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兜被蘭

一葉兜被蘭

植株高5.5~18厘米。塊莖球形,直徑約1厘米。莖直立,基部具1~2枚圓筒狀鞘,其上具2枚葉,在葉之上常無或罕具1枚小的不育苞葉。葉常直立伸展。

基本信息

一葉兜被蘭葉兜被蘭

目錄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一葉兜被蘭
種拉丁名:Neottianthe monophylla (Ames et Schltr.) Schltr.
國內分布:產於西藏東部至南部、雲南西北部、四川西部至南部、貴州東北部(梵淨山)、青 海南部和甘肅東南部。生於海拔2100~4500米的山坡林下、灌叢下和高山草地。模式標本采自雲南。 產於西藏東南部(採集號Ludlow et al.6183)的4個標本其花序上花的唇瓣多為3 裂,而同一花序中部分花的唇瓣的側裂片再2裂,唇瓣呈5裂的現象同時存在。
蘭

國外分布:尼泊爾、錫金和不丹也有。
海拔:1500~3600
命名來源:[Fedde Repert.Sp.Nov. 16: 292. 1919]
屬中文名:兜被蘭屬
屬拉丁名:Neottianthe
亞族中文名:蘭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Orchidinae
族中文名:蘭族
族拉丁名:Trib.Orchideae
亞科中文名:蘭亞科
亞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蘭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綱中文名:單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ORCHIDACEAE

形態特徵

植株高5.5~18厘米。塊莖球形,直徑約1厘米。莖直立,基部具1~2枚圓筒狀 鞘,其上具2枚葉,在葉之上常無或罕具1枚小的不育苞葉。葉常直立伸展,近對生或 葉間具一定距離,葉片披針形、倒披針狀匙形或狹長圓形,長4.5~9厘米,寬0.5~1 (~2.2)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收狹成抱莖的鞘,葉上面通常無紫斑,罕具紫斑。 花莖纖細,直立或多少彎曲;總狀花序具6~15朵花,長2~6厘米;花苞片卵狀披針 形或披針形,直立伸展,先端漸尖,下部的較子房長;子房圓柱狀紡錘形,長5~7毫米,扭轉,無毛;花淡紅色或玫瑰紅色,密集,常偏向一側;萼片3/4緊密靠合成兜, 兜長(5~)7~8毫米,寬4.5~5毫米;中萼片披針形,長(4~)6~7毫米,寬 (1.3~)2~2.7毫米,先端急尖,具1脈;側萼片稍斜鐮狀披針形,長(5~)7~8毫米,基部寬(1.5~)2.5~2.8毫米,先端近急尖,常具1(~2)脈;花瓣線狀披針形或 線形,長(4~)5~7毫米,寬(0.4~)0.7~1.2毫米,先端近急尖,具1脈,與中萼 片緊密貼生;唇瓣向前伸展,長5~7毫米,上面被密的細乳突,基部楔形,近中部3 裂,中裂片線狀舌形,長(2~)4~5(~6)毫米,先端鈍,較側裂片長而寬,寬可達 側裂片的2倍,側裂片線形,長1.5~4毫米,寬0.6~0.8毫米,先端急尖;距為粗圓 錐形,從膨大的基部向末端變狹,長4~6毫米,末端稍向前彎。 花期7~9月。

產地分布

產於西藏東部至南部、雲南西北部、四川西部至南部、貴州東北部(梵淨山)、青海南部和甘肅東南部。生於海拔2100~4500米的山坡林下、灌叢下和高山草地。尼泊爾、錫金和不丹也有。模式標本采自雲南。 產於西藏東南部(採集號Ludlow et al.6183)的4個標本其花序上花的唇瓣多為3裂,而同一花序中部分花的唇瓣的側裂片再2裂,唇瓣呈5裂的現象同時存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