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之變

簡介

丁亥之變是發生在南宋寶慶三年的一起事件。

寶慶三年(1227)二月,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的過程中,派人送兩塊金牌到南宋四川制置司,脅迫南宋臣服蒙古。

1227年二月八日,蒙古遣兵打著滅金、夏的旗號,攻破階州(今甘肅武都),圍攻西和州(今甘肅西和),劫掠財物。宋軍在確認這支突如其來的軍隊確係蒙古軍後,受制於不得擅啟邊釁的命令,不敢與戰,坐視蒙古軍攻下階州,包圍西和州。之後,蒙古軍在進攻階州將利縣時前鋒稍稍退卻,駐守仙人關的南宋沔州都統程信誤以為前方獲勝,又急於解西和之圍,遂輕率出擊,被蒙古軍大敗於蘭皋,南宋西邊良將麻仲、馬翼、王平皆戰死。

蜀帥四川制置使鄭損在得到敗報後大駭,不顧利州戎帥趙彥吶的反對,輕率地作出了放棄關外五州即成州(今甘肅成縣)、風州(令陝西風縣)、天水軍(今甘肅天水)、階州、西和州,退保三關(仙人關、七方關、武休關)的決定。實際上,當時五州之中只有階州被蒙古軍攻破,西和州、成州、天水軍都在堅守,鳳州本未遭敵,只因鄭損的錯誤命令,成州、天水軍棄守,境內慘遭蹂躪,鳳州因堅壁清野,遂委焚盪,其禍慘酷。唯獨西和州在利州副都統何進的堅守下,一直堅持戰鬥。

鄭損在作出“放棄關外五州、退保三關”的錯誤決定後,匆忙帶制置司官員及家眷在萬人大軍護衛下,沿嘉陵江南逃,任憑蒙古軍踐踏關外五州。七月,因天氣炎熱,成吉思汗病逝,蒙古軍才撤出宋境。這一年為丁亥年,故稱“丁亥之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