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統

”《史記·秦始皇本紀》:“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 《抱朴子·審舉》:“今普天一統, 《流星馬》第一折:“方今寰區一統,

詞語信息

【詞目】一統
【拼音】yī tǒng
【基本解釋】[unify a country]統一[國家]

詳細解釋

1. 統一。多指全國統一於一個政權。
《管子·五行》:“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以開乎萬物,以總一統。” 尹知章 註:“總持其本,以統萬物也。”《史記·秦始皇本紀》:“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 晉 葛洪 《抱朴子·審舉》:“今普天一統,九垓同風。” 明 黃元吉 《流星馬》第一折:“方今寰區一統,都來進貢。”明 趙震元《為袁石寓(袁可立子)復開封太府》:“是玉矧中州,為恢復一統之根本,而汴國尤勘定全豫之先資。”《東周列國志》第一百零八回:“時六國悉並於秦,天下一統。”
2. 猶一併,一齊。
孫中山 《黨員須研究革命主義》:“本總理自當將吾黨事和國事,一統盡力做去。” 沙汀 《一個秋天的晚上》:“因為一次頗為別致的示眾,它把全市的男婦老幼,一統召集來了。”
3. 猶一樁。指一個整體。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問:‘釋氏於世間一切情慾之私都不染著,似無私心,但外棄人倫卻似未當理。’曰:‘亦只是一統事,都只是成就他一箇私己的心。’” 清 陳確 《與劉伯繩書》:“即心即性,即學即道,是一統功夫。”
4. 表數量。用於碑碣,猶一座。
馬致遠 《薦福碑》第三折:“打一統法帖碑,去向京師賣。” 元 李壽卿 《伍員吹簫》第一折:“我久已後索與他蓋一所設像的祠,建一統紀節的碑。”
5. 漢 代《三統曆》以一千五百三十九年為一統。
《漢書·律曆志》:“終天之數,得八十一,以天地五位之合終於十者乘之,為八百一十分,應歷一統千五三十九歲之章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