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職業技術學院

三明職業技術學院

三明職業技術學院(Sanm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位於福建省三明市高岩路,是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國家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是在最佳化整合原三明業餘大學、三明財經學校、三明衛生學校、三明輕紡工業學校等教育資源基礎上組建的綜合性高職院校。學院現設有機械電子系、輕紡工業系、醫藥護理系、經濟與管理系、人文社科系等五個教學系部,開設了20多個大中專專業。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堅持產學研結合的發展之路,培養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或崗位群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三明職業技術學院,位於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區高岩路6號,是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組建,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院校。學生畢業後將獲得國家承認的全國通用的普通高校專科學歷文憑。

歷史沿革

三明職業技術學院三明職業技術學院

1960年,三明衛生學校創辦。1962年,衛校停辦。1974年至197

5年間,三明地區衛校奉令復辦。1976年後,衛校逐步走向正常發展道路,1977年恢復招生統考制度,1978年改為秋季招生。

1980年5月,三明地區供銷學校創辦,校址設在沙縣西郊畔溪村,後遷至三明城關。1981年,創辦三明地區工業學校。

1983年,三明地區衛生學校、三明地區工業學校、三明地區供銷學校先後易名為三明市衛生學校、三明市工業學校、三明市供銷學校。1986年三明市工業學校改名為三明紡織工業學校

1984年12月,三明市業餘大學創辦,兼設有業餘中專

。200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發文批准三明業餘大學在吸納、整合三明財經學校(原三明市供銷學校)、三明衛生學校、三明紡織工業學校等學校的教育資源基礎上,更名組建三明職業技術學院,同時撤銷三明業餘大學的建制

。2010年,學校通過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辦學條件

學校設施

三明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光三明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光

校園坐落在國家級優秀旅遊城市、福建省工業基地——三明市市區,有鐵路、高速公路通達省內外,交通便利。校區緊鄰市中心,位於閩江支流的沙溪河畔,背依仙人谷國家森林公園,前與麒麟山公園相連,校園、公園融為一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莘莘學子求學的理想場所。

學院占地面積241畝,規劃用地面積380畝,已有建築面積11.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3651萬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000萬元;建成校園網和護理、輕紡、機電和數控、經管專業等4個實訓中心、31個校內實訓(驗)室, 全部教室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現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52個,圖書館藏書26.92萬冊,期刊810多種。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現有在編教職工240人,其中專任教師173人,副高以上職稱50人,“雙師型”教師75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59人。還聘有相關行業的專家、學者擔任的兼職教師138人。

三明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光三明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光

學院具有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三明作為全省工業基地,許多企業與學院保持著深厚的合作基礎,提供了便捷的實踐實訓場所,福建外向型經濟的迅猛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更重要的是,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注重加強學生的崗位技能、職業能力和從業素質的培養,重視和加強畢業生就業工作,將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學院的“一把手”工程,將畢業生就業工作與職院的專業設定、教學設計及事業發展、職院改革等各項工作掛鈎,設有專門機構,安排專人常年負責畢業生的就業推薦和安置工作。職院每年4月25日在校內舉辦的畢業生供需見面洽談會在全省紡織服裝、機電製造等眾多行業已有一定影響。學院還努力和全國多家大型企事業單位及人才管理機構建立長期的人才供需聯繫或建立訂單式培養協定,部分學生進校後就可能被選拔定向培養。

學院與省內外名牌高校合作辦學,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並開通“專升本”渠道,畢業生可以經專升本考試繼續就讀對口本科專業,也可以在學有餘力的前提下參加學院舉辦的本科高教自考輔導班以自考形式獲得本科文憑或在專科畢業就業後參加成人本科班學習。

辦學定位

堅持以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為主題,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主線,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強化師資為根本,立足三明,面向海西,把學院辦成以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主的,各專業協調發展、學歷教育與在職培訓相互銜接、辦學特色鮮明的地方性高職院校。

專業設定

三明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光三明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光

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300多人,設有機械電子系、輕紡工業系、經濟與管理系、護理系、人文社科系等五個教學系部,開設了21個專業。學院敦行“樹德礪能”的校本理念,立足三明,積極融入海西建設大局,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促合作,以實力贏地位; 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產學結合,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辦學方針,樹立“以綜合素質為基礎,以就業能力為本位,培養具備高尚的思想品質、紮實的理論知識、精湛的職業技能、強健的身心體魄,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辦學目標,在開展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同時還積極拓展崗位需要的在職繼續教育和其他職業技術類的培訓教育,實行“一張文憑,多種證書”制度,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鑑定站,可開展面向在校生為主的相關專業工種的中高級技能鑑定服務。

