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羅武裝鬥爭紀念亭

在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下,雲霧山區人民民眾備受殘酷剝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10月,吳桐組成了以朱開為隊長的24人挺進隊,開赴雲浮地區南部的富林地區。 1948年1月7日在富林首戰告捷,全殲敵人保警中隊和一個警察所,取得了一次重大勝利。

位於雲安縣富林鎮
1948年1月7日的富林戰斗,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三羅地區(今雲浮市雲城、雲安、羅定、鬱南)人民解放戰爭的第一槍,動搖了國民黨反動派在雲浮的地方統治;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在三羅地區的偉大勝利,成為三羅地區游擊隊夜襲戰的範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粵中縱隊第四支隊的首捷戰鬥,拉開了三羅人民革命鬥爭史的新一頁。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背信棄義,撕毀停戰協定,挑起了全面內戰。國民黨反動派在三羅地區的活動十分猖獗,地方反動勢力甚為囂張,他們壓迫人民、實行暴政。在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下,雲霧山區人民民眾備受殘酷剝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中共中央根據當時的形勢,向南方各省發出了“凡有可能建立公開游擊根據地者,應立即建立公開根據地”的指示和決定。1947年6月,粵中區特派員謝永寬向粵中軍事負責人吳桐傳達香港分局的指示,令吳桐從粵中縱隊中抽調人員和武器,組成一支挺進部隊開赴三羅地區,創建以雲霧山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
10月,吳桐組成了以朱開為隊長的24人挺進隊,開赴雲浮地區南部的富林地區。1948年1月7日在富林首戰告捷,全殲敵人保警中隊和一個警察所,取得了一次重大勝利。富林戰鬥的勝利,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影響十分深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