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潭峽

三潭峽

三潭峽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市東北78公里處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境內,峽谷長約三公里,建有跨溪天橋。峽谷有三潭,故稱三潭峽。三潭依次為臥牛潭、虎石潭、悅心潭,峽谷中有一段在六、七月份存在冰川,被稱為“夏日冰川”。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三潭峽三潭峽

三潭峽位於阿爾山市東北78公里的哈拉哈河上游。河床由大小不等的岩石組成,湍急的哈拉哈河從河谷穿過,珠飛玉卷,長約3公里的峽谷中依次分布著深不可測,波平如鏡的臥牛潭、虎石潭和悅心潭三處潭水。

火山岩石布滿河谷,人可踩石水中行,峽谷南壁陡峭險峻,北壁由巨大火山岩石堆積而成。

峽谷有三潭,故稱三潭峽。三潭依次為:

臥牛潭——河水平穩,潭前大大小小的臥牛石橫河擺放,如龐大的牛群靜憩河中;

虎石潭——平靜的潭水上方,河流中密布著形態各異的巨大岩石,宛如虎群在河中玩耍嬉戲;

悅心潭——是峽谷的盡頭,地面豁然開朗,河面加寬,潭水透明,清澈見底。

河床由大到小不等的岩石組成,兩岸是針闊混交林,林間杜鵑花枝繁葉茂,景色宜人。岸上有小路隨河而行,三潭之間,彎路頗多,九曲迴腸。峽谷中有一段在六、七月份存在冰川,被稱為“夏日冰川”。

地方特產

烤羊腿

烤羊腿烤羊腿
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東征西伐期間,掌管一伙食的官員,為了縮短成吉思汗的吃飯時間,以便讓他稍事休息,並未徵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經常吃的烤整羊,改為切塊燒烤了。當時,成吉思汗戰事繁忙,並沒有留意這些事。而侍從卻天天向給他端一盤烤羊腿讓他吃。由於烤羊腿肉質酥香、焦脆、不膻不膩,他非常愛吃。以後,他每天必食,逢人還對烤羊腿讚賞一番。從此,牧民們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烤全羊

原始的烤全羊,是將去皮開膛的整羊架於火上烘烤。燒烤時要用杏木疙瘩燒旺的紅火,火硬而無煙方可。用手將白條羊在火上左右翻轉,一直烤到表面焦黃,油滴外滲,香味噴發,里外皆熟為止。烤熟後從架子上卸下,用刀割而食之,既不加油鹽,也不加其他作料。後來,烤全羊變了一種做法,即先把洗淨的全羊放在淡鹽水裡或配有調料的料湯中浸泡,然後放大鍋里煮至半熟,最後再架於火上燒烤。但這種吃法失去了原始烤全羊純樸天然的香味,其實不能算作地道的烤全羊。因為烤全羊費工費時,所以即使是蒙古人也不常食用,只有貴客臨門時,才作為宴客的佳肴予以製作。比烤全羊簡單一些的是烤羊腿或烤羊尾,做法與烤全羊相同。烤好的羊腿,肉絲焦嫩鮮美。羊尾全是白花花的肥肉,在火上烘烤一段時間後,油汁大都滲出來,剩下的肉質纖維脆而不糊,油而不膩,是蒙古族宴席上的一道傳統名菜。

手扒肉 

手扒肉蒙古語稱“布胡樂”。其做法是將全羊切成若干塊,白水下鍋,不加任何作料,煮沸片刻後起鍋,置於大盤中食用。手扒肉味鮮肉嫩,富有營養,是喜慶大典、佳節良辰或招待賓客的佳品。

興安盟旅遊景點

興安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北部,因地處大興安嶺山脈中段而得名。興安盟東北與黑龍江省相連,東南與吉林省毗鄰,南部、西部、北部分別與內蒙古的哲里木盟、錫林郭勒盟和呼倫貝爾盟相連。西北部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126公里,興安盟在國內處於東北經濟區,在國際上處於東北經濟圈,地理位置優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