學院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積極採取獎、助、補、緩等措施切實解決特困生生活和學習困 難。積極尋求與省內外兄弟院校合作,為部分有升學需求的在校生廣開升學渠道。學院是教育部門批准的可獨立開展大專自考和成人大專函授教育的院校之一,設有與多所重點院校合作的本、專科函授點、網路遠程教育教學點,開通“專升本”渠道,畢業生可以通過選拔考試升入本科高校繼續就讀對口專業。

學院堅持立足市場,以就業為導向開設專業、選擇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實踐能力。學院已設的大部分專業是當前社會需求量大、就業率高,待遇較好的熱門專業,就業前景廣闊。學院將畢業生就業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設有專門機構,專人負責管理;學院與省內外相關企業、人才機構有長久和深厚的合作基礎。通過在大型人才市場及其網站發布就業信息或院內舉辦的大型畢業生供需洽談會、學院推薦等形式,歷屆畢業生供不應求;部分學生在學期間就與企業簽訂定向就業協定,並由企業出資培養。

堅持為學生服務,為企業服務,為社會服務的辦學理念,堅持走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相併重、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中高職教育相銜接的辦學道路,做到專業有市場、學生有特長、學院有特色,著力培養社會經濟發展所急需的、具有較高知識層次和較強職業能力的、滿足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為了幫助特困生克服在院學習期間的學習和生活困難,學院採取獎、助、補、緩等措施切實解決特困生生活和學習困難。①品學兼優或有專業技能特長的優秀學生將可獲得學院、企業或個人設立的獎學金。一等獎2000元/生·學年,二等獎1200元/生·學年,三等獎800元/生·學年。②制定勤工助學制度,與三明市部分企業簽訂協定,為學院每個經濟困難生在校期間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學生不僅可以從事一般性日常服務的崗位(如:公用機房、閱覽室、健身房、食堂、賓館、旅行社等),還可以在校內從事與專業實踐相關的勞動。③依據中國人民銀行、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助學貸款管理的若干意見》,推薦困難學生向指定銀行辦理助學貸款。④職院將積極爭取社會助學資金建立愛心基金,以補助和緩交部分學費的方式為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生活和學習幫助。⑤學院向每一位新生贈送一份學生平安團體保險。

機械電子系及專業簡介

機械電子系是學院年輕的、充滿朝氣的、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系,本著“立足三明、服務海西”,主動適應海峽西岸經濟區先進制造業人才培養需要,圍繞產業辦專業,已發展成為擁有“數控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模具設計與製造”、“機電一體化”四個專業的系,現有在校生700餘人。未來幾年仍是海西機械產業快速發展時期,機械類企業對代表先進制造技術的數控、模具、普通機械及其自動化等方面技能型人才需求將持續呈增長趨勢,系各專業均為技能型緊缺人才專業,發展潛力大,近兩年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率高。

擁有一支以專業帶頭人為核心,以優秀中青年教師為骨幹的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現有專兼職教師和輔導員隊伍37名,副高職稱教師5名,碩士學位教師7名,“雙師型”教師18名,其中多名教師具有企業工作經歷,實踐經驗豐富。下設計算機、基礎、機械、電氣四個教研室和1個實訓管理中心。

在辦學過程中堅持依託校企“二個平台”,走“能力遞進式”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學生政治思想教育和系風建設,培養生產、管理和服務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

近年來不斷加大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投入,現建有數控實訓中心、金工實訓室、電工電子實訓室、電拖實訓室、PLC單片機及可程式控制實訓室、數控仿真模擬及CAD/CAM實訓室、機械繪圖實訓室、逆向工程實訓室、模具實訓室、零件設計與測繪實訓室、計算機軟體實訓室、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訓室等10多個校內實訓基地,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基地開展實訓教學工作和技能鑑定工作,積極推進“雙證”教育,現已開展車、鉗工中高級培訓;數控車、銑、加工中心中高級培訓;維修電工中高級培訓;CAD製圖員中高級培訓及模具設計師等項目培訓和技能鑑定工作。

重視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工作,現建有廈工(三明)重機有限公司、三明雙輪化工機械有限公司,三明輝煌重工集團、三明齒輪箱公司、三明三恆集團有限公司、三明工具機有限公司、泉州眾志金剛石工具有限公司、思嘉集團有限公司、華閩南配股份有限公司、晉江成達齒輪有限公司、石獅通達五金有限公司、石獅華聯服裝配件公司等10多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系裡校外實習就業工作、增強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奠定良好基礎。

【數控技術專業】

培養具備數控加工工藝技術,具備現代裝備管理知識和維護技術的高技能型套用性人才。

專業建有數控實訓中心、CAD/CAM實驗室、金工實訓中心、PLC實驗室等實踐基地,實訓場所完善,設備齊全。主要課程有數控原理和系統、數控加工工藝、數控工具機與編程、CAD/CAM、數控設備故障診斷與維修等,進行數車、普車、鉗工等職業技能培訓,同時開展數車職業技能鑑定即雙證式教育。福建省機械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提出,要推動全省機械工業分層次發展,使機械工業成為建設海峽西岸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引擎。。三明是省屬國有大中型企業及上市公司較為集中的地區,機械工業是三明的傳統工業和支柱產業之一,區域性機械工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為學生培養和就業提供了有力保障。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

