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水庫

七一水庫

玉山縣七一水庫坐落於江西省信江上游,地處國家著名風景旅遊區三清山腳下,大壩築在雙明鎮,離縣城35里,水庫截信江之源的金沙溪,水庫水面的形狀象一條逶迤的玉龍,龍頭東臨與浙江界毗鄰的茗塢,龍尾西至三清山深處的張嶺。七一水庫50年的風風雨雨,見證了上饒玉山人民的智慧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這種精神維繫著信江,維繫著信江兩岸的人民的安危,七一水庫不僅僅是一座大壩,在上饒人的心中她是一座豐碑,這座豐碑莊重地刻劃著名:大壩不倒,人命關天,金沙信江,息息相關。開放時間:全天。

水庫簡介

工程始建於1958年7月,主壩高程101米,壩高54米,壩頂長430米,控制流域面積324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94米,總庫容2.49億立方米。 調節庫容1.25億立方米,最大泄流量4300立方米/秒,設計灌溉面積19.92萬畝,發電總裝機9370KW,水域養殖面積1.25萬畝,林果種植面積600畝,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防洪、發電、種養、工業加工、航運和旅遊等綜合經營為一體的大型水利調蓄工程。

七一水庫水面輪廓示意圖七一水庫水面輪廓示意圖

七一水庫因水發源於國家著名風景旅遊區三清山,故又稱三清湖。湖區自然景區面積60平方公里。

七一水庫七一水庫

以其秀麗的湖光山色、奇特的地下溶岩、瀑布構成了獨具風采的景觀、景點,並與三清山渾然一體,已成為三清山的景區之一。

玉山縣七一水庫管理局主要負責水庫安全,發電灌溉,水土保持、淡水養殖、旅遊服務、淡水供應。

水庫歷史

七一水庫的建成並交付使用至今有50年了,她是1958年7月1日開工建設的,因七一是黨的生日,1958是大躍進年代,故此以那個年代充滿政治色彩“七一水庫”為名。七一水庫1960年竣工,至今已經歷了50年的風風雨雨。

七一水庫七一水庫

玉山人為什麼要建這座大型的七一水庫呢?因上饒、玉山都屬於亞熱帶多雨濕潤型氣候,玉山金沙龍是信江的發源地,信江是上饒人的母親河,

上饒玉山降雨雖然豐富,但分布不均,上饒話說“三天日頭田刮冊,三天下雨湖洋洋”,每當梅雨季節,梅子熟了,大雨來了,入霉總在6月6,出霉總在7月8,汛期從此開始,先是陰雨綿綿,繼而大雨暴雨,導致洪水泛濫。通常信江漲大水在端午節前後,故此上饒人俗稱漲端午水,大水來時,信江豐溪合流,黃水泛濫,水面漂來漂浮物,江面廣闊,一瀉千里,場面頗為壯觀。

而有的年份卻是大旱,比如上了年紀的上饒人記憶猶新的1959年-1961年三年連續乾旱的自然災害,天空火辣辣,田地龜裂,部分信江河道斷流,孩子們赤著腳在乾枯的豆芽弄埠頭河灘上撿螺絲捕小魚,那時西濠沿埠頭有條大船是供人們游泳更衣的,信江乾旱,河水很淺,人們可以輕易地從停泊在西濠沿埠頭處的大船淌水走到對岸的黃金山埠頭。

易澇易旱,都是雨水惹的禍,天公不作美,水利自救。於是上饒人想建個蓄水池,這個想法類似於儲備糧和儲蓄錢,心中有糧遇事不慌,口袋有錢急用便當。這個蓄水池就建在信江上游,一是上游建大壩水頭最高,水源沒污染;二是蓄水源源不斷流向下游的上饒城區及河口,因水流是活的,不會影響河流的自淨能力,不似2005年7月20日信江水利樞紐工程下閘蓄水,在信江城區下游茶亭作壩,人為地抬高水位,千百年的信江的自然生態基因受人工變異,信江水土不服,從而城區引發了一場沸沸揚揚的臭水事件,有的說都是大壩惹的禍,有的說都是化工廠造的孽,有的說污水排入了信江……眾說紛紜,不一而足。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順其自然,適者生存。

