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崗鎮

三里崗鎮

三里崗鎮位於炎帝神農故里、編鐘古樂之鄉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西南部,地處國家級風景區大洪山旅遊區境內,距離隨州市城區65公里。三里崗鎮總版土面積320平方公里,是個“八山半水半分田”的美麗山鎮,隨著香菇生產與貿易的不斷發展,這裡已成為聞名海內外的香菇之鄉和中國最大的香菇集散地,享譽世界的中國香菇第一鎮。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三里崗鎮位於隨州市西南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洪山旅遊區內。鎮政府駐三里崗,人口45799人,面積319.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三里崗、馬家畈、尚家店、粟樹嘴、八一橋、劉店、吉祥店、伏嶺、三星、常安店、

三里崗鎮觀音閣
集、何家店、尚家橋、黃家河、古廟、車佛、賈家灣、楊家棚、許家河。
三里崗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境內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礦產資源中藥材資源是這塊寶地的優勢資源,境內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樹種齊全、枝繁葉茂。近幾年來,綠林鎮充分利用資源優勢,致力于山場開發,已建成“5000畝茶葉、2萬畝杉樹、10萬畝板粟、15萬畝菇耳林、50萬株白果”的多種經營基地;境內礦產資源儲量大,種類多,尤以王氧化二礬、黃金礦、白雲石、石灰石、磷、鎂最為豐富;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自然景觀與人為景觀一應俱備,古遺址文化與現代時尚相互映襯,冷僻埡新石器時代遺址,觀音閣古樸民風,大洪山旅遊仙景,現代農業示範園最為吸引人。
三里崗鎮香菇產業獨具特色。綠林鎮氣候適宜,櫟木資源豐富,是人工栽培香菇的理想場所,是中國食用菌生產先進單位,香菇年產量1000噸,市場交易量為6000噸,年交易額達3.6億元左右,年出口創匯2億元以上。近幾年綠林鎮香菇年產量穩定在2000噸左右;共創立了“大洪山”牌香菇等11種香菇品牌,香菇分級達到20多種,綠林鎮先後投資3000萬元興建了占地40畝的香菇交易大市場和占地30畝的香菇加工一條街,年交易加工量達到6000噸以上;在銷售上一手抓老主戶鞏固,一手抓新客戶發展。不僅吸引了河南陝西四川甘肅、安徽和湖北省其他縣市的菇農來三里崗出售香菇,而且還招來了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廣州深圳、福建、浙江等地客商來三里崗進行香菇貿易,產品遠銷馬來西亞、日本韓國法國等十二個國家和地區,綠林鎮常年從事香菇貿易的加工戶近200家,生產加工達8000人以上,其中4000人常年在外面進行技術輸出和香菇購銷,三里崗人的足跡遍布中國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三里崗鎮經濟繁榮,社會事業發展迅速。自改革開放以來,三里崗鎮工農業快速發展、商貿流通活躍繁榮,綠林鎮的交通郵電電力、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農業方面,綠林鎮主產水稻、小麥、油菜,是隨州農業大鎮,養殖業大鎮;工業方面,以建材業、採礦業、建築業、加工業為主,資源型產業穩中有升,加工工業發展迅速,第三產業異軍突起,工業經濟結構正日趨合理;基礎設施逐漸完善,二條省道穿境而過,水泥公路四通八達,程控電話、無線尋呼、移動電信、用戶傳真直撥海內外;金融機構與中國聯網,匯路暢通、取存自便;娛樂設施不斷更新,吃的舒服,住的寬敞,玩的盡興;電力網路覆蓋三里崗鎮,自來水晝夜供應,小集鎮建設頗具特色。
三里崗鎮自然資源
三里崗鎮政策優惠,環境寬鬆,合作領域寬闊。三里崗鎮實施“開放興鎮”戰略,敞開山門,廣泛招商引資,出台了《關於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和《關於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決定》,以政策、法規形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竭力為投資者創造一個開放、文明、寬鬆、優美的投資環境。開放的三里崗和純樸勤勞的三里崗人民,竭誠歡迎海內外人士到三里崗投資經商創業,進行香菇貿易,同時帶來資金、技術、人才,共同開發白果、板栗、茶葉、藥材等農副產品深度加工;開發五氧化二礬白雲石、鎂等礦產資源,發展旅遊等三產業
三里崗人傑地靈,山青水秀,是一塊有待開發的豐富自然資源寶地,我們熱忱歡迎海內外客商到三里崗鎮觀光,投資開發,與我們一起攜手共建中國香菇第一鎮的美好未來。