三明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光三明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光

培養具備機械製造工藝技術和機械設備安裝、維修和管理技術,同時具備現代製造技術的高技能型套用性人才。

專業建有金工實訓中心、數控實訓中心、CAD/CAM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室等實踐基地,實訓場所完善,設備齊全。主要課程有機械製造技術、機械設計基礎、數控技術與編程、CAD/CAM、設備故障診斷與維修等,進行普車、數車、鉗工等職業技能培訓,同時開展普車職業技能鑑定即雙證式教育。福建省機械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提出,要推動全省機械工業分層次發展,使機械工業成為建設海峽西岸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引擎。三明是省屬國有大中型企業及上市公司較為集中的地區,機械工業是三明的傳統工業和支柱產業之一,區域性機械工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為學生培養和就業提供了有力保障。

【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

培養模具設計與製造技術人員,具備模具套用生產管理、模具維修和維護的高技能型套用性人才。

專業建有冷衝壓、塑膠成型實訓中心、逆向工程實訓室、數控實訓中心、CAD/CAM實驗室等實踐基地,實訓場所完善,設備齊全。主要課程有模具技術基礎、衝壓模具設計與製造、塑膠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技術與編程、CAD/CAM等,進行工具鉗工、普車、數車等職業技能培訓,同時開展工具鉗工職業技能鑑定即雙證式教育,。福建省機械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提出,要推動全省機械工業分層次發展,使機械工業成為建設海峽西岸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引擎。三明是省屬國有大中型企業及上市公司較為集中的地區,機械工業是三明的傳統工業和支柱產業之一,區域性機械工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為學生培養和就業提供了有力保障。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

培養具備機械技術和電氣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並具備相應的實踐技能,能進行機電一體化產品和設備的套用、維護、安裝、調試、銷售及管理的高技能型套用性人才。

專業建有金工實訓中心、數控實訓中心、CAD/CAM實驗室、PLC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室等實踐基地,實訓場所完善。主要課程有機械製圖、機械製造基礎、電工電子、可程式控制器PLC、數控技術與編程、設備故障診斷與維修等,同時開展職業技能鑑定即雙證式教育,畢業生就業前景良好。

輕紡工業系及專業簡介

輕紡工業系是目前福建省唯一一所培養從事現代紡織技術、染整技術、印刷技術、針織技術、染織藝術設計、服裝工藝設計和鞋類設計與工藝等專業套用型高級技術人才的公立高等院校系部,所開設的專業是學院重點、特色專業,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79年(原三明輕紡工業學校);為省內輕紡行業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技術、管理人才和企業家,在省內、外輕紡行業中享有較高聲譽,受到了省、市領導的重視和好評。

實訓基地內容豐富

現建有紡織品檢測中心、CAD實訓室、紡織面料設計中心、染整實訓中心、服裝工藝實訓中心、化學實驗室、紡織實訓中心、印刷實訓中心等,實訓中心占地面積近6000平方米,擁有實驗設備430台,設備價值 540多萬元。 2007年被省教育廳批准為“福建省現代紡織技術實訓基地”,2008年三明市政府在系裡建立三明市紡織染整技術服務平台,2010年紡織染整實訓基地被確定為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輕紡系實訓中心的建設得到有關專家的好評,是省內唯一具有先進輕紡實訓設備的專科院校。

師資隊伍力量雄厚

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教師18人,博士生1名,高級職稱19人,中級職稱16人,雙師型32人。教學成果成績喜人,先後有紡織品印花、紡織材料學兩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現代紡織技術專業被確定為省級精品專業,紡織染整教學團隊被評為省級教學團隊。

科研促教學

輕紡系師生完成了多個省、市級科研項目,省經貿委在系裡設立了福建省紡織染整技術創新服務中心,並列入省紡織工業振興規劃。三明市政府在系裡成立“三明市紡織染整職業教育集團”,是三明市紡織產業技術聯盟秘書長成員單位;也是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成員單位。

校企合作促發展

第七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上跟三大開發區(三明沙縣金沙園區、永安尼葛園、福建尤溪經濟開發區)正式簽定戰略合作協定,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保障。第八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上成果豐碩(與福建省紡織行業協會簽署了《福建省紡織產業戰略合作協定書》、就福建省紡織印染技術創新服務平台項目達成合作協定,與永安市慶雲工貿有限公司簽署了《100%純棉抗菌消炎止血彈性繃帶研發項目合作協定》,與福建金林凱輕紡實業有限公司簽署了《段彩紗研發項目合作協定》)、與福建鳳竹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眾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和技術攻關,企業捐資助學,幫助貧困生完成學業。

