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葦杭之

一葦杭之,指的是根據儒家不同的看法為一束蘆葦。

基本信息

詞條解析

又同:一葦可航

【解釋】: 一葦:源出自一葦渡江,誇張寫法意為一根蘆葦。根據儒家不同的看法為一束蘆葦。

杭之:渡過;同航之。

蘆葦編制而成的筏即可渡過。

詞條出處

《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予望之。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詩中所詠的是旅居衛國的宋人,因受某種阻撓,思歸不能,面對河水,反覆唱嘆。水在該詩當中是一種阻隔的意象,主人公躑躅河邊,故國近在對岸,但卻不能渡過河去,內心焦急,長期積壓胸頭的憂思如同排空而來的浪涌,詩句奪口而出,向上天發問以宣洩心中的不平。河面並不寬廣,一根蘆葦就可以渡到對岸,故國並不遙遠,踮起腳就可以望得到,誇張的修辭手法更加突出了客子思歸而不得的焦急心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