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理學會

"華東地區物理學聯合年會"進行了研究討論。 同年,創辦了"上海市物理業餘學校"。 4月間,召開了"薄膜物理與套用國際會議"。

上海市物理學會簡史

中國物理學會北京總會改組後,即指示上海分會從速進行改組,上海分會在市科聯的領導下,於1951年產生 “中國物理學會上海分會臨時工作委員會”。委員共40人,他們是:王以和、王恆守、王福山、方俊鑫、束世傑、周同慶、周伊耕、周銘、胡永暢、胡梅軒、姚啟鈞、陳玉、陳芳允、陳銘功,陳泰年、陳維梅、陳岳生、唐志瞻、陶正亞、張季言、張開圻、黃席棠、楊允中、楊逢挺、葛正權、葛成蔭、葉秀中、趙元、趙修鴻、鄭一善、鄭昌時、鮑志新,蔡金濤、蔡賓牟、顏任光、纓錦嵛、戴元智、闞仲元、顏子淵、顏天贊。
臨時工作委員會於1951年在市立育才中學召開第一次會議,決定重新登記並發展新會員的工作。同年,成立了第一屆理事會。

1951-1991年大事記

1951年 在上海紹興路中華學藝社召開中國物理學會上海分會成立大會。討論通過會章,同時成立第一屆理事會。
1951-1953年 這期間,在張開圻、鄭昌時主持下,開展了大學普通物理的研究活動。擬定了:360小時,120小時和70小時各類普通物理的教學大綱進行了交流。提出了“上海各類大學普通物理教學的總結報告”。舉行了在大學普通物理教學申"如何以辯證唯物論的觀點講解有關時間及空間的問題"和 "中國物理史料問題"座談會。中學物理教學舉行了。“原子構造,“液體的分子現象”, “熱機”,“光的本性”講座。
1955年 開展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宣傳活動。周同慶、王恆守、姚啟鈞、胡永暢、盧鶴紱參加了“上海市科聯、科普原子能通俗講座組織委員會”對廣大幹部、部隊、大中學以及工礦企業進行了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同年,協助中國物理學會組織“第一次半導體討論會”。協同市教育局、華東師範大學籌備了“衛海市中等學校自製物理教具展覽會”。
1956年 張開折、楊逢挺先生主持下,中學物理教學研究委員會討論決定編寫"高中物理教學參考資料"歷時4年完成了這套14冊的叢書,問世以來,深受好評,一版再版。同年,蘇聯物理學家科佐達也夫相伏耳來會作: "原子物理","鍺三極體三極體的物理原理及某些研究結果"的報告;波蘭物理學家費爾特作: “五十年來的相對論”以及世界科協副主席鮑威爾作: "關於基本粒子"的報告,
1957年 召開了第四次會員大會,改選了理事會。接待了以朝永振一郎和有山兼孝前正付團長的日本物理學家大型(三十餘人)訪華代表團。
1958年 參加和平利用原子能展覽會的展出工作,進行了專業性講演,培養專業人員、講解員。
1959年 以謝希德先生為首組織全市 "半導體系統"講座,在此基礎上,協助全市開展提煉半導體鍺的研究工作。
1960年 組織生產,研究和教學有關單位進行 "鈦酸鋇壓電晶片系統試驗協作"。提出了系統試驗方案。
1962年 開展了學會工作調查研究。聲學工作委員會主持編譯了聲學譯叢---- "超聲物理"、"超聲檢測"、 "超聲加工及處理"、"超聲診斷"和 "建築聲學"。
1963年 在上海召開了全國超聲檢測學術會議。同年,對本市從事聲學專業人員研究課題進展以及存在問題進行調查研究、醞釀討論成立上海市聲學學會籌備委員會。
1964年 上海、江蘇、浙江二省江市學會負責人在滬就聯合召開 "華東地區物理學聯合年會"進行了研究討論。同年,在上海全城飯店召開了第一屆華東六省一市物理學聯合年會。
1966年 "文化大革命"使學會工作中途夭折,廣大科學工作者也由此飛來橫禍,受到批判。張春橋炮製 "上海市科學技術交流站"取代了科協各學會,學會被迫停止了活動。 l967年,上海市科協恢復,成立了臨時小組,有計畫地恢復學會活動,學會在周世勛先生推動下開始恢復活動。
1978年 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美籍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來會作:《從歷史觀點闡述統一基本相互作用的新看法》學術講演。同年,召開了年會,匯同科學文獻出版社編輯出版了<1978年上海市物理學會論文選集>。
