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埠鎮

上埠鎮

蘆溪縣上埠鎮位於江西省萍鄉市東南部,1952年置上埠鎮,1958年改公社,1968年復置鎮。距市區32.5公里,距縣城8公里,東連蘆溪鎮,南鄰新泉鄉和張佳坊鄉,西靠南坑鎮,北接高坑鎮。

基本信息

概況

蘆溪縣上埠鎮面積76.9平方公里,內有耕地16486畝,林地77310畝。統計到2002年,共有住戶9808戶,約37080人,人口密度482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5畝。全鎮整半勞動力約17600人, 其中從事工業、建築業、運輸業和經貿各業的約占60%。

行政區劃

轄下源、龍王橋、茅布嶺、江下、下源、上埠、鴨塘、許坊、茶園、渙山、坪里、山口岩、中埠、九洲13個行政村,213個村民小組,東方紅、板埠、解放路、河口、南溪5個居委會。

交通運輸

上埠鎮對外交通便利,距浙贛鐵路15公里,蘆南公路東接320西連319國道,“聶萬”公路和“上王”公路橫穿全鎮,村級公路四通八達。

旅遊景點

蘆溪縣上埠鎮有個美麗的風景區———山口岩。它的旁邊有一條清澈的小河逶迤流過,它是袁河中游的一段,也是景致最美的一段。 佇立山口岩村口遠望,最顯眼的就是聳立在山崗上的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烈士的紀念碑。盧德銘烈士塑像威武地望著大部隊前進的方向,像個歷史巨人守望著這青山綠水。

山口岩

蘆溪縣上埠鎮有個美麗的風景區———山口岩。它的旁邊有一條清澈的小河逶迤流過,它是袁河中游的一段,也是景致最美的一段。人們來到這裡踏青賞花或乘涼游泳或賞雪留影,這裡的春夏秋冬、山山水水,都是大人和孩子們沐浴大自然的天堂。

盧德銘烈士的紀念碑

佇立山口岩村口遠望,最顯眼的就是聳立在山崗上的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烈士的紀念碑。盧德銘烈士塑像威武地望著大部隊前進的方向,像個歷史巨人守望著這青山綠水。

榮譽稱號

上埠鎮先後獲得全省“農村經濟發展百強鄉鎮”,全市“工業經濟十強鄉鎮”、“十佳鄉鎮”、“紅旗鄉鎮黨委”等榮譽稱號,上埠鎮坪里村被評為“全國民主法制示範村”、“全省先進村落社區”。2006年1—5月,完成財政總收入1658.3萬元,同比增長41.2%。

地理

上埠是該鎮中心和鎮政府駐地。由於歷為萍東商埠,又為萍水河和袁河支源的分水之脊,地勢居高在上,因而得名上埠。上埠鎮屬半山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均溫16.8℃,年均降水量1588毫米。地勢東高西低,最高處王源村的半天飛,海拔1002米;最低處是龍王橋,海拔140米。袁水經境東流,老庵、板埠溪水流入萍水。

工業

上埠鎮工業以瓷業為主,鄉鎮企業有瓷業、煤炭、水泥、機械、造紙、玻璃、家具、塑膠編織、鞭炮煙花等廠。
依託國家城鄉電網改造的機遇,瓷業生產得到了飛躍的發展,形成了沿蘆南公路從坪里至下源10里工業帶、坪里工業小區和上埠工業園區的“一帶兩園”的生產格局。截止到2002年,有煤炭、電瓷、機械、玻璃等各類工業企業近百家,其中瓷業企業78家,2002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35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373萬元。高低壓電瓷占全國產量50%以上,是全國電瓷生產的主要基地,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和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新型環保陶瓷、棒子等高檔次產品在市場上占有一定份額。
進入21世紀以來,上埠鎮加大主攻工業力度,通過內部挖潛和大力招商。2005年新建項目9個,擴改項目5個。萍鄉市華通電瓷製造有限公司完成2000平方米車間;萍鄉市華鵬電瓷製造有限公司投資300萬元,新建懸式生產線;引進廣東客商興建百達美玩具廠;由北京中興世紀投資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的蘆溪縣天然氣供氣有限公司落戶上埠鎮中埠村,占地20畝,年供氣5000萬方。它的建成進一步降低了電瓷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效益,使電瓷產品上檔次,質量有保證,合格率為99.9%,所有瓷業企業全部達標排放,環境無污染。

