,上海芭蕾舞團赴美國巡演《葛佩麗婭》、《白毛女》,總計46場,跨越41個城市,行程約3萬公里。

1978年11月,松山芭蕾舞團訪滬演出,本團演員向日本朋友學習排練了《葛佩莉婭》第二幕和《海俠》雙人舞等節目,日方贈送在蘇聯莫斯科大劇院演出《天鵝湖》的錄像帶。

1979年3月,美國休斯敦芭蕾舞團團長兼藝術指導史蒂文森來我團訪問,並為我團排練《天鵝湖》第二幕。

1980年10月,加拿大舞蹈家威廉·馬丁·威康特應邀來我團排練古典芭蕾舞劇《關不住的女兒》(又名《無益的謹慎》)。還排練了《仙女們》、《拿波里》第三幕,以及《海俠》、《艾斯米拉達》、《花節》、《胡桃夾子》四個雙人舞節目。

1980年10月,胡蓉蓉應邀擔任在日本大阪舉行的“日本第三屆國際芭蕾舞比賽評審”,是建國以來第一個擔任國際芭蕾舞比賽的中國評審。

1981年4月,加拿大舞蹈家威廉·馬丁·威康特第二次來團,排練古典芭蕾舞劇《吉賽爾》全劇,《春水》雙人舞、三人舞等。

1981年8月,英國舞蹈家莫尼卡·派克來團排練芭蕾舞劇《帕基塔》片段和舞蹈協奏曲。

1982年3月至1983年11月,餘慶雲吳國民赴比利時佛蘭德皇家芭蕾舞團進修學習。

1982年4月,接待來滬訪問演出的比利時芭蕾舞團。

1983年6月,接待來滬訪問演出的英國皇家芭蕾舞團

1984年5月,接待來滬訪問演出的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團

1984年7月,接待來滬訪問演出的法國芭蕾舞團

1985年4月,接待來滬訪問演出的丹麥皇家芭蕾舞團。

1985年12月,蘇聯舞蹈家達爾古申和契斯托諾來團為演員上基訓課。蘇聯舞蹈家說:“中國演員前不久在莫斯科舉行的第五屆國際芭蕾舞比賽中的表演是出乎意料的,你們的演員轟動了莫斯科,我們堅信你們的基礎是雄厚的。”

1986年6月,美國哈特福德芭蕾舞團藝術指導麥可·尤索夫、首席舞蹈教師王紹本和紐約朱麗亞音樂學校舞蹈教師南希·喬丹女士來團排練一台美國風味節目,包括《奧德荷賽》、《水中倒影》、《聖歌》、《湯姆杜拉》、《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片段。

1986年7月,蔡國英赴香港參加第一屆舞蹈討論會。

1986年9月,林泱泱應邀赴澳大利亞悉尼芭蕾舞團等地進行講學、排練等文化交流活動。

1987年6月,芭蕾舞蹈家孟建華(美籍華人)和紐約丹尼斯芭蕾舞團常任編導威廉索羅、主要演員、特約教師南希·托珊小姐來團與蔡國英等共同創作演出了《天地、縱橫與鏇轉》。

1987年11月,美國西北太平洋芭蕾舞團團長、芭蕾舞學校校長、著名舞蹈家弗蘭西婭·拉塞爾女士來我團執行由中國文化部和美中文化交流中心巴蘭欽遺產執行處共同安排的文化交流活動,為我團演員基訓和排練節目。

1987年10月,應紐西蘭皇家芭蕾舞團邀請,汪齊風、楊新華作為客作演員赴紐西蘭與該團合作排練並領銜主演芭蕾舞劇《胡桃夾子》。

1987年10月,應美國西北太平洋芭蕾舞團團長弗蘭西婭·拉塞爾的邀請,蔡麗君赴美國西雅圖該團學習。

1987年11月,應日本松山芭蕾舞團團長清水正夫的邀請,石鐘琴赴東京松山芭蕾舞團訪問研修三個月。

1989年6月、1990年1月,楊新華應香港芭蕾舞團邀請參加該團建團十周年演出。

1990年12月,蔡麗君應香港芭蕾舞團邀請參加該團演出活動。

1990年12月,應新加坡實踐藝術學院院長邀請,蔡國英以副團長身份前往新加坡執教。

1992年9月,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日本松山芭蕾舞團訪滬演出《胡桃夾子》。

1993年8月,法國巴黎國際舞蹈比賽總幹事西里爾·拉夫里、吉斯萊納·德斯馬爾、皮埃爾·拉考特一行三人訪問上海芭蕾舞團,吉斯萊納·德斯馬爾女士還為上芭演員上一次大課。

