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長風公園

上海市長風公園

上海長風公園始建於一九五六年,一九五九年國慶節建成開放。面積36.6萬平方米,其中水面積14.3萬平方米,是上海市大型的綜合性山水公園。

基本信息

公園簡介

上海市長風公園上海長風公園

公園借鑑了北京頤和園園林風格和杭州蘇州的造景手法,總體布局模擬自然,園景以湖為主,山水結合,浩瀚的銀鋤湖面和30米高的鐵臂山構成全園獨特的景觀。園中的青楓綠洲、夕陽晚照、歲寒三友迎春池、睡蓮池等20餘處園林景點姿態萬千。公園有適合青少年活動的各種遊樂設施,水上項目有:電動船、手划船、腳踏船、水上轎車、遊覽船等可供1000餘人同時乘坐遊玩。陸上遊樂項目有:碰碰車海盜船、小火車、雙人飛天、豪華轉馬、漂流船、爬山車、卡丁車等。一九九九年新建的“長風海底世界”坐落在園內銀鋤湖西岸湖底,是中國首家有主題新概念的海洋水族館,其規模一萬多平方米,展出海洋生物300多種,一萬多尾(只),是全國和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海洋世界二期項目“白鯨表演館”已對外開放。園中還有“地下少先隊”群雕和“雷峰”銅像等紀念性景點,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歷史沿革

20世紀50年代,在上海市普陀區大渡河路附近引護城河水構建較大湖面及堤壩,並在景觀原有基礎上大規模建設山、林、亭、廊,從而形成了類似於“小西湖”的湖面景觀,可供遊客垂釣和泛舟遊覽。1959年國慶節建成開放。

景區整體

長風公園占地面積36.6萬平方米,其中水面積14.3萬平方米,矗立著一座近30米的人工假山“鐵臂山”。湖面周圍綠蔭環繞,因此公園既有北方粗獷胸渾的壯觀,又有江南幽雅嫵媚的秀麗,被當地人譽為“小西湖”。

自然成因

公園在原有的基礎上借鑑了北京頤和園及杭州、蘇州園林造景風格,總體布局模擬自然,並以湖面為中心向四周構建各景點,因此園景以山、水、亭、廊為主要構成。

此公園中既有開闊的湖面,又有茂密的叢林和輕輕搖擺的綠柳及陡峭的山峰。湖面開發於20世紀50年代視線較開闊,而且引“護城河”水域穿越整個公園湖面,並且水域通過長風公園形成全城貫通。

節慶活動

長風公園向社會開放後,先後建立了水上項目和陸地項目,水上項目有:電動船、手划船、腳踏船等可供千人以上同時乘坐遊玩;陸上遊覽項目有:遊樂場的海盜船、漂流船、雙人飛天、豪華轉馬、碰碰車、咖啡杯等;1999年新建的座落於銀鋤湖底13米深處“長風海洋世界”規模一萬多平方米,有海洋生物300多種,並於2004年正式對公眾開放極地白鯨表演館;2005年上海最大的室內卡丁車“迪士卡”賽車館也在公園安家落戶,向遊客開放;另外公園還有“牡丹園”、“月季園”、“黑松山”、“怡紅亭”等景點;園中還有“地下少先隊”群雕、“雷鋒”銅像等紀念性景點,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節慶活動有:每兩年一次的“上海國際花卉節”及“黃金周”等一些大型活動,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遊玩。

交通環境

交通位置:乘3號或4號線捷運,到金沙江路或大渡河路便可到達。

公交路線:754、856、947、846、765、216、67、837、143、94、858、766、44、876、944

長風公園位於上海西區,距上海市區8公里,近鄰華東師範大學

歷史沿革

長風公園建園工程由上海市園林管理處設計科柳綠華負責總體規劃,主要建築由上海民用建築設計院設計。由公園籌建組組織施工。公園布局模擬自然,因低挖湖,就高疊山,山體坐北朝南,可眺望寬闊的湖面。水面採取以聚為主、以分為輔的布局,巧妙的保留了原有的一條西老河,它從鐵臂山的東南向北再西折,恰好環繞整個山體。鐵臂山有起伏的山巒和蜿蜒的余脈,隔河的黑松山向東延伸,與鐵臂山西北余脈有連貫趨勢,從而增添園林空間層次,避免山型輪廓相同。