實踐出真知

舉辦“放飛藝術夢想的地方”學生作品展主題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學生參加2007首屆全國紡織服裝類高職高專院校學生面料大賽獲個人銀獎2名、銅獎3名、優秀獎4名。

學歷提升渠道廣闊

與天津工業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高校聯辦本科、專科函授和網路教育,為學生求學深造創造了良好條件。

輕紡系的畢業生因專業知識面廣,理論功底紮實,動手能力較強,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極大歡迎,成為福建南紡股份有限公司、鳳竹股份公司、眾和股份、福祥禮服、利郎服裝、廈門姚明織帶飾品有限公司、福州印刷廠等大型企業的技術管理骨幹;往屆畢業生工作成就碩果纍纍,許多成為知名的企業家,畢業生供不應求。

【染整技術(染整技術與貿易)】

面向文史、理工類招生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染整生產工藝技術、新產品研發技能,能從事生產技術、工藝設計、技術管理、產品檢測、貿易等方面的複合型高素質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印染工藝測試、染整助劑檢測、紡織品貿易、前處理技術、染色技術、印花技術、整理技術、新型染整技術、染整產品設計、測配色技術、紡織品檢測與標準、染色打樣實訓與考證等。

就業方向:海關、商檢局、質量技術監督局、各大印染企業、檢測中心、紡織品貿易公司、服裝企業,從事生產技術、管理、紡織品檢測、紡織品貿易等,該專業也可自主創業。

就業單位如:福建協盛協豐印染實業有限公司(石獅)、福建鳳竹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泉州)、泉州海天輕紡有限公司、廈門華綸印染有限公司、福建華冠針紡有限公司(長樂)、石獅龍興隆漂染有限公司、福建龍巖喜鵲集團、勁霸(中國)有限公司、利郎(中國)有限公司等。

【現代紡織技術(紡織品檢測與貿易)】

面向文史、理工類招生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紡織生產工藝技術、新產品研發技能,能從事紡紗、織造生產技術、工藝設計、技術管理、產品檢測、貿易等方面的複合型高素質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紡織材料、紡織工藝、織物組織與CAD設計、紡織品檢驗實務、紡織服裝外貿跟單、報檢報關、針織工藝、紡織品國際貿易、數據處理與質量控制、紡織品檢測實訓、外貿單證實訓等。

就業方向:海關、商檢局、質量技術監督局、中外紡織品服裝檢測公司、紡織服裝貿易公司、紡織企業、紡織品進出口貿易公司,從事紡織品報關、質量檢驗和品質管理、紡織品進出口貿易和行銷等工作;也可自主創業。

就業單位如:福建南紡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鳳竹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廈門姚明織帶飾品有限公司、福建嘉達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福州)、福建眾和集團(廈門)、福建永順紡織實業有限公司(福清)、福建長樂東龍針紡有限公司、福建華冠針紡有限公司(長樂)、德榮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晉江)、福建信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晉江)、勁霸(中國)經編有限公司(晉江)、福建福聯針織廠、三明福維紡織有限公司、永安川龍紡織公司等。

【服裝設計】

面向文史、理工、藝術(文、理)類招生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能從事服裝企業的成衣設計和管理工作以及產品策劃、服裝貿易、人物形象策劃、服裝品牌形象策劃、服裝CAD、服裝流行傳媒等方面的高素質套用型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服裝結構製圖、服裝工藝、配飾藝術設計與製作、服裝設計、人物形象設計、平面圖像處理、服裝CAD、素描、色彩學、品牌設計與推廣、市場行銷、國際貿易與實務等。

就業方向:各大服裝企業生產工藝設計、管理、流行傳媒人員、時裝顧問、時裝造型師、品牌經理、視覺陳列師等工作,也可自主創業。

就業單位如:廈門福祥禮服有限公司、廈門建宇服裝有限公司、廈門浪漫宣言服裝有限公司、九牧王服裝公司、勁霸(中國)有限公司、利郎(中國)有限公司、石獅南方製衣有限公司、福州新浪服裝公司、福州萬葉服裝公司、南平新康明服裝公司、漳州福明服裝公司等。

【鞋類設計與工藝】

面向文史、理工、藝術(文、理)類招生

培養目標:能從事鞋類產品設計與開發、樣板製作、生產管理、產品行銷、鞋楦設計與製作、鞋底設計與製作、成鞋質量檢測、鞋類技術教育和培訓,鞋類研究行銷與貿易等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皮鞋設計學、運動鞋設計、鞋靴設計效果圖技法、製鞋工藝與工藝操作、鞋靴設計學、鞋用電腦配色、鞋類結構設計與製作、成鞋檢測、製鞋CAD、市場行銷、圖案設計、鞋靴色彩設計、製鞋材料學等。