七一水庫七一水庫

七一水庫於是選址在玉山雙明建大壩,截流金沙溪,金沙溪是信江之源,源於三清山北麓的坪家源,全長130里,上游在三清鄉境內,集山溪為河流,兩岸高山峻岭,植被很好。中游在紫湖境內,兩岸逐漸散落為河谷平原。下游在雙明四股橋,兩岸為沖積平原。

七一水庫的大壩最終選定在金沙溪的下游雙明鎮。

1958年3月20日,玉山縣委、縣人委向江西省委、省人委、上饒地委、行署正式提出《要求興建七一水庫的報告》。報告充分地陳述了建水庫的必要性,可解決水災旱災,可水力發電,可灌溉農田增加糧食生產,可以惠及信江兩岸的上饒、鉛山、弋陽、貴溪、餘干等縣市,報告中用了一句風趣的俚語:“玉山雷公放個屁,下游六縣喘不上氣”。聽了這句話,領導笑了,大筆一揮批准投資350萬。

1958年7月1日,首批民工400人開進七一水庫工地,開山石備材料,標誌著七一水庫工程建設正式動工。

1958年9月,第二批民工26000人開進工地,七一水庫工程施工全面展開,為了指揮作戰,專門成立了“七一水庫工程指揮部”。

1959年1月駐上饒部隊官兵8000人支援七一水庫工程建設。

1959年10月,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到七一水庫工地採風,拍攝了一部片名叫《掀起興修水利的高潮》,那大躍進年月放電影正片時,通常要先放映《新聞簡報》,玉山七一水庫熱的建設場面在全國放映了。

1960年3月,七一水庫大壩竣工。七一水庫管理局成立,撤銷臨時的“七一水庫工程指揮部”。

1960年5月1日,當時的縣委書記尉德山代表七一水庫民兵師去北京出席全國民兵先進代表大會,並作題為《玉山縣民兵師大戰金沙溪》的書面報告,大會獎勵給七一水庫民兵師自動步槍一支。

1960年10月,時任江西省省長的邵式平視察七一水庫,並題寫《漁家傲--玉山》詞牌一闋:懷玉蒼蒼信江碧,玉山水庫名七一。堤壩高大如山匹,錦繡出萬峰叢中,一湖泊。興利除害史莫及,魃孽龍全匿足跡,灌溉發電兩有益,興奮極,歡呼黨和毛主席。

1960年12月,七一水庫水電站發電機組安裝完畢正式投入使用。

自從七一水庫建成並投入使用後,因當時是大躍進年代,大幹快上,人海戰術,一天等於20年,施工條件和物資條件有限,大壩是土質的,最大壩高有50米,總庫容1.8億立方,防洪標準只有5年一遇。壩體水壓大,沉陷量大,裂縫多,壩基礎發生過沙冒水現象,水庫存在安全隱患。出於安全的考慮,且水庫已使用了10年,於是1970年10月計畫對七一水庫進行加固擴建,為施工便利選擇在枯水期,不料1972年在施工改造過程中發生了意外,施工者試圖將水庫的水放空,以便於施工,可是這1億多立方水的出籠可不是等閒之物,施工者在放水口閘門尚未能安裝啟閉的情況下,就將進口閘門炸開了,一時間水泄失控,水位驟降,每日下降1米,大水奔騰,浩浩蕩蕩,一發不可收拾,造成下游的上饒城朗朗天日漲大水,市民們不知何故:大太陽漲大水?莫名其妙。怎知曉是七一水庫放水虛驚一場。不過這次事故玩笑開大了,國家水利部對七一水庫嚴重事故發出嚴厲通報批評:(1)修建水庫要切實把好質量關,要對人民的生命財產極端負責。