第一期工程於1957年4月4日動工,施工面積212畝(14.13萬平方米),約占全園總面積的40%。工程主要項目是改造地形,建橋築路,並種植樹木5.6萬株,於12月3日竣工,投資額為30.1萬元。1958年7月1日,公園局部試行開放。同月第二期工程開工後,普陀區黨政領導幹部帶頭,每天發動上千幹部、工人、學生、家庭婦女參加建園義務勞動,有時甚至挑燈夜戰,先後共有27萬人次參加。此地原來只有占地69畝(4.6萬平方米)的西老河,新挖的大湖將水面擴大為214畝(14.27萬平方米)、平均水深1.5米。施工挖出的約30萬立方米泥土,分別堆成占地15畝(1萬平方米)、高26米的鐵臂山,和占地5.5畝(3667平方米)、高11米的黑松山,還把95%的低洼地填高1米,從而解決了這一帶長期存在的積水問題,改善了種植條件,工程提前兩年完成。1959年10月1日,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公園在籌建時名滬西公園。1958年局部開放時改名碧蘿湖公園。在1959年全園開放的前夕,中共上海市委書記處書記魏文伯《宋書·宗愨傳》中“願乘長風破萬里浪”之意,將園名改為長風公園;又取毛澤東《送瘟神》詩中“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山河鐵臂搖”句,將園中人工湖命名為“銀鋤湖”,大土山命名為“鐵臂山”。公園初建時面積537畝(35.8萬平方米),1959年5月增至555.5畝(37.03萬平方米),1967年10月減為548.36畝(36.56萬平方米)。

由於建園工期一再壓縮,而且過分強調因陋就簡,公園開放時園景平淡,設施簡單,因此開園後數年仍處於邊開放邊建設狀態。1968年為鐵臂山加土700立方米,在銀鋤湖邊築石駁岸3500米。鑒於鐵臂山水土仍然流失嚴重,1972年在山北坡和東坡建造了十層梯田式的擋土牆,1984年春至1985年又投資24萬元,將大部分山坡駁石。1980年以前,全園建有4亭2廊1榭。1982~1988年新建或改建了1廊、9亭、露天舞台、露天游泳池、銀鋤湖酒樓。1984年和1990年又分別建成雷鋒銅像和地下少年先鋒隊群雕。

主要景點

上海市長風公園月季苑

月季苑作為第五屆上海國際花卉節的主題花壇,面積有1350㎡, 品種月季近6000株。

苑內有食用玫瑰、爬藤月季、微型月季、地被月季等近百種。在嫣紅奼紫的百花園中,月季花容秀美,千姿百色,芳香馥郁,四時常開,不負“花中皇后”之名,深受人們喜愛,被評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還被一些國家選為國花,在我國已有二、三十個城市選它為市花。

我國是月季的故鄉,栽培歷史悠久,無數文人雅士,都用一些優美的詩句來讚頌月季。宋代徐積《詠月季》詩曰:“誰言造物無偏處,獨遣春光住此中,夜裡深藏雲外碧,枝頭常借日邊紅,曾陪桃李開時雨,仍伴梧桐落葉風,費勁主人歌與酒,不教閒卻賣花翁”。

上海市長風公園櫻花苑

櫻花苑建於1996年,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其中由日本友人贈送28個品種,種植櫻花近300株。

櫻花花開滿樹,花大而艷麗,極為壯觀,是重要的園林觀花樹種。

櫻花屬薔薇科、李屬,落葉喬木,樹皮暗栗褐色,光滑而有光澤,具橫紋,花白色或淡粉紅色,品種有“早櫻”“晚櫻”等。櫻花樹皮和新鮮嫩葉可藥用。

上海市長風公園牡丹苑

牡丹苑建於1997年1月,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種植牡丹芍藥約1800株,其中由山東省菏澤市在第四屆中國花卉博覽會贈送的牡丹品種達162個。

牡丹為我國的特產名花,花品多,花姿美,花大色艷,富麗堂皇,號稱“國色天香”“花中之王”。

牡丹屬毛茛科、芍藥屬,枝多挺生,葉片寬大,互生,花有黃、白、紅、粉、紫、綠色,品種有“荷包牡丹”“喬紅”等。

牡丹根皮含有芍藥甙成分,可以入藥,牡丹花瓣可蒸酒,牡丹露酒味正香醇。

上海市長風公園杜鵑苑

杜鵑苑建於2000年2月,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種植杜鵑約5000株,品種達30多個。

杜鵑屬杜鵑花科,杜鵑花屬,主幹直立,單生或叢生,花色豐富多彩,品種有“毛鵑”、“夏鵑”等。

杜鵑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人稱“花中西施”,在所有觀賞花木之中,稱得上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為廣泛。杜鵑花有食用、藥用價值,杜鵑花的木材、根兜,質地細膩、堅韌,可制碗、筷、盆、菸斗、根雕等日用工藝品。