就業方向:各大製鞋企業,包括鞋類生產、檢測、物流和銷售企業等。

就業單位如:富貴鳥、安踏、寰球、三興、木林森、華豐、鴻星爾克、別克、愛樂、特步、亞禮得、 泉州寶峰、威敵狼、葉下、等龍頭製鞋企業,也可自主創業。

【印刷技術(平面廣告媒體設計)】

面向文史、理工、藝術(文、理)類招生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能從事出版印刷、包裝裝璜、平面設計、網路、多媒體及熟悉相關專業知識的複合型套用人才。

主要課程:印刷工藝、印刷機結構調節與操作、包裝廣告設計、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平版印刷工、圖形創意設計、字型版式設計、VI設計、三大構成設計、包裝印刷材料。

就業方向:各大印刷企業、廣告公司、傳媒公司的出版、印刷、網路和多媒體藝術設計人員等,也可自主創業。

就業單位:廈門姚明織帶飾品有限公司、廈門泰群印刷工業有限公司、艾派國際集團(中國)有限責任公司 、泉州冠亞彩色印刷有限公司、人民日報福州印刷廠、福建二新華印刷有限公司、三明日報印刷廠、三明康富彩印廠、三明華光印務有限公司、三明益晨佳印務有限公司、三明列東印刷廠、三明福利印刷廠等。

經濟與管理系及專業簡介

經濟與管理系是管理類和經濟類專業相結合的、適應現代社會經濟建設和發展需要的綜合性教學單位,是學院重點建設的專業結構較為合理、辦學模式靈活、規模較大的一個系部。其辦學歷史可追溯到創建於1980年的原三明財經學校(三明市供銷學校),經過30年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努力,在辦學水平、師資隊伍、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畢業生就業和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優異成績,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享有較高社會知名度。經濟與管理系根據社會對經濟與管理類人才需求日益增長的狀況,大力深化專業改革,積極調整專業結構和課程設定,現已開設會計電算化、財務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市場行銷、連鎖經營管理和國際貿易實務等六個專業,在校生1400多人。

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教學和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教學和管理隊伍中研究生占40% 、在讀研究生占20%,雙師型教師占100%、高級職稱占35%,中級職稱占55%。

在教學中注重外語、計算機等專業技能的培養,注重理論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培養既掌握豐富的基本理論知識又具有較強的實踐技能的經濟管理中高級套用人才。為加強實踐性教學,校內設立了經管教學實訓中心,由會計電算化實訓室、會計手工記賬仿真模擬實訓室、會計手工記賬電腦仿真模擬實訓室、物流管理綜合實訓室、連鎖經營管理綜合實訓室、國際貿易綜合實訓室、ERP企業資源規劃實訓平台、系列沙盤模擬經營管理實訓室等組成。通過加強實訓室建設,採用先進的仿真模擬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際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大力開展校企、校校聯合辦學,與省內外50多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良好合作關係,依託企業集團建立學生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網,有效開闢了學生實習、就業渠道。畢業生主要面向行政事業單位及各類企業,特別是集團公司,就業渠道廣闊。畢業生因專業知識面廣,理論功底紮實,動手能力較強,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多年實現全部推薦就業。

與福建師範大學、集美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華僑大學等高校聯辦研究生、本科和專科函授、本科與高職高專教育“銜接”方式專升本等,為學生求學深造創造了良好條件。

【財務信息管理】

專業以財務管理為專業培養方向,面向文史、理工類招生,是學院財務會計專業群中的重點專業之一。著力培養具備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和金融證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懂理財和善管理的中高級套用型、複合型管理人才。畢業生就業主要面向大中型企業、金融證券機構、會計師事務所、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等從事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審計、稅務、金融和管理等工作崗位。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統計學原理、財務管理實務、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案例分析、審計實務、稅收實務、資料庫套用技術、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管理會計實務、成本會計實務、財務管理綜合模擬實訓、會計綜合模擬實訓、企業經營管理系列沙盤模擬實訓等專業課程和實踐環節。

專業是學院傳統強勢熱門專業,辦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特色顯著。突出崗位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熟練掌握用友、金碟和億能達等財務軟體操作,具備設計收集財務及相關信息,提供會計核算資料,分析和詮釋會計數據,主持會計檢查和會計信息的編纂和校閱,設計財務監管和財務決策報告系統,測度項目管理活動的經濟效益等職業能力,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學生在校時即可參加註冊會計師職業資格、理財規劃師資格和證劵從業資格等證書考試。學生畢業後即可申領全國通用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並有資格參加會計系列職稱考試。在校期間,可參加福建師範大學或集美大學的財經大類各專業本科與高職高專教育“銜接”方式專升本。

