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紫凌雲

三紫凌雲

三紫凌雲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位於莆田縣華亭鎮境內,相傳“三紫凌雲”的命名,是由於經常看到山上有五色雲才定下來的。其實是因為這裡的山峰為木蘭溪所環抱,山上樹木茂盛,水蒸氣十分豐富,因陽光斜射,極容易形成早霞、晚霞的美麗景色。

簡介

莆田二十四景之“三紫凌雲 ”
三紫山位於莆田縣華亭鎮境內,是紫霞山、紫微山、紫雲山的總稱,海拔分別為558.4米、685.2米、767.4米。紫霞山附著於龜山、其山頂圓如帽,儼然如靈龜昂首向南高視之狀,龜山之名由此而來。相傳古代三紫山成了精,變成三兄弟,自高自大、非凡超俗,抱負清高地裝成三書生,入京應試,考中三及第,在外怕出破綻,即回莆田三紫山。此後列岫爭聳,駢峙雲際,快伸到天上了,玉帝知道後,派呂洞賓下來把三紫山頭用天劍劈掉,三個山頭都掉落華亭境內三個地方,後人就把這三處的地名稱為湖頭、圳頭、園頭,至今這三處還沿用三頭為村名,稱:湖頭村、圳頭村、園頭村。由於三個山頭被劈掉、山峰成為平台。宋代時稱為三台山。
三紫山峰岩石裸露,多奇岩怪石,皆呈紫色映得雲霧多彩。故四時皆紫。由於山陡坡急峰高。尤其紫雲山高767.4米。比北面龜山還高11.4米,若在木蘭溪畔觀望山峰,高臨雲際,故名“三紫凌雲”,為莆田著名24景之一。
三紫山脈自仙遊縣游洋山延伸入莆田縣,經常太至華亭境,趨木蘭溪北岸,崛成三座山峰,它位於莆田城西南約十公里許,北面過龜山與莒溪及東圳水庫相連,東南面為木蘭溪環抱。這裡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樹木茂盛,到處植被鬱鬱蒼蒼。
三紫山的紫色,是因為這裡岩石是灰紫色的流紋岩和凝灰石構成的,它們約在一億年以前由火山噴發堆積起來的,岩石中含有較高的鐵質,低價鐵呈藍灰色,高價鐵呈紅色,由於鐵的作用,使這裡的礦物把岩石“染成”灰紫色了。縣誌中曾記載過,天空發現五色雲後地震發生。相傳“三紫凌雲”的命名,是由於經常看到山上有五色雲才定下來的。其實是因為這裡的山峰為木蘭溪所環抱,山上樹木茂盛,水蒸氣十分豐富。另外距沿海又不遠,東風一吹,興化灣上的水蒸氣就順著木蘭溪峽地進來,至此受到三紫山的阻擋,集中大量水蒸氣,因陽光斜射,極容易形成早霞、晚霞的美麗景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