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乙稀

ppm/83M。 ppm/4H。 b.嘔吐。

三氯乙烯; Trichloroethylene; Ethinyl trichloride; Tri; TCE; CAS:79-01-6
理化性質
無色液體,氣味似氯仿。分子式C2-H-Cl3。分子量131.39。相對密度1.4649(20/4℃)。熔點-73℃。沸點86.7℃。閃點32.22℃(閉杯)。自燃點420℃。蒸氣密度4.53。蒸氣壓13.33kPa(100mmHg32℃)。蒸氣與空氣形成混合物可燃限8.0%~10.5% 。幾乎不溶於水; 與乙醇、乙醚及氯仿混溶; 溶於多種固定油和揮發性油。潮濕時遇光生成鹽酸。高濃度蒸氣在高溫下會燃燒。加熱分解,放出有毒氯化物。加熱至250~600℃,與鐵、銅、鋅、鋁接觸生成光氣。能與鋇、四氧化二氮、鋰、鎂、液態氧、臭氧、氫氧化鉀、硝酸鉀、鈉、氫氧化鈉、鈦發生劇烈反應。
接觸機會
工業上使用三氯乙烯的行業很多,如:金屬表面的去油污、乾洗衣物、植物和礦物油的提取、製備藥物、有機合成以及溶解油脂、橡膠、樹脂和生物鹼、蠟等。
侵入途徑
Tri主要經呼吸道侵入機體,也可經消化道和皮膚吸收。
毒理學簡介
人經口LDLo: 7 mg/kg; 吸入TCLo: 6900 mg/m3/10M,160 ppm/83M。人(男性)經口TDLo: 2143 mg/kg; 吸入TCLo: 110 ppm/8H; 吸入TCLo: 2900 ppm。
大鼠經口LD50: 5650 mg/kg; 吸入LCLo: 4800 ppm/4H。小鼠經口LD50: 2402 mg/kg; 吸入LC50: 8450 ppm/4H。兔經皮LD50: >20 mg/kg。
Tri的吸收和排出,隨其脂溶度、水溶度、空氣中濃度和機體通氣量等因素而定。通常約有50~60%的Tri儲留在體內,四天后血中僅存微量,約10~20%未經代謝的Tri經肺排出,隨尿排出的兩種主要代謝物三氯乙醇(TCE)及三氯乙酸(TCA)約占Tri吸收量的80~90%。TCE大部分在24小時內排出。TCA排出較慢,一次接觸後,大部分2~3天后排除; 每日接觸則持續上升,可達第一天的7~12倍,至周末達最高濃度。
Tri屬蓄積性麻醉劑,其麻醉作用僅次於氯仿,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強烈的抑制作用,亦可累及周圍神經系統和心、肝、腎等實質臟器,能提高交感神經反應性,並使其遞質生成增加,從而使心臟對刺激的敏感性增高。給予腎上腺素可引起心室顫動。一般講,Tri對心、肝、腎的損害較少見。
主要毒性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重者可致昏迷及死亡。液態Tri對皮膚有刺激作用。Tri蒸氣對呼吸道及眼睛有刺激性。
臨床表現
職業性急性Tri中毒是工作中接觸高濃度Tri蒸氣或液體所引起的以神經系統改變為主的全身性疾病,除神經系統受損外,心、肝、腎等臟器亦可累及。
急性Tri中毒,多由事故引起,發病迅速。中樞神經系統一般先興奮、後抑制,但主要還是抑制作用。在極高濃度下(53.8g/m3),患者常迅速昏迷而不出現前驅症狀。26.9g/m3下可發生昏睡、噁心、嘔吐、麻醉。如繼續停留可致死亡。
急性三氯乙烯中毒以頭暈、頭痛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為起點,為了便於掌握,分為輕、重兩級。
患者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並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診斷為輕度中毒。
a.有欣快感、易激動、步態不穩; 嗜睡、朦朧狀態或短暫的淺昏迷;
b.嘔吐。
上述臨床表現加重,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可診斷為重度中毒:
a.昏迷;
b.以三叉神經為主的顱神經損害;
c.明顯的心、肝、腎單一的或多臟器的損害。
根據短期大量接觸Tri的職業史和以神經系統損害為主的臨床表現,結合現場衛生學調查,參考尿三氯乙酸含量測定,綜合分析,排除其它有關疾病後,可診斷為急性Tri中毒。
Tri中毒應與其它原因引起的意識障礙、三叉神經分布區感覺障礙、周圍神經病及心、肝、腎疾病相鑑別。
處理
應立即離開現場。
臥床休息,急救措施和對症治療原則與內科相同。有昏迷、心跳及呼吸停止者應迅速進行腦、心、肺復甦; 有中樞及周圍神經損害者,其治療與神經科同。可適當使用糖皮質激素。
注意保護肝、腎功能。忌用腎上腺素。
標準