特色經濟產業

三里崗位於鄂北山區,是中南地區最大的香菇集散地。來到這個素以“香菇之鄉”聞名的小鎮,三里崗鎮中國最大的香菇出口基地,位於湖北府河鎮曾都區,地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楚北天空第一峰”大洪山北麓,境內峰巒

三里崗鎮香菇之鄉
起伏,林木蔥鬱,環境優美,自然條件優越,香菇栽培是三里崗鎮農民的傳統產品,有著悠久的歷史。自改革開放以來,三里崗鎮人民積極利用自身的優勢,大力發展香菇種植業。現已經發展成為中南首屈一指的香菇集散地。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開始,當地農民就依託境內豐富的林木資源,大力發展香菇產業,到現在三里崗鎮共培植菇耳林15萬畝,建有香菇生產基地38個,85%的農戶從事香菇生產,年產量達1000噸以上,將香菇粗加工後銷售到深圳等地,通過深圳企業出口,但是產品附加值低,利潤不高。為此,鎮政府因勢利導,投資280多萬元建起了香菇專業大市場,引導企業實行規範化、標準化生產,幫助企業取得自營出口權。過去並不起眼的土特產品,從提籃叫賣、以街為市到遠銷、市場交易,進而發展到走出國門,成為湖北省出口創匯的龍頭產品,短短十多年間,三里崗迅速崛起成為中國最大的香菇加工、出口基地,遠銷香港、泰國、日韓、美國、歐洲香菇產業已成為當地富民、強村、興鎮的特色支柱產業

農民要增收,必須調整農業結構,而調整的效益高低,取決於市場。而市場的培育又離不開政府。三里崗由一個小集市發展成中國聞名的大市場,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扶持和引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三里崗香菇市場上一度出現強買強賣現象,一些市霸壟斷價格,加上一些部門為了自身利益多頭收費,增加了市場交易成本,使得大批客商不敢來,本地商家也紛紛出走。鎮領導清醒地認識到,這樣下去就意味著已有一定名氣的“香菇街”將毀於一旦。鎮政府立即組織召開各主管部門協調會,聯合下達了減輕香菇市場稅費負擔的檔案,同時聯合成立香菇行銷辦公室,收費實行“一票制”,有效避免了多頭收費、亂收費等行為,並制定了發展香菇產業的相應優惠政策。此後不久,三里崗香菇市場又恢復了往日人頭攢動的景象。在培育市場上,鎮委、鎮政府抓大放小,只管住三條,一是在資源上實行巨觀調控;二是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三是搞好市場服務。比如在資源利用上,他們控制香菇發展規模,明確規定椴木和裝料香菇每年分別穩定在400萬筒和500萬袋左右,使林木砍伐量小於增長量。同時,鎮政府每年還從特產稅中劃撥10%用於發展香菇生產,以及幫助菇農解決生產、科技、生產資料供應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在服務方面,為了方便本地商家直接與國際市場對接,鎮政府出面請求省公安廳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幫當地23家菇商辦理了往返港澳地區的出入境簽證;同時為減少自營出口企業的運輸成本,鎮領導多次聯繫武漢海關,幫助出口企業就近從武漢報關出口,使三里崗香菇2007年由武漢通過專列直達香港九龍,大大縮短了交貨時間,有利於搶占國際市場先機,增加出口量;同時,每年還可為自營出口企業節省支出近300萬元。

能源生態模式

“四位一體能源生態模式”

三里崗鎮農村沼氣能源
四位一體” 能源生態模式,系典型的農村沼氣能源生態模式之一。它是在農戶庭院或田園內建日光溫室,在溫室的一端地下建沼氣池,沼氣池上建豬舍和廁所,溫室內種植蔬菜或水果。四位一體能源生態模式以太陽能為動力,以沼氣為紐帶,種植業和養殖業相結合,形式生態良性循環,增加農民收入。

“豬-沼-果”能源生態模式”

豬-沼-果”能源生態模式,系典型的農村沼氣能源生態模式之一。它是以農戶為基本單元,利用房前屋後的山地、水面、庭院等場地,主要建設畜禽舍、沼氣池和果園等幾部分,同時使沼氣池的建設與畜禽舍和廁所三結合,構成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庭院經濟格局,形成生態良性循環,增加農民收入。
“五配套”能源生態模式”

