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二零事件

七二零事件

1967年7月,毛澤東、周恩來親臨武漢試圖解決湖北文革問題;湖北省軍區獨立師部分指戰員和武漢民眾組織“百萬雄師”,抵制中央處理問題精神,衝擊武漢軍區和武漢東湖賓館,揪斗中央文革小組成員王力,在全市武裝遊行示威,批判中共中央文革路線與政策,形成在文革發展變化中有重大和深遠影響的“720事件”。

基本信息

簡介

七二零事件七二零事件
“七二零事件”,又稱武漢事件,是1967年7月20日,武漢發生的一派民眾組織質問和批判中央文革成員王力等人的事件,在當時被誣為“反革命事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它又是林彪、江青等在武漢製造的打擊武漢軍區及一派民眾組織的反黨亂軍事件。四人幫倒台後,1978年11月,中共中央批覆湖北省委、省革委、武漢軍區報告,為“七二零事件”中遭受迫害的民眾,以及當時同情、支持這些民眾組織的幹部、民眾及家屬,一律平反,恢復名譽。

背景

1967年2月初,一部分“造反派”占領位於漢口紅旗大樓,接管了設在大樓內的長江日報社,2月8日,被接管的武漢市委機關報《長江日報》發表了《關於武漢地區當前局勢的聲明》(即《二八聲明》)提出:“全武漢、全湖北要大亂、特亂、亂深、亂透……”
2月28日,武漢軍區發表《嚴正聲明》(即《二·二八聲明》),派軍隊重新接管了紅旗大樓。
到3、4月份,武漢地區的兩大民眾組織“工人總部”和“百萬雄師”之間的鬥爭日趨激烈,規模不斷擴大並時時伴有武鬥,衝突白熱化導致流血事件頻頻發生。
7月,毛澤東周恩來謝富治王力等來到武漢解決兩派組織的問題。這是毛澤東在文革中唯一一次乘坐飛機出行(駕駛員是潘景寅)。在毛澤東的指示下,周恩來親自聽取匯報,協調兩派民眾組織的關係,使問題逐步走向解決。

經過

七二零事件七二零事件
7月18日晚,周恩來因要事返京。王力、謝富治在“工人總部”的據點發表了帶有傾向性的講話,表示支持該派的主張,把“百萬雄師”說成是保守派,並接受佩帶“工總”的袖標。之後,“工總”派立即出動廣播車上街,播發王力講話的錄音,從而激起了“百萬雄師”民眾及武漢軍區部分指戰員的極大憤慨,武漢局勢急劇惡化。
7月20日晨,“百萬雄師”的民眾、湖北省直機關的一部分幹部、部分解放軍指戰員湧進王、謝住地,要求他們回答問題,但遭到拒絕。於是,一些民眾衝進去抓住王力,塞進汽車,拉到武漢軍區大院,在民眾集會上對王力進行質問和批判。武漢軍區負責人在周圍保護王力的安全,不久王力即被轉移到二十九師師部。鑒於武漢的局勢,當日毛澤東離開武漢。這時“百萬雄師”的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數千輛大卡車載著頭戴柳條帽、手持長矛的工人、農民,以及駐漢部隊的部分指戰員排成四路縱隊,舉行示威遊行,反對中央代表團王力等人的行徑,高呼“打倒王力”的口號,震驚了全國。
7月22日,江青對河南省民眾組織講話時,首次提出“文攻武衛”口號。7月23日,“文攻武衛”口號登在《文匯報》上,從此全國武鬥急劇升級,衝擊軍隊、搶掠武器、槍枝的事件不斷發生。這次事件被定性為“反革命事件”、“反革命政變”,武漢軍區負責人因此收到嚴重衝擊。武漢大學造反派組織召開大會,揭發聲討武漢軍區司令員陳再道,並成立“斗陳辦公室”,將鬥爭矛頭指向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地區兩大派系的武鬥逐步升級,武漢大學內的“農奴戟”戰鬥兵團(龍派)和“虎山行”戰鬥兵團(虎派)亦相互攻擊。是日,造成較大規模的衝突。

結果

七二零事件七二零事件
7月25日在北京召開了百萬人民眾大會,林彪、江青、陳伯達等人出席,“歡迎謝富治、王力勝利歸來”(實際上兩人算逃回北京,王力還負了傷)。此後,在報刊上公開提出“打倒軍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口號,在全國各地掀起了“揪軍內一小撮”而衝擊軍事機關的浪潮,都表示大力支持武漢地區革命造反派,堅決打倒“百萬雄師”中的一小撮壞頭頭。26日,哈爾濱市30萬軍民舉行了聲援武漢“革命派”的大會,並進行了遊行示威。
7月27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中央文革發出《給武漢市革命民眾和廣大指戰員的一封信》,支持造反派打倒陳再道。同日,撤銷武漢軍區司令陳再道、政委鍾漢華的職務。武漢軍區所轄獨立師被指為叛軍,徐向前元帥等人被指為其黑後台。
四人幫倒台後,中共對“七·二○事件”中遭受迫害的民眾,以及當時同情、支持這些民眾組織的幹部、民眾及家屬,一律平反,恢復名譽。

影響

七·二〇事件是文革鬥爭矛頭轉向軍隊的標誌。作為中共中央最高喉舌的《紅旗》雜誌發表社論指出“要揪出帶槍的劉鄧路線”,指出文革分三階段,一階段是揪文化戰線黑幫(三家村等);二階段是揪黨政部門走資派;三階段是揪軍內走資派。但由於這一趨勢引發軍隊不滿,產生了反彈,江青等人由於估計到此舉可能引發不測之禍,終被放棄。中央文革成員王力關鋒戚本禹被抓(罪名是“反軍亂軍”“小爬蟲”),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部份港台當時大陸專家則認為“七·二〇事件”是周恩來顯現他在軍隊里之實力。

詩歌

這次事件前後產生了很多詩歌作品,最為著名的是武漢人吳克強所寫的《放開我,媽媽!》。此詩作於1967年6月,正是七·二〇事件前夕。反映出了當時武漢激烈殘酷的武鬥流血衝突。高度概括濃縮了武漢以至全國,在運動衝擊、武鬥流血氛圍中,眾多人民民眾、青年人的生活境況。反映同期武漢大規模流血衝突的詩歌,還有《請松一鬆手——獻給抗暴鬥爭中英勇犧牲的戰友》(武漢呂涼)、《我在武漢大街上行走》(武漢小戰)、《紅旗大樓頌》(武漢李長生)、《在那天快亮的時候》(武漢朝輝)等。這些詩從全身心“投入”的角度,在一個側面反映出了這—衝突的激烈程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