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青鳥

三青鳥

三青鳥又名青鳥,是有三足的神鳥,人間既不能相見,唯望在蓬萊仙山可以再見,但是蓬萊無路,只有靠青鳥傳信。三青鳥是鳳凰的前身,本為多力健飛的猛禽,後漸傳為色澤亮麗,體態輕盈的小鳥,是具有神性的吉祥之物。傳說西王母駕臨前,總有青鳥先來報信,『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南唐中主山花子),文學上,青鳥是被當作傳遞信息的使者。瑤池上空,三青鳥護擁著獸面人身的姬靈飄然而至,與節莖相聚,兩人萬分激動。三青鳥(指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率萬聖搭建天宮。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鳥,色澤亮麗、體態輕盈。傳說為女神

三青鳥三青鳥
西王母的使者,共三隻。又稱三鳥。三青鳥是鳳凰的前身,本為多力健飛的猛禽,後漸傳為色澤亮麗,體態輕盈的小鳥,是具有神性的吉祥之物。漢代畫像磚上常見於西王母座側。

傳說西王母駕臨前,總有青鳥先來報信,『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南唐中主山花子),文學上,青鳥是被當作傳遞信息的使者。後人將它視為傳遞幸福佳音的使者。

文獻記載

《楚辭·九嘆》:“三鳥飛以自南兮,覽其志而欲北。願寄言於

三青鳥三青鳥
三鳥兮,去飄疾而不可得。”

洪興祖補註:“《博物志》:‘王母來見武帝,有三青鳥如烏大,夾王母。’三鳥,王母使也,出《山海經》。’

《山海經·海內北經》:“西王母梯幾而戴勝。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又《山海經·大荒西經》:“三青鳥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鶖,一名小鶖,一名曰青鳥。”

晉·陶潛《讀山海經》詩之五:“翩翩三青鳥,毛色奇可憐。”又,詩詞中常借用指相思愛情的使者。

唐·李白《相逢行》:“願以三青鳥,更報長相思。”

唐·李商隱《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神話傳說

三青鳥三青鳥

老天爺,是中國民間神話中最高統治者,統領人、鬼、神三界十方真宰。他的原型是炎帝後裔節莖。 上溯到五千年以前,炎帝傳位居(亦稱哀),帝居有子節並和節莖。節並戰死於江漢之陽(後代應龍娶魃生子天狼,二郎楊戩)。節莖 雄麟王,驍勇善戰,疆域迅速向北方、東方(到海邊)、南方擴大。妻玄女節、妻姬靈(西王母),妾無數。然而玄女節與節並愛昧生下姬靈,又企圖推翻節莖,被節莖事先發現,抱走姬靈,隱藏在農糧城禁區,那裡遍布原始森林和沼澤,且瀰漫著瘴氣,因此躲過了節並等人的尋找。隨著吸血殭屍、食肉殭屍一波波的入侵,農糧城被攻破。姬靈毀容後逃脫。節莖為了救姬靈,來到農糧城,中計被擒。眾殭屍鬼魅將節莖埋在陰極之底,並壓上數座高山。它們的異常之舉驚動了萬聖仙靈,這些仙靈是地球上各種生命的靈魂精華,從地球誕生到文明記錄之始的幾十億年混沌中,他們中太多的才華沒有施展,靈性沒有被發掘,勇氣被埋沒。他們似乎將要被永久塵封。他們鬱悶、糾結、憋火、慪氣,數萬億生命的心火聚集成冉冉仙氣,借著節莖龍火御陰寒之勢,爭脫地囚,飄浮雲端。數座大山隨之砰然倒塌。塌陷處,瑤池現。萬聖將要消滅殭屍鬼魅,節莖善勸。置地府,設判官,從此造冊陰間,殭屍鬼魅不再禍及陽間。瑤池上空,三青鳥護擁著獸面人身的姬靈飄然而至,與節莖相聚,兩人萬分激動。萬聖簇擁節莖為天帝,又稱玉皇大帝。三青鳥(指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率萬聖搭建天宮。

​相關連線

神話古代

盜墓筆記中的三青鳥

盜墓筆記中的三青鳥為人面鳥身的怪物,是西王母的守護者,曾出現在雲頂天宮和蛇沼鬼城的壁畫上。曾攻擊過吳邪一行人,陳皮阿四的人就是死在三青鳥手上。

啞舍中的三青鳥

醫生的寵物,常與另一隻神獸鳴鴻打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