農林業

上埠鎮農業主產水稻。改革開放以來,積極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在種植水稻的同時,亦發展筍竹、蔬菜、葛根等經濟作物,發展紅面鴨等養殖業;2002年完成農業總產值4667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300元。位於渙山村的萍鄉市振萍牧業規模達母豬200餘頭,肉豬800餘頭,年產值達400萬元;位於山口岩村的萍鄉市金冠果業種植面積達1000畝。林業秩序穩定,加強了林政管理,封山育林和退耕還林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主要是經濟林和果木林。

基礎設施建設

村級公路和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全鎮13個行政村有江下、茅布嶺、下源、上埠、茶園、鴨塘、坪里、渙山等村完成了村級公路建設,截止到2002年,實現水泥路面硬化近30公里,並有山口岩等村的村級公路正在修建之中;全鎮每年維修標準化渠道達到2000餘米,資金投入近50萬元。
進入21世紀以來,上埠鎮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2006至2008年兩年間新增村級水泥公路120公里,構築了三縱六橫的村級公路網路,全面實現村村通,部分地方實現組組通。郵電通訊事業發達,設備齊全先進,是中國移動手機鎮。供水供電事業發展快,城鎮生活生產用水由鎮自來水廠供給,農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村完成了人飲解困工程,村村通了自來水;鎮內有兩家供點電所,九洲等村還建有小水電站,電力充足。積極進行了教育網點調整,有中學2所,國小從16所調整為8所。建立了上埠中心衛生院,醫療設備不斷完善,農村村村有醫療所。農村稅費改革圓滿完成,人均減負40餘元。治安環境良好,成立了專門的隊伍,社會穩定。計畫生育全面落實人口計畫,加強計生服務,是市計畫生育先進單位。

機關作風建設

針對機關“懶、散、浮、橫”不良作風,2006年以來,上埠鎮不斷健全學習機制,完善監督體系,以教育改變人,以制度管理人,將工作落到實處,切實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全鎮上下機關作風面貌煥然一新。
該鎮健全學習機制,加強機關幹部素質建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一是開好民主生活會,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提高黨員的思想認識,在工作中永葆黨員先進性。二是開展學習活動,2006年7月舉辦了一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通過培訓,全體入黨積極分子的黨性觀念和對黨的知識了解都有了進一步加深;積極開展“加快上埠發展之我見”、“共建和諧新上埠”大討論活動,全鎮上下形成議發展、謀發展、求發展的良好氛圍;認真組織學習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重要思想,並在全鎮舉行了一次以“八榮八恥”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在思想上又接受了一次洗禮。班子成員自上而下帶領全體機關幹部認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的“七一”講話精神。通過學習,全體機關幹部在思想上上了一個新台階,在認識上上了一個新高度,充分激發了機關幹部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此外,鎮機關堅持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制定學習計畫,要求每次學習都要有學習記錄和學習心得,定期進行檢查,對於不合格的在全鎮予以公開批評,並與年度考核掛鈎。
該鎮還充分發揮紀檢部門管理監督的職能作用,制定了《關於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的暫行規定》,成立了上埠鎮機關作風暨效能建設領導小組,在考勤中發現的遲到、早退等缺勤現象,予以處罰,決不姑息,截止到2006年7月已處理20餘人次,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另外,該鎮還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由黨政辦主編“強管理、求實效、重發展、創一流”天天看板報,將各線各部門最新工作動態和成果公開,做多做少,做好做壞一目了然,各部門之間形成了爭先創優良好的氛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