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皂保

丁皂保(1654—1751),漢族,清代大臣。官至內務府大臣。征噶爾丹時,丁皂保隨征伴駕有功,加級至光祿大夫。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皂保(1654—1751),漢族,清代大臣。官至內務府大臣。征噶爾丹時,丁皂保隨征伴駕有功,加級至光祿大夫。乾隆四年(1739),丁皂保休致。乾隆十二年(1747),丁皂保已九十三歲高齡,乾隆皇帝得知他身體尚安的訊息後,特賜其御書匾額、朝服和彩幣,以示慰問。乾隆十六年(1751)八月二十二日,丁皂保以九十七歲高齡壽終,乾隆皇帝賜銀兩,為其治喪。同年十二月,乾隆皇帝又下諭旨,破格為丁皂保賜謚“文恪”。

生平經歷

順治十一年(1654)出生於一個內務府包衣世家。其曾祖丁崇德,明時世居遼陽前衛(今遼陽市東二道街至中華大街東段地域),後歸順後金,為正黃旗包衣。其父丁應元,十四歲中舉,皇太極選學,而受重用。順治朝時,丁應元先是在御書房效力,時文才顯露,深得順治皇帝賞識。順治十五年(1658),三皇子玄燁年已五歲,按清皇家的規矩,皇子六歲才入學就傅,可是玄燁卻提前入書房讀書。於是丁應元又被順治皇帝選中,成了玄燁的伴讀。丁應元始終盡心盡力,陪伴、幫助、輔導玄燁讀書,一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八歲的玄燁登極作了皇帝。丁應元雖然是包衣身份,但和幼小的玄燁日日相處,其中不乏有慈父般的關心和照料。從而深受玄燁的喜歡和敬重,在玄燁幼小的心靈里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康熙五年,丁應元因病去世,時為內務府正五品郎中。十三歲的康熙皇帝得知後,深感震驚,親派御前侍衛前往賜茶拜祭,賜喪銀500兩、賜京城北清河地塊安葬,並派御前侍衛赴現場督造墓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