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士道

西藏密宗以阿底峽所著的《菩提道燈論》為基礎,把學佛的次第分為三士道。其三道是下士道具有人天乘屬性,厭三惡趣苦而深信因果,皈依三寶,行五戒、十善,只求解脫個人一時的苦難,以人天乘的利樂為目的,中士道具有聲聞、緣覺屬性,但求個人的生死解脫,而思惟四諦、十二因緣之理,上士道具有大乘屬性,於此又可分為兩種,即顯教修法和密教修法。

簡介

密宗的教義思想 判教 三士道

三士道

西藏密宗以阿底峽所著的《菩提道燈論》為基礎,把學佛的次第分為三士道:

下士道:具有人天乘屬性,厭三惡趣苦而深信因果,皈依三寶,行五戒、十善,只求解脫個人一時的苦難,以人天乘的利樂為目的

詳細信息

中士道:具有聲聞、緣覺屬性,但求個人的生死解脫,而思惟四諦、十二因緣之理。

上士道:具有大乘屬性,於此又可分為兩種,即顯教修法和密教修法。

顯教:依發菩提心,修四攝法、四無量心、六度萬行,漸進佛地。

密教:除以顯教教理修持為基礎外,更依密乘"依次修起"、"圓滿次第",以達到與佛平等不二的境界。

在修學上士道之前,必須以下士道、中士道為基礎。因為從下士道能得人身,才能進而思惟生死輪迴過患,進而欲求脫離生死之心;由此進修中士道,觀四諦、十二因緣法;中士道完成,更進一步思及一切眾生仍沉迷苦海,由此發起無上菩提心,誓 度一切眾生而成就佛果,此即上士道。因此,三士道等於一個大乘行者的修行階段、過程,不可忽略任何一士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