1993年10月,英國藝術委員會主席帕蘭博勳爵夫婦訪問上海芭蕾舞團並觀看演員表演節目。

1994年3月,西德斯圖加特芭蕾舞團一行三人訪問上海芭蕾舞團,希望加強雙方的文化交流。

1999年9月,上海芭蕾舞團接待加拿大藝術訪華團、法國里昂文藝訪華團。

1999年12月,保加利亞瓦爾納國際芭蕾舞比賽組委會主席、秘書訪問上海芭蕾舞團,並觀看演員練功。

2000年11月,美國哈萊姆芭蕾舞團阿瑟·米歇爾等5人訪問上海芭蕾舞團。米歇爾指導范曉楓、孫慎逸排練《奧貝爾》雙人舞,美國舞蹈教師為上芭綜合班演員上基訓課。

2001年8月,邀請英國國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德里克·迪恩先生來團執教他編導的《天鵝湖》,首演於2001年第二屆國際芭蕾舞比賽開幕式。

2002年4月邀請法國著名編導皮埃爾·拉考特先生排演法國巴黎歌劇院版本《葛佩莉婭》。

2002年6月邀請法國編導讓·保爾·格拉維埃先生排演新版古典芭蕾舞劇《仙女》

2002年7月,美國辛辛那提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參觀上海芭蕾舞團,觀看演員基訓練、排練。

2004年3月,為迎接第三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上海芭蕾舞團特別邀請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學校的兩位法國專家為演員指導。其中伊萬·法維爾負責編排3個現代舞節目,埃里克·卡來羅負責演員的基訓。

2004年4月,辛麗麗應俄羅斯莫斯科國際貝努瓦舞蹈比賽組委會的邀請擔任評審。

2004年4月,上海芭蕾舞團接待了來滬演出的哈薩克斯坦芭蕾舞團。

2004年6月,上海芭蕾舞團再次邀請德里克·迪恩來團執導英國版本《羅密歐與朱麗葉》。

歷任領導

一、團長 (總經理)

肖炎1978年10月8日——1979年5月25日

胡蓉蓉1979年6月6日——1984年10月13日

蔡國英1984年10月13日——1986年9月28日(副團長)

1986年9月29日———1988年2月25日

哈木提  1988年2月25日——1993年5月12日

唐世偉1993年2月12日——2000年7月4日 (總經理)

哈木提2000年7月4日——至今

二、支部書記

李家驊  1978年10月8日——1984年10月13日

曹以楫  1984年10月13日——1988年2月24日

沈葦川  1988年2月24日——2000年5月22日

范建萍2002年5月22日——至今

三、藝術總監

林泱泱  1993年5月12日——2000年3月17日

辛麗麗2000年3月17日—— 2001年6月17日 (副藝術總監)

2001年6月18日——至今

作品展析

上海芭蕾舞團為師生表演精彩的芭蕾舞蹈上海芭蕾舞團為師生表演精彩的芭蕾舞蹈

該團曾邀請許多國際著名編導、藝術家執教,排演了《吉賽爾》、《胡桃夾子》、《仙女們》、《天鵝湖》、《堂·吉訶德》、《羅密歐與朱麗葉》等世界名劇。還創排了《雷雨》、《魂》、《阿Q》、《蝶戀》、《五色之光》、《紅的暢想》等新劇目。2001年12月創排的四幕芭蕾舞劇《梁山伯與祝英台》首演於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閉幕式,獲得好評。

上海芭蕾舞團目前上演的民族芭蕾舞劇還有《粱祝》、現代芭蕾舞劇《花樣年華》,除此之外還有《天鵝湖》(英國版)、《葛佩莉婭》(法國版)、《仙女》(法國版)、《羅密歐與朱麗葉》(英國版)、《胡桃夾子》(日本版)等多部舞劇和巴蘭欽的《小夜曲》、現代舞《紅的暢想》、《激情》、《此時》、《此地》《對話蕭邦》等以及經典舞劇《關不住的女兒》、《吉賽爾》、《唐·吉訶德》、《海俠》、《睡美人》、《艾斯米拉達》、《雷蒙達》等舞劇中的精彩片段。

外交演出

上海芭蕾舞團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和氣魄,與海內外藝術團體和藝術家建立了廣泛的友好合作關係,不僅在全國進行演出,還赴日本、朝鮮、法國、加拿大、美國、印尼、紐西蘭、西班牙、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及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演出,受到國內外同行和觀眾的讚譽。

主要演員

周洋

周洋上海芭蕾舞團資深舞蹈演員

1996年進入上海舞蹈學校芭蕾舞科,2003年畢業進入上海芭蕾舞團擔任演員,並擁有比利時HRD鑽石鑑定機構:鑽石中級鑑定師資質。在專業演員期間,參加上海芭蕾舞團所有國內外劇目的演出,有古典芭蕾舞劇《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葛蓓麗亞》,《羅米歐與朱麗葉》,《仙女》,《唐吉柯德》,《小夜曲》,《芭蕾精品》;現代芭蕾舞劇《白毛女》,中法合作大型現代芭蕾舞劇《花樣年華》,《梁祝》;現代舞作品《紅的暢想》,《雷雨》;自編自導自演當代舞《未然之前》的演出。並曾擔任上海威斯汀大酒店形象代言人、參演電視連續劇《紅粉世家》、參加大型現代舞劇《野斑馬》的巡演等。