【會計電算化】

專業設註冊會計師、納稅會計、建築會計及會計實務四個專業方向,面向文史、理工類招生,是學院的精品專業之一,培養具備手工會計、電算化會計、財務管理、計算機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從事會計電算化、審計、稅務、金融和管理等相關崗位群工作的中高級套用型、複合型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會計學基礎、中級財務會計實務、高級財務會計、計算機會計、財務管理實務、管理會計實務、審計實務、成本會計實務、預算會計實務、資料庫套用技術、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訓、會計手工記賬仿真模擬實訓、企業經營管理系列沙盤模擬實訓等。

中高級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是我國七類走俏人才之一,專業突出計算機技術與會計專業技能的整合,具有專業化、技能化與信息化的特點,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訓練的有機結合,學生能熟練掌握用友、金碟和億能達等會計軟體操作,並接受仿真會計崗位模擬實訓。專業是學院傳統強勢熱門專業,辦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課程設定科學,培養目標定位準確,人才培養模式新穎,產學研結合,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學生在校時即可參加註冊會計師職業資格、理財規劃師資格和證劵從業資格等證書考試。學生畢業後即可申領全國通用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並有資格參加會計系列職稱考試。在校期間,可參加福建師範大學或集美大學的財經大類各專業本科與高職高專教育“銜接”方式專升本。

【國際貿易實務】

專業面向文史、理工類招生,是學院的傳統重點專業之一,旨在培養具有現代化國際貿易專業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熟練掌握外語聽說讀寫,熟悉計算機、網路等現代化經營管理模式,精通國際貿易相關法規慣例,富有現代市場意識和較強的開拓創新精神的中高級技能型人才。

主幹課程:經濟學原理、管理學原理、套用統計學、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貨幣銀行學、財政學、基礎會計、人力資源管理、商務談判、市場行銷學、電子商務模擬實訓、國際貿易綜合模擬實訓、企業經營管理系列沙盤模擬實訓等。

在當前世界經濟一體化浪潮下,中國經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方位融入國際經濟,新形勢下需要大批通曉現代國際貿易實務的涉外型人才。國際貿易被列為21世紀十大熱門職業之一,專業就業前景廣闊。學生在校時即可參加報檢員職業資格、報關員職業資格、行銷師職業資格、人力資源師職業資格、理財規劃師資格、電子商務師資格和證劵從業資格等證書考試。在校期間,在校期間,可參加福建師範大學或集美大學的財經大類各專業本科與高職高專教育“銜接”方式專升本。

【市場行銷】

專業以市場開發與行銷策劃為專業培養方向,面向文史、理工類招生,培養具有系統經濟學、行銷學理論和知識、具有較強的市場與管理意識、具有現代行銷實務知識和技能、同時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專業人才。畢業生主要面向各行業,從事市場調查與分析、貿易業務洽談、商業策劃與推廣、金融證劵行銷以及企業管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管理學基礎、經濟學原理、消費心理學、經濟法、電子商務學基礎、商品學、商務談判、推銷技術、市場調查與預測、證劵投資分析、促銷策劃與管理、物流管理學基礎、廣告學、商務英語、電子商務模擬實訓、市場開發與行銷策劃綜合模擬實訓、企業經營管理系列沙盤模擬實訓等。

市場經濟急需大批從事市場行銷的高級專門人才,市場行銷被列為21世紀十大熱門職業之一。市場行銷的創新理論以及前沿實踐層出不窮,精彩紛呈,社會在行銷的推動下進行著深刻的變革。在大大小小的各種人才招聘會上,市場行銷人才需求基本上穩居排行榜頭把交椅。學生在校時即可參加行銷師職業資格、人力資源師職業資格、報檢員職業資格、理財規劃師資格、電子商務師資格和證劵從業資格等證書考試。在校期間,在校期間,可參加福建師範大學或集美大學的財經大類各專業本科與高職高專教育“銜接”方式專升本。

【連鎖經營管理】

專業面向文史、理工類招生,是學院與沃爾瑪、新華都、香港恆信等企業集團深度開展校企合作的重點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特色顯著。主要面向連鎖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店、連鎖大型綜合超市、連鎖大型倉儲式超市、連鎖專賣店、連鎖郵購商店、連鎖網路商店、現代物流配送等現代商業服務企業,培養適合經營管理工作崗位急需的中高級套用型人才。

三明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光三明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光

主要課程:經濟學原理、管理學原理、連鎖經營管理原理、連鎖企業營運管理實務、連鎖企業物流管理實務、連鎖企業門店管理實務、商品學、採購管理與庫存控制、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行銷策劃、經濟法、基礎會計、消費心理學、客戶關係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連鎖經營管理信息系統實訓、連鎖企業門店實訓、連鎖經營管理模擬綜合實訓、企業經營管理系列沙盤模擬實訓等。

