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大學

三江大學

三江大學地處“六朝古都”—歷史文化名城南京,由江蘇省教育廳主管,是江蘇省第一所獨立設定的全日制民辦本科普通高校,也是全國最早的四所民辦本科高校之一。1992年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的教授和管理人員恢復成立三江大學,1993年6月江蘇省政府同意三江大學籌建並試招生,1995年4月由原國家教委批准正式建校,1999年學校定址於雨花台區鐵心橋,2002年2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高校,定名為三江大學,2006年5月通過江蘇省學士學位授予權評審。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中文名稱:三江大學
中文簡稱:江大、三江
舊稱:三江師範學堂(1902年由張之洞創辦)
語言譯名:
漢語拼音:Sanjiang Daxue
英語名: Sanjiang University

學校歷史

三江溯源

三江大學可追溯至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範學堂。
1888年,教會大學匯文書院在南京成立。
1901年8月,清廷下令各省書院改學堂,12月又頒布《欽定學堂章程》將學校教育分成初等、中等、高等三個級別,其中高等教育又分大學院、大學堂、高等學堂三個級別。
1902年5月,兩江總督劉坤一上奏《籌辦學堂折》,呈請在兩江總督署江寧(南京)辦一師範學堂。不久,劉坤一病逝,張之洞署理兩江總督,上奏《創辦三江師範學堂折》。張之洞委派翰林院編修繆荃孫率員赴日本考察,隨後聘其為三江師範學堂總督查,負責籌建事宜。
1903年3月,張之洞調往學部,魏光燾繼任兩江總督。當年九月,三江師範學堂正式開學。學科設有理化科,農學博物科,歷史與地科和手工圖畫科。
1904年10月,正式招生。江蘇候補道楊覲圭被聘為首任監督。繆荃孫、方履中和陳三立先後被聘為三江師範學堂“總督查”。

江大近史

學校在創建時確立了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領導和管理體制。原南京工學院院長錢鍾韓教授出任首任董事長,著名美籍華裔社會活動家、美國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陳香梅女士任名譽董事長,原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教授出任名譽校長,並親筆題寫了“唯實求真、開拓創新”的校訓,東南大學陶永德教授擔任首任校長。2003年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精神,學校在原董事會基礎上改組成立理事會,由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原江蘇省教委主任、東南大學黨委書記陳萬年任理事長、校長、黨委書記。
錢鍾韓教授在學校創建時曾揮毫寫道:“弦歌不絕、學海無涯、澤被三江、志興中華”,可謂是“三江傳人辦三江”,為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三江傳人肩負著歷史的重任。在數十年的辦學歷程中,三江大學弘揚三江師範學堂“儉樸、勤奮、誠篤”的優良傳統,堅持“以生為本、德育優先、規範管理、以質取勝”的辦學理念,艱苦創業,百折不撓,三易校址,歷經鳳凰西街的創立、北崮山的創業以及鐵心橋的快速發展三個階段,現已成為一所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完善、全國有影響的民辦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學校概況


