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兩體

張載“一物兩體”思想來源於《易傳》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邵雍說:“道為太極”,“太極一也,不動,生二,二則神也。 一物兩體,是蟲又是草─冬蟲夏草

定義

一物兩體,氣也。一故神,兩故化,此天之所以參也。
張載認為,沒有對立面也就不可能形成統一體,沒有統一體,對立的兩方面將無法相互作用,這就是所謂的“一物兩體”。

北宋哲學家張載提出的樸素辯證法命題

正蒙·參兩》中說:“一物兩體,氣也;一故神,〔自註:兩在故不測〕兩故化,〔自註:推行於一〕此天之所以參也。”“兩體”指陰陽兩個對立面,“一”指對立面的統一;“神”指氣化運動的潛能,“化”指陰陽相互作用引起的變化。“一故神”是說,有對立面的統一,才有運動的性能;其自注“兩在故不測”是說,由於統一體中存在著對立面,所以其運動的性能神妙莫測。“兩故化”是說,有對立面才有運動變化的過程;其自注“推行於一”是說,對立面的相互作用存在於統一體中。張載說:“兩體者,虛實也,動靜也,聚散也,清濁也,其究一而已。”一切事物都是“一”與“兩”的矛盾統一體,“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對立和統一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中具有對立面,對立面又存在統一體之中。
張載“一物兩體”思想來源於《易傳》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易傳》對太極沒有說明,後人有各種不同的解釋。
孔穎達說:“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以太極為混沌未分之元氣。
晉代韓康伯說:“夫有必始於無,故太極生兩儀也。太極者,無稱之稱。”以太極為虛無本體。邵雍說:“道為太極”,“太極一也,不動,生二,二則神也。神生數,數生象,象生器。”以太極為道,為一,太極不動,卻能生出差別和對立。
老子在《道德經》中也提過內似觀點,在《道德經》的第四十二章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張載反對以無解太極,認為太極就是氣,並吸收了古代“物生有兩”的辯證法思想,主張太極本身含有陰陽二氣,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他說:“一物兩體者,其太極之謂與!”以“一物兩體”講氣,不僅把氣作為世界的本原,而且強調了矛盾的普遍性,認為氣以及由氣所構成的任何物,都含有矛盾的兩個方面,矛盾雙方的互相作用是運動變化的根源,對立和統一不可分割。張載的這一理論對中國古代辯證思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朱熹雖不贊同張載以太極為氣的觀點,但對 “一物兩體” 卻極為稱讚,說“此語極精”,“橫渠說的極好,須當仔細看”。方以智說:“一不離二也”,“有一必有二,二本於一”,“合二求一,而後知一在二中”。王夫之說:“一氣之中,二端既肇,摩之盪之而變化無窮”,“非有一則無兩也”,“由兩而見一也”。他們都繼承和發展了張載的“一物兩體”的思想。

民間的一物兩體——冬蟲夏草

一物兩體,是蟲又是草─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到底是蟲還是草?為什麼常常聽到,卻很少人用過?冬蟲夏草到底有什麼功用?

冬蟲夏草的介紹

冬蟲夏草又稱為蟲草或冬蟲草,是真菌冬蟲夏草寄生於蝙蝠蛾幼蟲體上的子座與幼蟲屍體的複合物。屬於麥角菌目、麥角菌科、蟲草屬。顧名思義,冬蟲夏草當然冬天是蟲,而夏天就變成草了。為什麼這么神奇呢?原來,冬蟲夏草是一種叫做蝙蝠蛾的動物,將蟲卵產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長得像蠶寶寶一般的幼蟲。
另外,有一種孢子,會經過水而滲透到地下,專門找蝙蝠蛾的幼蟲寄生,並吸收幼蟲體的營養,而快速繁殖,稱為蟲草真菌。當菌絲慢慢成長的同時,幼蟲也隨著慢慢長大,而鑽出地面。直到菌絲繁殖至充滿蟲體,幼蟲就會死亡,此時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謂的冬蟲。
而當氣溫回升後,菌絲體就會從冬蟲的頭部慢慢萌發,長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稱為夏草。在真菌子座的頭部含有子囊,子囊內藏有孢子。當子囊成熟時,孢子會散出,再次尋找蝙蝠蛾的幼蟲作為寄主,這就是冬蟲夏草的循環。

冬蟲夏草的成分

蟲草菌素:為一種與核酸有關的物質,具有抗生作用與抑制細胞分裂的作用。

冬蟲夏草的效用

冬蟲夏草有滋肺陰、補腎陽的作用,所以可以作為滋肺補腎、止血化痰、保肺、化痢、止癆嗽等調補的食品。

冬蟲夏草的未來發展

近年來中國已經開始發展培育冬蟲夏草的技術,也成為保健食品的原料之一。因為冬蟲夏草的藥性平和,不容易產生副作用,所以可以在潛移默化之中改變體質。
但是冬蟲夏草並不容易採集到,所以價格自然居高不下。如果可以使用人工栽培的方法,利用菌絲體來深層發酵培養,並大量生產降低成本,應該是全體民眾的福氣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