近年來,實力雄厚、管理先進的跨國流通企業如沃爾瑪、家樂福、西爾斯、麥德龍、日本佳世客等跨國大集團不斷湧入國內市場,中國連鎖商店發展迅猛,零售組織化程度也有了質的突變,零售企業正從過去傳統的單體店為主逐步向現代化的連鎖商店為主轉變,迫切需求大量從事連鎖經營管理的中高級套用型人才,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學生在校時即可參加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資格、報檢員職業資格、理財規劃師資格、電子商務師資格和證劵從業資格等證書考試。在校期間,在校期間,可參加福建師範大學或集美大學的財經大類各專業本科與高職高專教育“銜接”方式專升本。

【物流管理】

專業面向文史、理工類招生,是學院重點專業,已有多年的專業建設和教學實踐經驗。培養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現代物流企業管理需要,能夠系統掌握物流管理業務的技能型、套用型物流中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現代物流管理概論、運輸組織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第三方物流管理實務、物流供應鏈管理、商品採購與配送實務、連鎖經營管理實務、國際物流、物流管理模擬綜合實訓、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實訓、企業經營管理系列沙盤模擬實訓等。

現代物流產業被稱為“二十一世紀最大的行業”,頗具發展潛力,人才需求量大,就業前景廣闊。學生在校時即可參加物流師職業資格、報關員職業資格、報檢員職業資格、理財規劃師資格和證劵從業資格等證書考試。在校期間,在校期間,可參加福建師範大學或集美大學的財經大類各專業本科與高職高專教育“銜接”方式專升本。

人文社科系及專業簡介

人文社科系現已開設人力資源管理、套用英語、文秘與辦公自動化、社區服務與管理等四個專科專業,還承擔全院的公共基礎課教學任務,全系現有教師30人,其中高級職稱7人,中級職稱18人,碩士研究生3人,在讀碩士研究生14人,多數已成為學院各專業建設的教學骨幹。在教學方面,不斷加強與其他系部聯繫,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已建有多媒體語音視聽實驗室,能滿足套用英語等教學需要;文秘模擬實驗室和人力資源管理技術實驗室、心理測試室等也在配備和完善中;在學生管理方面,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注重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及社會參與意識,以增強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競爭能力。注重和加強與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建立了多個學生社會實踐、實訓基地,為提高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就業做了充分的準備。系裡高度重視學生能力培養,以職業功能模組構建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以職業資格與學歷並重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以職業資格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帶動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與福建農林大學合作,成功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自考輔導。

【人力資源管理】

專業面向文史、理工類招生,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當代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並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具備較紮實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技術和方法,能夠在企事業從事組織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人力資源開發與培訓等方面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經濟學、企業管理、公關原理與實務、計算機套用、人力資源管理、勞動法、企業管理、組織行為學、薪酬管理、人力測評與業績評估、管理心理學、人力資源規劃、績效管理、勞動關係管理等。

【套用英語】

專業面向文史、理工類招生,培養具有大學文化素養、思維科學、英語基礎紮實,又熟悉經貿、管理、國際商務領域的基本知識的專門人才。畢業生能在外事、經貿、文化教育、旅遊等部門從事涉外貿易、翻譯、教學與相關工作。

主要課程:綜合英語、英語語音、英語視聽說、英語泛讀、英語寫作、科技英語、閱讀文選、企業管理學基礎、第二外語(日語)、語法、翻譯理論與實踐、市場行銷、現代公文寫作(漢)、旅遊英語、實用口譯、對外商貿、辦公自動化等。

護理系及專業簡介

護理系現有在校生1000多人,開設了護理、助產、藥劑等大中專專業。其辦學歷史可追溯到創建於1960年的原三明衛生學校,40多年來,原三明衛校根據上級衛生管理部門的區域衛生教育規劃,以中等醫學教育為主,以大專教育和成人教育為輔開展了多學科、多層次、多渠道的醫療、護理職業教育,獨立或聯合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學院等為福福建省醫療衛生部門培養輸送了數千人的醫療、護理專業專門人才。2005年醫護系成立後,繼續通過深化教育改革,與時俱進,以滿足衛生人力市場需求為立足點,努力創建品牌專業,培養適應新的健康需求、面向城鄉醫療、保健等衛生服務機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技能、套用能力強的實用型的醫護專門人才。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31人,教師24人,高級職稱9人,中級職稱11人,大學本科學歷23人,在讀研究生5人,雙師型19人,外聘兼職教師20人。實訓設施完善,設備價值達500餘萬元,擁有2所教學醫院,校內實訓基地有醫學基礎實驗樓,面積1500平方米,設備達100餘萬元。護理實訓樓,面積2500平方米,設備價值400萬元。加強了與三明市各大醫院的聯繫,開闢校外實訓基地14個。由於在護理專業辦學中,突出職業教育特色,重素質與技能培養,歷屆畢業生參加國家護士職業考試,通過率均達95%以上,就業率達100%。