上海市長風公園地下少先隊群雕

地下少先隊群雕位於公園中央的大草坪一端,1990年5月27日,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 員長陳慕華和市黨政領導幹部參加下正式揭幕。雕塑占地共523平方米,包括了幾組浮雕與一座人像雕。在長23米,闊11米,高0.3米的花崗石砌成的平台上,有四堵大小不一,高低錯落的大理石牆。牆體正面大理石均為紅色,在每一塊牆面上貼一組鋼質浮雕,牆體背面大理石均為白色,上刻與每組浮雕相對應的碑文。四組浮雕由水泥框架懸掛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徽連結在一起。每一組浮雕分別反映本市解放前各個革命歷史時期兒童的革命鬥爭活動,第一組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創建的勞動童子團在“五四”運動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中的活動;第二組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勞動童子團和後來建立的赤色兒童在白色恐怖下的活動;第三組為抗日戰爭時期,革命兒童組織在日偽統治下,不避艱險,不怕困難,開展抗日救國宣傳工作;第四組為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上海地下黨建立和領導的地下少先隊和報童近衛軍所作的鬥爭。浮雕前面花崗石廣場占地270平方米,上置一座雙人少年先鋒隊隊員雕塑,男童在吹號,女童在行少年先鋒隊隊禮。像體以不鏽鋼製成,高3米;底座用紅色大理石砌成,高2米,寬1.4米,長1.3米。廣場的南北兩端靠公園的兩條主幹道,前面是一塊7096平方米的大草坪和用於集會演出的242平方米的露天舞台,在西北面一塊巨大花崗石上,鐫刻著康克清題寫的“地下少先隊”五個大字。

上海市長風公園青楓島

青楓島系銀鋤湖上唯一小島,位於湖東南方,面積4畝。

1972年建青楓橋,便於園藝養護和遊人上島。島上有太湖石堆砌的小丘和清淺小池,丘頂有“青楓亭”。1972年建的是竹亭,1984年改建成石亭,有石檐柱六根,高3.2米,粗0.26米,圓攢尖頂,建築面積12平方米。丘坡上叢植青楓和紅楓,以金絲桃為地被,烘托春秋景色。亭東植高大雪松,以增添山丘之勢,雪松下有灌木和草坪,自然起伏,色彩優美,層次豐富。山丘腰部,設石桌、石凳三套。1972年在島的北部建“朝霞榭”,隔湖與“曲廊”遙相呼應,砼結構,榭兩端與岸連線,基部在水中,似有飄浮於水面的感覺。榭為組合式(亭-榭-廊)建築,曲尺形,建築面積80平方米。方亭在東,高2.9米,四角攢尖頂,柱身空靈,以觀水景。水榭為單面空廊式。空廊一邊面向小池,另一邊隔中有透。作為漏窗。水榭高2.9米,歇山頂。兩榭之間為六角亭,檐高3.8米,兩側設鶴頸靠椅,六角攢尖頂,屋頂均為綠色玻璃瓦,瓦底於檐口處置下垂的尖圓形滴水瓦,水榭之南面有一太湖石駁岸的小池,池岸栽植青楓、西府海棠、瓜子黃楊球,一棵懸崖式黑松倚斜池面、臨水不倒、氣勢不凡。池旁鳥類繁多,唧喳戲嘻,吸引眾多遊人。

上海市長風公園銀鋤湖

銀鋤湖位於公園中部,是水上主要活動區,可供划船的水面200多畝,浩瀚的銀鋤湖河30米高的鐵臂山,構成了上海園林罕見的湖光山色。湖面碧波漣漪,輕葉泛舟,環山盪漿,空域暢朗,水態豐盈,湖堤垂柳輕拂,林蔭翳然。公園水面以聚為主,以分為輔的布局,設計時保留了原有的一條老河套,它從大山的東南向北再折西,恰好環繞了整個山體,湖的西南岸和鐵臂山下,分布著大小形狀各異的釣魚池、睡蓮池、荷花池,這些水面相互聯繫又富有變化。

遊覽設施

上海市長風公園大洋海底世界水族館

大洋海底世界水族館坐落在上海市區最大的湖區——長風公園的銀鋤湖上, 它是上海第一家新概念主題性水族館。水族館在銀鋤湖底13米處,面積達1萬平方米,是科技和旅遊、參觀和參與相結合的娛樂景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新——代的海洋水族館。裡面分為模擬空港、秘魯印加古廟文化遺址區亞馬遜河流域、海邊漁人小屋等觀賞功能區域。它從模擬東方空港起飛,載著各地的遊客飛往南美洲……最奇妙的是這裡還特設觸摸池,您可以在這個靜秀幽丈的海灣里剛手輕輕地觸摸海星、海蟹,海膽、海蝦等真實的海洋生物,而且是有驚無險”。在鯊魚館裡,您可以廳到潛水員餵食時“人鯊共舞”的驚險表演;在企鵝館裡,您可以欣賞到憨念可掬、快樂牛活著的秘魯企鵝,它們特別好客,看到有人來就會搖搖擺擺地向他走去。總之,暢遊水族館,在令您大開眼界的同時肯定還會讓您增長不少知識。