五配套”能源生態模式,系依據生態學經濟學系統工程學原理,從有利於農業生態系統物質和能量的轉換與平衡出發,充分發揮系統內動植物與光、熱、氣、水、土等環境因素的作用,建立起生物種群互惠共生,食物鏈結構健全,能量流物質流養分流良性循環的能源、生態、經濟系統工程。該模式由沼氣池、畜舍、水窖、滴灌和果園組成。

農產品旅遊牌

在隨州,一提起曾都區三里崗鎮,人們就會想起漂洋過海、出口創匯的特產香菇。香菇,儼然成為三里崗鎮的代名詞。

走在鎮上,不時看見拖運香菇的車輛穿過,香菇交易市場裡,人頭攢動,過秤的、裝車的、問價的一片忙碌。鎮黨委書記陳德敏說:“除了長盛不衰的香菇交易,三里崗鎮2004年又增加了一個新亮點。”

這個新亮點,就是借“中國香菇之鄉”、“中南地區最大的香菇集散地”、“中國七大香菇主產區”等名頭,打

三里崗鎮農產品旅遊一條街
起的農產品旅遊牌

在三里崗鎮政府斜對面的洪山街,裝飾一新的“香菇產品專賣店”的招牌分外惹眼。這間3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里,“大洪山”、“楚峰”等香菇品牌或袋裝,或盒裝,亮相櫃檯,乾淨、美觀、大方,是一份份精美的禮品。

三里崗鎮正是基於這種“借市而上”的考慮,從2006年春起,三里崗鎮把眼光盯在國外市場的同時,也開始向內貿聚焦,致力打造農產品旅遊一條街

500餘米的洪山街,冒出四五十家兩層結構的別墅式農產品經銷店,多數是賣香菇、木耳、銀杏花生、板栗等農產品的,也有賣菌種、袋料、薄膜等生產資料的,這些商店一直向香菇工業園區延伸。這些經營場地原來都是磚木結構,鎮政府重新規劃後,近期改成了別墅式,一樓當門面,二樓居住。

三里崗鎮還投資數百萬元,推進集鎮綠化、亮化、硬化、美化,在平橋街、洪山街安裝了單臂納燈,使路燈貫穿整個鎮區,打通了裕國、銀兆、三崗等香菇出口龍頭企業的循環路,在廠房四周建成了綠化帶、環形花壇。

2006年的那次地震,老街土木結構的房子大多成了危房,老街又是斷頭路,商業價值一直沒有開發出來。地震後,三里崗鎮決定:重新對老街進行規劃,打通斷頭路,把老街建成服務一條街,為來三里崗旅遊、參觀、考察、投資的客戶提供餐飲、住宿,提升集鎮的整體功能,助推農產品旅遊業升溫。.

鄉鎮教育的發展

三里崗鎮教育基礎設施
三里崗鎮投入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經費達50多萬元,其中三里崗中學教學樓工程2000萬,二中擴建校園和新建校舍20萬,衛職校教育實訓中心10萬,三里崗鎮創建教育強鎮20萬。同時出台了一系列教師激勵機制,包括實施教育系統特殊崗位津貼、設立中考和聯考教學獎等。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大力整合最佳化教育資源,努力改善辦學條件,使學校的辦學效益和辦學規模大幅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快速提升,聯考成績連續兩年位居清遠市前列。
三里崗鎮從教育投入的分布上,高中和職業教育成為該市率先抒寫、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具有百年歷史的三里崗中學由此成為發展高中教育的突破口。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學在2005年成功創建為市級學校,通過國家級示範高中初期督導驗收,現該校已發展至近30個班。但三里崗鎮並沒有滿足於停留在現有水平,又投入14萬元新建一幢72個教學班的教學大樓。在完成學生宿舍整合後,通過扶持逐步把二中建設成為可與該中學並駕齊驅的優質高中。與此同時,三里崗鎮擴大職業教育發展規模,投資5萬元設實訓中心,與旅遊學校聯合開辦旅遊學校,拓展職教種類,力爭使在校生由的3000多人擴至5000人。政府對高中、職業教育的投入很快收到了實效,2006年國中升高中入學率已達80%以上,比2005年提高了40多個百分點。
三里崗鎮為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吸引更多的教育優秀人才進入三里崗鎮從事教育工作,為教育事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三里崗鎮出台了“一攬子”教師激勵機制,財政將每年安排資金50多萬元,對在邊遠山區工作的教師和在學校建設管理方面成績突出的校長、中國小高級教師人才發放特殊崗位津貼;在教學、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優秀班主任,在中聯考中成績突出的學校、高中階段招生成效顯著的學校也將得到表彰獎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