【護理】

專業面向文理科招生,是學院的傳統和重點專業之一,圍繞以就業為導向,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以護士崗位需要和職業標準為依據,滿足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需求,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社會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嚴謹的學風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護理專業必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在醫療衛生保健和服務機構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的高級技能型護理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病原生物與免疫、藥理學、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社區護理學、急救護理學、精神護理學、老年護理學、護理管理學、護理心理學。

根據近年人力市場和業內人士對護理人力需求預測,專科以上護理技術人才需求缺口很大,就業前景廣闊。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2008年,學校輕紡工業系被三明市政府確認為“三明市紡織染整技術服務平台”

。2010年6月30日,學校成立了三明職業技術學院紡織染整研究所,對外掛“三明市紡織染整研究所”牌子

科研成果

據2015年6月官網資料顯示,學校先後教師承接了省市科研課題56個,開展橫向研發項目26個。校企合作開發教材16部,教師發表論文1000多篇,獲得專利10項

學術資源

校園風景校園風景

據2015年6月官網資料顯示,學校圖書館共有藏書34萬冊,涵蓋了哲

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專業種類,重點收藏了醫藥衛生、文化教育、社會、政治、經濟、文學、計算機、電子技術、機械加工、紡織、染整、服裝設計等專業的圖書,其中專業圖書資料16萬冊。

圖書館另有電子圖書9萬冊,約1100GB,電子期刊16949種,有中國知網CNKI資料庫、萬方資料庫(含醫學庫)、超星百萬電子圖書、愛迪科森就業培訓資料庫、愛迪科森網上報告廳、點點電子圖書、世界數字圖書館等資料庫資源

文化傳統

1.校訓:樹德 礪能

2.校訓釋義:

樹德:高職教育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大力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要賦予德育新的內涵,把企業文化植入校園文化,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遵紀守法、團結協作意識,培養出一批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礪能:“礪”即“磨礪”,指通過刻苦學習磨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能” 包括智慧型、技能、體能。

校訓言簡意賅,結合中央16號檔案和教高16號檔案精神,把“樹德”、“礪能”統一起來,既強調各類教育的普遍規律,又突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突出技能與注重職業發展的特殊規律,集中體現學院以綜合素質為基礎,以就業能力為本位,培養學生具備“高尚的思想品質、紮實的理論知識、精湛的職業技能、強健的身心體魄”的人才培養目標。

3.校標

校標設計創意:

校標設計校標設計

校標以“三明職業技術學院”中文和英文名為構圖要素。圖案外圈為“三明職業技術學院”中文和英文名。內圈圖案由“三明職業技術學院”的英文第一個字母“SMVTC”抽象組合成一隻奮力飛翔的鳳凰形象,首先,“S”構成鳳凰的軀幹、“M”、“T”構成鳳凰的翅膀、“V”構成鳳凰的頭部、“C”構成鳳凰的尾羽,形成一飛沖天的鳳凰造型,象徵學院積極向上、宏圖大展的精神面貌。其次,鳳凰的身體和翅膀構成“三”的圖形,蘊含學院是在最佳化整合原三明輕紡工業學校、財經學校、衛生學校為主體的教育資源基礎上組建之意。第三,內圈圖案像一本打開的書的造型,寓意莘莘學子今天在校園努力學習,明日展翅高飛一展宏圖,切合學院的“樹德 礪能”校訓。

校標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底蘊,形象生動,富有裝飾效果;圖案黑白相間、圓中有方、方中有圓、疏密得當,外形生動有變化,大方簡潔,給人與強烈的視覺衝擊,易識易記,方便宣傳使用。

鳳凰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和百鳥之王,雄為鳳、雌為凰,與“龍”一起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美好、才智、吉祥、和諧的象徵。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王懷毅

院長、黨委副書記:陶榕

副院長:賴煥彪

相關新聞

三明職業技術學院獲沙盤模擬經營賽冠軍

沙盤模擬經營大賽圖片沙盤模擬經營大賽圖片

2013年8月24日,第九屆全國職業院校“用友新道杯”沙盤模擬經營大賽全國總決賽在河南財專舉行,本屆大賽採用新道新商戰電子沙盤與手工沙盤相結合的形式,通過模擬企業經營管理,考查學生系統思考、整體構架的企業運營和管理能力,以及自主創業的綜合能力。本次比賽代表福建出賽的三明職業技術學院代表隊以總分第一的成績奪得冠軍。這是該校代表隊連續4年參加全國總決賽,第3次獲得一等獎。

收費標準

第十七條 我院嚴格執行物價部門核准的收費標準,各專業培養費6000元/學年,住宿費及代辦費視具體情況略有不同(500-1000元/學年),詳見我院向社會公布的招生信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