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把省級自然保護區

三十把省級自然保護區

三十把自然保護區位於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羅城鎮、高村鎮、九龍墾殖場三地交界處,距縣城30公里,總面積2100公頃,境內水域全長10公里,水面面積達3000餘畝,為贛西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2001年3月2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三十把省級自然保護區三十把省級自然保護區
江西三十把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宜春市萬載縣東北部,距縣城30km,離萬載至宜豐省級公路20km,是江西五大水系流入鄱陽湖的重要水源之一,是萬載縣野生動物的棲息之地。保護區東靠縣羅城鎮林場,南接羅城鎮橫坑村,西依高村鎮龍山的觀音山,北連縣九龍墾殖場的猴形里。

保護區地理坐標為N28°19′~20’,E114°27′~30′最高峰黃竹尖海拔584.4m,最低點長灘海拔120m。境內水域為三十把水庫(總庫容量2660m,其中水域面積200.7hm)。

保護區總面積2340hm,其中:核心區面積646.3hm,緩衝區面積1137hm,實施區面積316.7hm,森林覆蓋率為90.44%。

該區年平均氣溫17.4℃,年平均相對濕度85%,年降雨量達1900mm,無霜期283d,由於地處山區,森林茂密,形成該區內獨特的森林小氣候。

2001年3月2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物種

三十把省級自然保護區三十把省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內具有豐富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天然針闊混交林,區內土壤為黃紅壤,土壤深厚肥沃,成為動植物的良好生境。

據調查:野生動、植物種類170餘種。該保護區有木本植物35科126種,其中喬木76種,藤木或小喬木38種,藤本12種。

區內有南方紅豆杉(Taxuschinensis)、銀杏(Ginkgobiloba)、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紫果雲杉(Piceapurpurea)、等國家級和省級保護植物18種。區內有野生動物29科49種。

其中受國家和省級保護的珍稀野生植物有:如雲豹(Neofelisnebulosa)、白頸長尾雉(Syrmaticusellioti)、獼猴(SpeciesSpecies)、穿山甲(Maniscrassicaudata)、白鷳[Lophuranycthemera(Linnaeus)]、靈貓(Viverridae)等23種。

人文景觀

​水電資源得天獨厚,山依水、水傍山,構成山水相交輝映的自然景觀,還有“打鼓台”、“金銀洞”、“萬福亭”、“萬福橋”、“觀音山”、“七星石”、“練兵場”、“碉堡山”為萬載縣理想的避暑、休閒、遊覽勝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