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桌

七巧桌

七巧桌,名為一件,實則由七件張不同大小、形狀的高几組成。此桌可隨意組合,構思巧妙,甚為奇特,為清代主張造型花樣翻新多變的設計概念下產生的一件傑作。

簡介

七巧桌七巧桌

中國古代智力遊戲中最有名的是七巧板,根據七巧板的原理,可以拼出很多種圖形,那么七巧桌也就同樣能拼出多少樣式。七巧桌有二個大三角形,二個小三角形,一個中三角形,一個正方形,一個平行四邊形組成,“可聚可散,可以用各種方式加以變化,七巧桌傳世實物不多見。

七巧桌之所以流傳數量這么少,主要是太難做了。一般約一米見方,82厘米高,七件合起來太難了,面向下垂直,如有2毫米誤差,就不是七巧桌了。古時生產的就很少,所以流傳下來就不多。

歷史記載

有記載的早期組合式家具始見於北宋黃伯思、宣谷的《燕几圖》。明人也曾製作過燕几,雖稱之為幾,拼合後卻成一桌。組合成形狀,清中晚期亦多見有兩張半圓桌必要時可組成一圓桌的家具,平時卻都以直線型部位靠牆而放,大體也是一類家具。

構造

留園紅木七巧桌桌面長140厘米,寬70厘米,高82.5厘米,被分為兩組,並分別安上一個方形的桌面罩,罩面上又被分別刻有棋局,一圍棋局,一為象棋局。
留園紅木七巧桌製作於清代中晚期,採用大理石面裝飾,是蘇式家具較為講究的工藝特徵和裝飾特色,加上桌子下部踏腳採用“冰綻紋”的構造,使得七巧桌顯得格外精美、靈巧。此桌由一張小方桌,大小不同的五張三角形小桌和一張平行四邊形的小桌組合而成,可聚可散,更可採用各種構成方式加以變化,也是中國古典家具中較早的組合式家具。

意義

這一家具的創造發明,造物的意義顯然不只是單純的未來滿足人們對物質功能的要求,這種在造物中展現的睿智和才能,凸顯的智商和個性,體現的理想和境界,給世人留下了無窮的意味和思考,或許又是古典家具的造型和設計給我們今天最可貴的遺產和財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