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統曆

三統曆

三統曆是西漢末劉歆把董仲舒唯心主義的“三統說”(即歷史循環論,認為天之道周而復始,黑、白、赤三繞循環往復)塞進太初曆,稍事初充,被串改。

名稱

三統曆

相關解說

西漢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開始實施的曆法。西漢末劉歆把董仲舒唯心主義的“三統說”(即歷史循環論,認為天之道周而復始,黑、白、赤三繞循環往復)塞進太初歷,稍事初充,改名三統曆。由於它穿鑿附會于樂律、易數、五行等,並以神秘地解釋曆法中一些數據的來源,在理論上違背了科學和實踐,對後世曆法的改革帶來不良影響。但歆所撰《三統曆譜》,不僅系統闡述了鄧平的八十一分法,而且初充了很多原來簡略的天文知識和上古以來天文文獻的考證,為《漢書.律曆志》曆法部分的藍本。其具體內容有造歷的理論,節氣、朔望、月食及五星等的常數和運算推步方法及基本恆星的距離等。包含了現代天文年曆的基本內容,因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曆的雛形。《漢書.律曆志上》:“劉向總六歷,列是非,作《五紀論》。向子歆究其微渺,作三統曆及譜以說《春秋》,推法密要,故述焉。”《後漢書.律曆志中》:“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統曆”王先謙集解引清錢大昕:“三統與太初異名而同實。劉子歆用太初法推衍之以說《尚書》、《春秋》,又追日月五星同起牽牛之始,以為太極、上元,初非別立一術,則三統之名不自歆始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