范曉楓

上海芭蕾舞團首席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1990年進入上海市舞蹈學校芭蕾舞科,1996年9月畢業進入上海芭蕾舞團任演員。曾在《天鵝湖》、《葛蓓麗婭》、《吉塞爾》、《仙女》、《胡桃夾子》,原創民族舞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白毛女》,中法合作大型現代芭蕾舞劇《花樣年華》中飾演女主角,並表演過《古典大雙人舞》、《唐·吉珂德》三幕雙人舞、巴蘭欽作品《小夜曲》、《大華爾茲》以及現代雙人舞《紅扇》、《天際》等。1995年10月參加首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榮獲少年組女子銀獎;在2000年國際舞蹈比賽中國選拔賽上榮獲青年組第一名;2000年7月參加第19屆瓦爾納國際芭蕾比賽,榮獲青年組女子金獎;2001年8月參加第二屆上海國際芭蕾比賽榮獲青年組女子二等獎,並與舞伴孫慎逸榮獲最佳雙人舞獎。2004年至2005年,受邀赴澳洲國家芭蕾舞團任客席主要演員。2006年,受邀參加韓國首爾首屆亞洲芭蕾舞節演出。1999年榮獲第二屆“十大上海文化新人”稱號。

孫慎逸

上海芭蕾舞團首席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1990年進入上海市舞蹈學校芭蕾舞科,1996年畢業進入上海芭蕾舞團任演員。曾在《胡桃夾子》、《天鵝湖》、《葛蓓莉婭》、《仙女》、《羅密歐與朱麗葉》,原創民族舞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白毛女》,中法合作大型現代芭蕾舞劇《花樣年華》任男主角。並表演《古典大雙人舞》、《巴黎的火焰》、《帕基塔》、《柴可夫斯基雙人舞》、巴蘭欽作品《小夜曲》以及現代雙人舞《紅扇》、《難以同步》、《天際》等。1995年獲首屆上海國際芭蕾比賽少年組銅獎;1996年獲第十七屆保加利亞瓦爾納國際芭蕾比賽少年組銅獎;2000年獲第十九屆保加利亞瓦爾納國際芭蕾比賽青年組金獎,並獲最佳現代舞編舞獎及總統夫人特別獎,同年應邀參加第九屆法國巴黎國際芭蕾舞比賽的慶典演出;2001年獲第二屆上海國際芭蕾比賽青年組金獎,並獲最佳雙人舞獎。2005年受邀參加第五屆日本國際芭蕾舞和現代舞比賽開幕演出,並參加在日本東京等9個城市舉辦的紀念慶祝演出;2006年,受邀參加韓國首爾首屆亞洲芭蕾舞節演出。2000年榮獲第三屆“十大上海文化新人”稱號。

季萍萍

上海芭蕾舞團首席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1986年進入上海市舞蹈學校芭蕾舞科,1992年畢業進入上海芭蕾舞團任演員。曾在《胡桃夾子》、《吉賽爾》、《天鵝湖》、《葛蓓麗婭》、《仙女》、《羅密歐與朱麗葉》,原創民族舞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白毛女》,中法合作大型現代芭蕾舞劇《花樣年華》擔任女主角,並表演過獨舞《天鵝之死》、《女子四人舞》、《睡美人》雙人舞、巴蘭欽作品《大華爾茲》等節目。2000年11月榮獲第九屆巴黎國際芭蕾比賽青年組女子金獎。2006年,受邀參加韓國首爾首屆亞洲芭蕾舞節演出。2002年榮獲第四屆“十大上海文化新人”稱號。

吳虎生

上海芭蕾舞團主要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1997年進入上海舞蹈學校芭蕾舞科,2003年畢業進入上海芭蕾舞團擔任演員。他曾在《天鵝湖》、《胡桃夾子》、《葛蓓莉婭》、《仙女》,原創民族舞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白毛女》,中法合作大型現代芭蕾舞劇《花樣年華》中擔任男主角,在《羅密歐與朱麗葉》、《唐·吉珂德》中表演重要舞段,並出演了《男子四人舞》、巴蘭欽作品《小夜曲》、《大華爾茲》,現代舞《對話蕭邦》、《媽媽的歌》、《韋伯5號》、《告別》等。2004年6月,在第三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中奪得少年組評審會特別獎;2006年,受邀參加韓國首爾首屆亞洲芭蕾舞節演出;2007年6月,榮獲第九屆紐約國際芭蕾舞比賽中獲得男子組第一名及依戈·尤斯科維奇評審會特別獎;2007年8月,榮獲第四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中男子青年組金獎。

建團40周年

《簡·愛》《簡·愛》
2019年上海芭蕾舞團建團40周年,舞團將創排海派芭蕾舞劇《茶花女》,對原創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進行修改,並復排10部作品——包括《哈姆雷特》《長恨歌》《馬可·波羅——最後的使命》《簡·愛》《花樣年華》《梁山伯與祝英台》《起點》,以一整年的演出慶祝40周年。12部作品豐富多樣,有純古典芭蕾、新古典芭蕾,也有當代芭蕾、現代芭蕾,有穿腳尖鞋的作品,也有穿軟鞋和光腳的作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