車間空氣衛生標準:中國MAC 30 mg/m3; 美國ACGIH TLV-TWA 269 mg/m3 (50 ppm),STEL 537 mg/m3 (100 ppm)三氯乙烯為無色、透明、易流動、不燃燒、易揮發,具有芳香味的液體,對神經有麻醉作用。純三氯乙烯分解緩慢。當有紫外線照射三氯乙烯與氧氣混合物時,加速三氯乙烯分解。分子式:C2HCl3。三氯乙烯是一種無色、稍甜味的揮發性液體,是溶解能力極強的溶劑,通常條件下不燃,因其沸點適中,蒸汽壓力高,穩定性強,適合於氣洗操作,在工業上用於金屬清洗(脫脂徹底)和纖維脫除油脂。利用其溶解力強的特性,常用於清除難於清除的污垢,如半硬化的清漆、塗層剖光劑、較厚的助焊劑。也用於萃取劑、溶劑和低溫導熱油介質。作為原料中間體可用於生產四氯乙烯、氯乙酸、二氯乙醯氯、八氯二丙醚,HCFC----123、HCFC---124、HFC---125、HFC---134a等。
三氯乙烯主要用作金屬脫脂和羊毛及織物的乾洗劑。樹脂、瀝青、煤焦油、醋酸纖維素、硝化纖維素、橡膠和塗料等的溶劑。在醫藥上用作麻醉劑,農藥上是合成一氯醋酸的原料。三氯乙烯是一種無色、稍甜味的揮發性液體,是溶解能力極強的溶劑,通常條件下不燃,因其沸點適中,蒸汽壓力高,穩定性強,適合於氣洗操作,在工業上用於金屬清洗(脫脂徹底)和纖維脫除油脂。利用其溶解力強的特性,常用於清除難於清除的污垢,如半硬化的清漆、塗層剖光劑、較厚的助焊劑。也用於萃取劑、溶劑和低溫導熱油介質。作為原料中間體可用於生產四氯乙烯、氯乙酸、二氯乙醯氯、八氯二丙醚,HCFC----123、HCFC---124、HFC---125、HFC---134a等
香蕉水又名天那水,主要成分是二甲苯,揮發性極強易燃易爆有毒,是危險品,主要是因為有較濃的香蕉氣味,所以叫香蕉水。
將乙酸乙酯、乙酸了酯、苯、甲苯、丙酮、乙醇、丁醇按一定重量百分組成配製成混合溶劑,稱之為香蕉水。純香蕉水是無色透明易揮發的液體,有較濃的香蕉氣味,微溶於水,能溶於各種有機溶劑,易燃,主要用作噴漆的溶劑和稀釋劑。
一、配製方法
按重量比,取乙酸正丁酯15%,乙酸乙酯15%,正丁醇10~15%,乙醇10%,丙酮5~10%,苯20%,二甲苯20%,然後將其充分混勻即可製得香蕉水。
二、注意事項
1.香蕉水中各種原料的配比可作適當調整。此外,所用原料也可替換,如乙酸乙酯少就可以用雜酯代替;有時可根據香蕉水的用途不同而選用不同原料。
2.酮類的加入可增加漆膜的光亮度,苯類一般不宜超過40%。
3.在配製香蕉水時,各種原料的含水量要儘量降低到最少程度。
苯不要用,沸點太低,揮發速度太快,容易白化,尤其是濕度較大時,最重要的是危害性和危險性大。
香蕉水,一般稱為稀釋劑,上世紀20年代進口的硝基漆的稀釋劑因有香蕉味的乙酸正丁酯和乙酸乙酯,俗稱香蕉水;現在各種漆類的稀釋劑的配方不一樣,一般的硝基漆的稀釋劑的配方參考為乙酸正丁酯20%,乙酸乙酯20%,正丁醇10~15%,乙醇5%,丙酮5~10%,甲苯40%,高級品中另加乙二醇乙醚醋酸酯5-10%,甲基異丁酮10%。苯不要用,沸點太低,揮發速度太快,容易白化,尤其是濕度較大時,最重要的是危害性和危險性大。1、毒性及主要臨床表現:三氯乙烯屬於蓄積性麻醉劑,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膚吸收。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強烈抑制作用,並有一定的後作用。其麻醉作用稍次於氯仿。
2、急性中毒 輕者呈頭痛、頭暈、耳鳴、酩酊感,步態不穩,疲乏,易激動,癔病樣表現,嗜睡或失眠,肢本發麻,震顫,肌肉和關節疼痛等。重者譫妄、抽搐、神志不清、昏迷、呼吸麻痹或循環衰竭。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及三叉神經麻痹,呈嗅覺、味覺障礙,面部、舌前部感覺喪失。
3、慢性中毒 呈疲乏無力、工作能力減退,頭痛、發作性頭暈、睡眠障礙,胃腸功能紊亂,心悸,胸部壓迫感,心律不齊,周圍神經炎,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和肝臟損害等。三叉神經麻痹的特點和急性中毒後所見相同。
4、皮膚接觸能引起皮炎、濕疹及造成皮膚乾裂和繼發性感染。
5、生殖、發育毒性:Петров-Маслаков報告(1973),接觸三氯乙烯的女工,先兆流產、自然流產及早產的發病率均較對照組為高。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發病率亦高於對照組,但妊娠惡阻的發病率低於對照組,作者認為這可能與三氯乙烯對神經系統的麻醉作用有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