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閣

三元閣

福建汀州三元閣城門始建於唐大曆年間,原名鄞江門,後改稱廣儲門,明弘治十二年建城樓,清代改稱“三元閣”,“三元”即狀元、會元、解元。

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汀州三元閣城樓
由於三元閣正對著汀州試院,因此在閣中設有一尊魁星塑像,手執朱筆對著試院,意在鎮文風、盛科舉。 汀州三元閣簡介: 初到長汀者,乍見在現代建築中顯得清粼粼的三元閣,會給人晃如隔世的感覺:一時間不知自己身處某朝哪代。 三元閣原是唐代古城門,始建於大曆年間,為汀州刺史陳劍遷州築城時的南大門,原名鄞江門。明洪武四年,汀州衛指揮王圭改名為廣儲門,弘治十二年,汀州衛指揮建廣儲門樓。明崇幀年間加以擴修,始名三元閣。三元者,狀元、會元、解元。其閣正對汀州試院。志載,原為“四檐三層”,“明崇禎間,改合郡縣二城炎一,知府笪繼良因葺廣儲門樓更名為閣”。閣上設對著試院的魁星塑像,象徵振文風盛科舉之意。 民國十七年,開闢州城大街為馬路,城樓城堞遭到拆除,取城磚以鋪馬路,引起民情激憤,縣中父老入衙呼籲力爭,才得以制止。 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人民政府多次批款修復。 現在,三元閣己成為長汀城內代表古城的標誌性建築。三座白石拱橋仿佛三元閣美麗的流蘇。閣北為寬闊的園林廣場,兩邊建有與其風格配套的琉璃瓦房仿古低層民宅。整個三元閣長廊飛檐,燈籠搖曳,加上四周的商店市場,古色古香中一派十分養眼的古典式繁榮。 晚間的三元閣是當代長汀百姓的文化娛樂場所,紅燈奢華,綠光迷幻,神秘而優雅。城門內外,欄柵上,綠地中,老人唱山歌,孩兒嬉貓犬,納涼聊天,歡聲笑語。無數文人墨客、攝影愛好者,對這座展覽在當街鬧市風情萬種的古建築吟詠頌揚、拍攝留影,還有那紅燈籠照耀下的各色汀州美食、醇醇客家酒娘,更不知醉了多少人的心。 汀州三元閣在1996年被列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汀州古城牆: 1200多年歷史的物體與你朝夕相伴,不是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有的“待遇”。福建長汀人就有這份榮幸。 現今保留的汀州古城牆從東到西將朝天門、五通門、惠吉門、寶珠門、西水門聯結在一起,全長1500多米。 人們如果有機會鳥瞰長汀城,會看到古城牆以汀江為界向向兩邊延伸至臥龍山頂,經山脈蜿蜒而下將整個城包圍,恰似一串掛在脖子上的佛珠,被稱為“佛掛珠”。身處穿河而過的汀江古城,沿河的古城牆又成了護城河,看上去幾分神秘幾分滄桑。 汀州古城牆始建於779年(唐大曆十四年)。當時的汀州刺史陳劍將汀州州治從東坊口遷到今址,初建的城牆為土築,防禦設施簡單,無子城、敵樓及護城河。859年(唐大中十三年)刺史劉峻始增築子城和敵樓179間。 1066年(宋治平三年),汀州太守劉均第一次擴建州城,築土城牆周長“二百五十四”步,城牆基寬10米,厚3.3米,高6米。開挖城壕引西溪東流,擴展城址範圍:東臨汀江,西至西門,南接三元閣,北連臥龍山。開闢6道城門:東北興賢門(後改朝天門)、東為濟川門(後改麗春門),南為通遠門(後改鎮南門)、鄞江門(後改廣儲門)、頒條三門,西為秋成門(後改通津門)。增修敵樓510間及敵垛。 1371年(明洪武四年),土城牆全部包以磚石,建女牆約 4000米。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汀州太守楊世芳與長汀知縣王邈,築土為縣城,總長約2067米,城堞2180餘個,列7門。汀州府形成兩圈城牆,內圈為汀州府城牆,外圈為長汀縣城牆,遂有城內城外之分。 1631年(明崇禎四年),郡守笪繼良遵旨“撤郡城增縣城,合郡縣為一”。此舉先後歷時6年,至1636年(明崇禎九年)10月告竣,完成了州縣城牆合一的大局,並增修城牆225O米,共1200個城堞。此時城牆以汀江為界,從東向南繞到西北,一直圍到臥龍山脊。 清末以後,汀州古城牆年久失修。解放後,人民政府多次撥出專款按歷史原貌修復,使唐代汀州古城牆煥發古城獨有的韻味,仿佛一道永不消失的彩虹,為客家首府長汀歷史的天空添光加彩。 1996年,汀州古城牆被列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謝喬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