1979年 在謝希德先生倡導下舉辦了"固體物理"學習討論班。"配合市科協在市府大禮堂召開了紀念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誕辰一百周年。同年,開展了第一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並在電視台舉辦了"中學物理電視輔導講座"。
1980年 中科院副院長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在科學會堂與上海市科協副主席李時莊以及盧鶴紱謝希德等上海物理學家座談。同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伊利諾大學約翰.巴丁教授來會作學術報告
1981年 召開了靜電套用與靜電災害防止交流會。
1982年 著名物理學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吳健雄來會作<八十年代中微子>學術報告。夏季,由殷鵬程教授倡導的"科學之夏"學術交流會組織了理論物理、固體物理、光學、超導等領域十一個專題報告。北京高能所黃濤、浙江大學汪容應邀參加並作了專題報告。秋季,配合中國物理學會在滬召開了"第三屆格拉斯曼廣義相對論"國際會議。同年,由盧鶴紱、周世勛教授主持在無錫召開了《物理學手冊》大綱審稿會議。
1983年 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丁肇中教授來會介紹了由他領導的新的高能物理實驗規劃和高能物理髮展中的一些問題。同年,學會在科學會堂召開了對從事物理教學40周年工作,老+輩物理學家表彰大會。首次舉辦了"上海物理學會套用研究成果交流會"·由方俊鑫教授倡導的"光散射理論基礎"討論班以及"量子力學"、"低溫超導在醫學上的套用"講座相繼開講。同年組團參加在南京召開的第二屆華東地區六省一市聯合年會。
1984年 邀請日本防靜電專家田昌泰幸來滬主講 "靜電災害防止"。
1985年 在科學會堂召開紀念玻爾誕辰一百周年報告會。謝希德、盧鶴紱、周世勛、楊福家、蔡建華在會上作了專題報告。同年,組團參加在杭州召開的第三屆華東地區六省一市聯合年會。創辦了以中學生為主要讀者對象的"上海物理報";在中國紡織大學舉辦了靜電科學技術交流和產品設備展覽會。首次舉辦了非物理專業類大學生物理競賽。
1986年 編輯出版了《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演說集一七十年代物理學》。同年,與上海科大合辦"感測器材料與元件"系統講座。
1988年 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美籍物理學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李政道教授來會作:"夸克模型――今日粒子物理"學術報告。同年,創辦了"上海市物理業餘學校"。校長周世勛,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袁運開。此外,與復旦大學聯合召開了"第四屆全國電漿科學與技術交流會"並組團參加在安徽合肥召開的第四屆華東地區六省卜市聯合年會。
1988年 "高TC超導理論和實驗"系列講座,陶瑞寶、胡素輝分別主講。同年召開了關於上海高TC超導發展前景的研討會。
1989年 舉辦 "超導物理"系列講座。組團參加在山東召開的第五屆華東地區六省一市聯合年會。同年,磁學和磁性材料專業委員會成立。
1990年 磁學磁性材料專業委員會接受市科委委託,進行了"上海市高科技磁性材料向外向型經濟發展前景"的重大科技決策諮詢研究。
1991年 舉辦了"介觀物理與器件。系列講座。年初,召開了年會產生了第九屆理事會。1月間,與復旦大學聯合召開了1991年上海市凝聚態物理理論學術討論會即慶賀周世勛教授70壽辰。4月間,召開了"薄膜物理與套用國際會議"。同年召開了紀念法拉弟誕辰200周年紀念大會。副理事長袁運開作了專題報告。並組團參加在廬山召開的第六屆六省一市聯合年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