極地白鯨表演館

1、大洋海底風光:美麗的珊瑚礁、海底明星總動員,長壽的大海龜、玳瑁,200多條不同種類的大鯊魚。遊客可以欣賞來自大洋深處的海洋生物,觀賞各類表演:人鯊共舞、海底對話和餵鯊魚表演等等,精彩刺激。

2、加勒比海遨遊:美麗卻有毒的獅子魚,可愛的小企鵝,……

3、拉丁舞林大會:欣賞拉丁音樂家演奏濃郁拉丁風情的音樂,身穿熱帶拉丁風格衣服的舞者表演拉丁熱舞。

4、亞馬遜河森林探險:進入亞馬遜展區,遊客可以體驗亞馬遜叢林各種珍惜動物帶來的重重驚喜。

精彩極地白鯨表演:極地白鯨秀――與遊客親密接觸、與鯨共舞、白鯨騎士、白鯨水中舞蹈、白鯨水中絕技表演……海獅絕技表演――海獅舞蹈、海獅小品、海獅水中芭蕾……

近日,白鯨館新增添了跳水錶演項目,“水上樂翻天”——白鯨、海獅與專業高空跳水小丑拿出各自的絕活,輪番在空中、海水中做出驚險、有趣的動作。

上海市長風公園水上樂翻天

迪士卡賽車館

●賽道:賽道總長550多米,總營業面積達5000平方米。為了提高室內卡丁車的趣味性和技術性,經歐洲專業賽車廠家設計的獨特賽道是以急緩相間以彎道為主的娛樂賽道。

●卡丁車配置:本館40多輛卡丁車採用德國原裝進口的“DINO”室內卡丁車,配備日本HONDA160cc四衝程發動機,以及進口的三元催化器,馬力強勁,操作簡單。它屬無級變速型卡丁車,只要左腳踩剎車,右腳踏油門,再加上雙手控制方向盤,便掌握了玩卡丁車的全部奧妙。由於室內參照物和空間感的原故,使車手產生的速度感是實際速度的2-3倍(即時速150公里/小時以上)。在高速轉彎時,車體會產生相擬予方程式賽車轉彎時的橫向加速。總之,玩卡丁車會使車手不知不覺地拋開都市緊張生活中的煩惱,忘我的瘋狂地投入到汽車駕駛的樂趣中,深刻地體會到風馳電掣般的速度和難以描述的快感。然而,卡丁車的驚險和刺激帶來的卻是無比輕鬆的感覺,這就是卡丁車在娛樂方面獨具魅力之所在。

●酒吧:超現代風格的酒吧,與場內風馳電掣的比賽動靜結合。而在長風公園新館內的桌球,電玩,遊戲,更是為客人們一緊一松的另類休閒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選擇。酒吧總營業面積達500多平方米(包括2間達100多平方米的VIP包廂),酒吧可舉辦多達500人的大型商務活動、私人派對、酒會及各種娛樂或專業卡丁車賽事。

●安全系統:

1.賽車館賽道由德國專業賽道設計公司設計,整個布局以急緩相間的彎道為主,配合德國最新專利技術的賽道安全防撞系統,在保證賽道布局美觀.趣味性.技術性的同時,又在高安全係數的保障下充分感受到卡丁車的有驚無險的緊張刺激。

2.賽車館採用荷蘭專業的賽事計時系統AMB電腦測速系統,其精確度高達千分之一秒,國內先進的硬碟全場地多方位電腦攝像系統,能隨時的調取賽事各環節的影像資料,充分保證賽事的透明性.公平.公正性。

3.賽車館30多台德國原裝進口“DINO2005”新款專用室內卡丁車,配備“HONDA”160cc特配芬蘭進口環保三元催化系統四衝程發動機,馬力強勁操作靈活,在高強度撞擊的情況下對駕駛者的身體傷害幾乎等於零,是國內其他同類卡丁車的百分之幾,既提供舒服駕駛樂趣,又保證車手的安全。

4.賽車館創建1997年曆經10年的磨練,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培養一大批高素質高經營的卡丁車場地人員,在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務,又保證客戶的安全,在全國卡丁車屆留下良好的口碑,同時也創造不俗的經營業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