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務學院

上海航務學院

上海航務學院建立於1950年,上海交通大學航運管理系及海關總署稅務專科學校海事班與原吳淞商船專科學校合併而建立。

簡介

1950年,原吳淞商船專科學校與上海交通大學航運管理系及海關總署稅務專科學校海事班合併,改名為上海航務學院。上海航務學院設航海系、輪機系和無線電專修科。

1953年,由上海航務學院、東北航海學院(前身為國立遼海商船專科學校,系由1927年東北航警處創辦的東北商船學校演變而來)、福建航海專科學校(成立於1952年,與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學校有著較深的歷史淵源)合併成立大連海運學院,時為我國惟一的高等航海學府

1958年,交通部在上海恢復航務學院建制,並委託上海海運局負責領導籌建工作。

1959年9月5日學校正式開學,命名為上海海運學院

1960年,大連海運學院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

1961年9月,學院籌建工作初步完成,遂脫離上海海運局,由交通部直接領導,為交通部部屬院校。建校初期僅設海洋船舶駕駛、輪機管理、船舶機械、港口機械、海商法等專業。並附設中專部和一所附屬中學。

1962年起,交通部決定對所屬院校進行專業調整,先後將上海海運學院海洋運輸類專業調整到大連海運學院,將機械工程類專業調整到武漢水運工程學院,同時將該兩校的管理和經濟類專業調入上海海運學院。又在該院陸續創辦了遠洋運輸業務、交通財務會計、英語等專業。

1966年,轉變成為交通部所屬以水運經濟管理為主要專業的交通部重點高等院校。

1972年,先後恢復海洋運輸類各專業。

1994年,經國家教委批准,大連海運學院更名為大連海事大學,江澤民同志親筆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1997年,大連海事大學被國家批准進行“211工程”重點建設;

2000年,實行交通部和上海市雙重領導、以交通部為主的領導體制,上海海運學院內部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和院系兩級管理體制。

2004年,經教育部批准,上海海運學院更名為上海海事大學。

2008年10月,上海海事大學臨港新城新校基本建成。校園占地面積133萬餘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綠化率52%,水域面積8萬平方米。

2009年,大連海事大學成功舉辦了“中國高等航海教育暨大連海事大學建校100周年”紀念活動,李長春、張德江、劉延東、陳至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向學校致信或題詞祝賀,劉延東、陳至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視察了學校。

2009年,上海海事大學迎來百年華誕。

2009年9月23日,吳淞商船專科學校200餘名校友齊聚上海海事大學新校區,隆重紀念中國高等航海教育之源——吳淞商船專科學校建校100周年。會後舉行了中國高等航海教育之源——吳淞商船專科學校建校100周年紀念碑揭幕儀式。該紀念碑象徵著中國航海教育之源——吳淞商船專科學校的百年歷程。薪盡火傳,上海海事大學將繼續秉承吳淞商船精神,開創“海大”之新未來。

舊址

上海東長治路505號(原雷士德工學院舊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