七一水庫在擴建過程中,大壩未加高,首先加高和封堵泄洪道,放水隧洞尚未安裝啟閉閘門,就炸開進水口,不經計算流量盲目放水。(3)七一水庫自行擴建,未經批准是錯誤的。吃一虧,長一智,險情過後,玉山七一水庫組織1萬民兵齊上陣,連續用了三個冬春亡羊補牢,1975年春完成了水庫搶險修復加固工程。

又過了10年,1985年江西省計委批准七一水庫再擴建工程方案,擴建後防洪標準可提高到20年一遇,這次擴建工程投資700萬,1987年6月七一水庫加固擴建工程竣工,竣工後的七一水庫最大壩高54米,正常水位94米,死水位78米,總庫容2.4億立方。交配置了水位遙控儀、雨量遙控儀等現代化的設備。

七一水庫的本質是蓄水工程,水火無情,安全第一,因此必須定期加固,經常觀察檢查,正所謂:千里蟻穴,毀於一旦。2009年9月七一水庫大壩再次進行除險加固工程項目施工,這次加固工程預計2010年底竣工。

七一水庫50年的風風雨雨,見證了上饒玉山人民的智慧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這種精神維繫著信江,維繫著信江兩岸的人民的安危,七一水庫不僅僅是一座大壩,在上饒人的心中她是一座豐碑,這座豐碑莊重地刻劃著名:大壩不倒,人命關天,金沙信江,息息相關。

長春周邊的水庫

水庫一般的解釋為“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築物,可以利用來灌溉、發電、防洪和養魚。”它是指在山溝或河流的狹口處建造攔河壩形成的人工湖泊。
腰窩水庫
六間房水庫
古井子水庫
集新水庫
德利水庫
天德水庫
楊樹合水庫
後柳樹水庫
十號水庫
榮譽水庫
豆坊水庫
中厚水庫
老邊水庫
房家水庫
水泉水庫
腰新水庫
范家水庫
秀水水庫
團山水庫
馬風水庫
淹死狼溝水庫
東溝水庫
羊圈頂水庫
六里地水庫
賀家水庫
夾槽子水庫
三姓水庫
新立水庫
長炮溝水庫
張家水庫
下河水庫
土頂水庫
治國水庫
王木鋪水庫
車路溝水庫
大三家水庫
方家水庫
二道水庫
淌泉子水庫
三合水庫
肚帶河水庫
小石棚水庫
小龍水庫
白楊樹水庫
小營子水庫
泉子溝水庫
陳家店水庫
月牙泡水庫
紅衛水庫
大榆樹水庫
石場溝水庫
菜園子水庫
寶泉堂水庫
解放水庫
辛店水庫
洪山水庫
上河泡水庫
魏家嶺水庫
卜爾墩水庫
三寶水庫
丁家屯水庫
王家水庫
光輝水庫
馬家屯水庫
九德號水庫
二道溝水庫
四道崗水庫
四平街水庫
馬家城子水庫
上河灣水庫
天啟王水庫
東白鴒水庫
三八水庫
放牛溝水庫
窯坑水庫
張家粉房水庫
柴戶張水庫
瓜王溝水庫
謝家溝水庫
靠邊王水庫
張家燒鍋水庫
常山子水庫
新化水庫
柳樹水庫
團山子水庫
愛國水庫
三間水庫
東後水庫
西興隆水庫
民豐三隊水庫
民豐二隊水庫
四間四隊水庫
紅民水庫
范西水庫
陳家溝水庫
大劉水庫
大隋水庫
雙豐祝家水庫
日新水庫
四間水庫
西新水庫
小城子水庫
紀家水庫
白狗屯水庫
太平水庫
大青水庫
富強水庫
寶山水庫
丁家水庫
張家店水庫
李家窯水庫
鴨子灣水庫
馮家店水庫
碑嶺水庫
沈家水庫
浪頭溝水庫
杜家水庫
劉城子水庫
侯家水庫
泉子水庫
毛家水庫
七一水庫
小八家子水庫
紅勝水庫
共青團水庫
三家子水庫
徐家溝水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