學校現有鐵心橋校區、花神校區、新秦淮河南岸等三個校區。鐵心橋主校區坐落於南京城南雨花台區牛首山麓新秦淮河畔,位於二水三山之間,“南望牛首,東望方山,北望紫金”“大江雄渾,秦淮澄清”(均選自原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創作的《憶江南》一詩),歐式校舍,典雅壯麗,與青山綠水融為一體。
校園占地面積1109畝,校舍建築總面積近40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面積20.66萬平方米,運動場地面積近4.2萬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近9.6萬平方米,現代化的圖書館藏書139.2萬冊(其中電子圖書69.5萬冊),學校已建成千兆光纖校園網,覆蓋全校。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近20000人,設有19個院(系),34個本科專業、26個專科專業,建立了以文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體系,形成了普通本科教育、普通專科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和中外合作教育等多類型、多層次的辦學格局。學校還先後成立了智慧財產權研究所、旅遊資源開發研究所、市場行銷戰略研究所、藝術設計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東亞文化研究中心、魯迅研究會等研究機構。
培養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教師。三江大學依託名校強市的資源優勢和民辦學校靈活的用人機制,遴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的退休教師和優秀的在職教師來校授課,同時不斷引進和著力培養中青年教師,逐步形成了一支專兼結合、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目前學校有專兼職教師近900名,學校還聘請了一批國內相關學科和專業的學者、知名人士擔任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
學校重視加強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並取得明顯成效,部分專業已具備承接科研項目的能力。我校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專科)已成為江蘇省特色專業;中文系的《關於“讀寫練”的構想和教學實踐》、土木工程學院的《關於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的實踐》等教改項目獲得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中文系的《古代漢語》被評為江蘇省高等學校二類優秀課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的《C語言程式設計》被評為江蘇省高等學校二類精品課程;《經濟數學方法》、《電網調度自動化與配網自動化技術》被評為江蘇省精品教材。2004年2月,我校成為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試點單位之一,是全國參與試點工作的唯一的民辦高校。
學校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突出實踐教學,加強實驗實訓基地的建設,努力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套用型人才。學校先後與西門子公司、摩托羅拉公司等一批國內外著名企業簽署了校企合作協定,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辦學。學校已成為全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認證(ASEA)培訓中心和ASEA技能測試中心首批授權單位,智慧財產權管理專業(獨立本科段)自學考試主考院校資格,並成立全國CAD培訓網路華東中心南京培訓點。
近年來,學校加大實驗教學改革和實驗室建設力度,目前建有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73個,基礎教學實驗室8個,專業實驗室52個,部分實驗室已達到國內同類高校的先進水平,其中西門子自動化示範實驗室、飛思卡爾(MCU/DSP)實驗室、計算機網路實驗室,影視傳播實驗室、日本文化室以及商學院實驗實訓中心等實驗室都很有特色。實踐教學與實習基地建設為學校培養套用型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得到了加強。近三年來,我校學生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1人、一等獎3人、二等獎9人;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江蘇賽區集體二等獎兩次;獲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一等獎、二等獎數十名;在江蘇省大學生日語演講比賽、華東地區日語演講比賽、江蘇省普通高校非理科專業高等數學競賽、江蘇省工科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競賽、江蘇省第一屆大學生藝術展演藝術設計比賽、江蘇省電腦網路大賽等競賽中也都捷報頻傳;2004、2005年我校獲得江蘇省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一等獎、二等獎、團體獎多項,獲獎總數位居同類院校前列。近三年來學生就業率分別為94.0%、94.5%、96.3%,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和一致好評。
學校積極開展與國外大學的交流和合作,曾先後與江蘇省教育國際交流服務中心簽訂了“江蘇國際預科專修學院(研究生預科項目基地)”的合作協定;與美國恰達齊技術學院、紐西蘭懷卡托理工學院、加拿大布魯克大學、荷蘭塞克新大學、印度班加羅爾大學、英國中央英格蘭大學,法國巴黎第十三大學等十幾所國外大學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友好合作關係,並開展了近20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校風校訓

三江大學校風:嚴謹、勤奮、堅毅、自強
三江大學校訓:唯實求真,開拓創新

組織結構

行政部門

校長辦公室
人事處
財務處
教務處
督導室
學生工作部
科技處
校產與設備處
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院系

英語系
文學院
法律系
商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建築系
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旅遊學院
日語系
文化產業管理學院
藝術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
經濟學院
風景園林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成人教育學院

黨群部門

黨委辦公室
黨委組織部
黨委宣傳部
學生工作部
工會
團委

基礎教學單位

大學英語部
計算機基礎教學部
體育部
數學教研室
物理教研室
思想政治理論教研室
軍事理論教研室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直屬單位

圖書館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智慧財產權研究所
高級職業經理培訓研究中心
高等教育研究所
學報

後勤集團

總務處
保衛處
基建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