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酮肟

丁二酮肟

丁二酮肟,為白色三斜結晶或結晶性粉末。溶於乙醇、乙醚、丙酮和吡啶,幾乎不溶於水。用於鎳的檢定和測定。從鈷及其他金屬中分離鎳,從錫、金、錸、銥中分離鈀等。氰化物、鎳、鈀的光度測定。

簡介

管制信息

本品不受管制

名稱

中文名稱:丁二酮肟,二甲基乙醯肟丁二酮二肟二乙二肟丁二肟雙乙酮肟鎳試劑二乙醯二肟
英文別名:Dimethylglyoxime,2,3-Butanedionedioxime,Diacetyldioxime

化學式

C4H8N2O2

相對分子質量

116.12

性狀

白色三斜結晶或結晶性粉末。溶於乙醇乙醚丙酮吡啶,幾乎不溶於水。熔點238~240℃。最小致死量(大鼠,經口)250mg/kg。

儲存

密封保存。

用途

鎳的檢定和測定。從鈷及其他金屬中分離鎳,從錫、金、錸、銥中分離鈀等。氰化物、鎳、鈀的光度測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丁二酮肟
中文別名:丁二酮二肟,二乙二肟,丁二肟,雙乙酮肟,二乙醯二肟,鎳試劑,二甲基乙二醛肟,丁二肟
英文名稱:Dimethylglyoxime
英文別名:2,3-Butanedione dioxime;Diacetyldioxime
CAS號:95-45-4
分子式:C4H8N2O2
線性分子式:ch3c(=NOH)C(=NOH)CH3
分子量:116.13
純度:≥98.0%
等級:AR
MDL號:MFCD00002117
Beilstein號:506731
EC號:202-420-1

丁二酮肟丁二酮肟
InChI編碼: InChI=1/C4H8N2O2/c1-3(5-7)4(2)6-8/h7-8H,1-2H3/b5-3+,6-4+

性狀描述

白色三斜結晶或結晶性粉末;溶於乙醇、乙醚、丙酮和吡啶,幾乎不溶於水;
能溶於乙醇、乙醚、丙酮和吡啶,幾乎不溶於水。熔點238-240℃(也有報導為242℃和246℃)。最小致死量(大鼠,經口)250mg/kg。

物理參數

熔點:240-241℃(lit.)

用途說明

鎳的檢定和測定;從鈷及其他金屬中分離鎳,從錫、金、錸、銥中分離鈀等;氰化物、鎳、鈀、鈷、鐵(II)、錸(VII)的光度測定。

製備方法

丁二酮肟可用丁酮為起始物合成。首先將丁酮與亞硝酸乙酯反應,形成丁二酮單肟,再使用羥胺單磺酸鈉轉換為丁二酮肟:
CH3C(O)CH2CH3 + CH3CH2ONO → CH3C(O)C(NOH)CH3 + CH3CH2OH
CH3C(O)C(NOH)CH3 + HONHSO3Na → CH3C(NOH)C(NOH)CH3 + NaHso4

貯藏運輸

密封乾燥保存

危險說明

危險代碼:F,T
危險等級:11-25
安全等級:45
聯合國編號:UN2926

Ni(dmgH)2

使用丁二酮肟為試劑來檢驗鎳的方法,是在1905年由L. A. Chugaev所發現。當作為分析試劑時,dmgH2通常在乙醇溶液中使用。形成錯合物的是丁二酮肟的共軛鹼,而非dmgH2本身;而兩個dmgH-配體以氫鍵結合,形成大環狀的配體。最著名的錯合物是由二價鎳與dmgH2所形成亮紅色的Ni(dmgH)2。這種平面結構的錯合物非常難溶於水,故常用於(如礦石中)鎳的重量分析。

鈷肟絡合物

DmgH2與其絡合物中的氮原子是sp2雜化的。由於[dmgH]22-的大環是平面的,它的結構與一些生物上重要的大環配體,如維生素B12肌紅蛋白相似。一類有名的這類模型化合物是分子式為CoR(dmgH)2L的鈷肟絡合物,其中R為烷基,L則通常是吡啶。在此絡合物中,L和R位於鈷的軸向位置上,與(dmgH)2的平面垂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