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

一柱

一柱,漢語辭彙,三種意思:一根柱子;喻能擔當重任,獨力支撐局面的人;指舊式賬簿或清冊里的一個項目。

yī zhù ㄧ ㄓㄨˋ 一柱

(1).一根柱子。亦指象柱子的東西。 漢 王充 《論衡·談天》:“石之質重,千里一柱,不能勝也。”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四:“江陵有台甚大,而有一柱,眾木共之。”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雷書》:“大中祥符 間,岳州玉真觀為火所焚,惟留一柱。”《宋史·樂志十七》:“設二十五弦,弦一柱,崇二寸七分。”明 趙震元《為李公師祭袁石寓(袁可立子)憲副》:“醁醑三觴,素香一柱,敬告特牲,洋洋恐怖。”

(2).喻能擔當重任,獨力支撐局面的人。 唐 張祜 《讀狄梁公傳》詩:“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 宋 王讜 《唐語林·豪爽》:“閣下為南溟之鵬,作中天之一柱。” 清 錢謙益 《吳門送福清公還閩》詩之八:“代許孤忠留一柱,帝思耆德撫三辰。” 陳毅 《胡志明主席七十大壽祝辭》:“一柱南天欣老健,英雄肝膽福壽全。”

(3).指舊式賬簿或清冊里的一個項目。舊式賬目分舊管(原有的)、新收(新收進的)、開除(支出的)、實在(剩下的)四項,稱為“四柱”或“四柱清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八回:“我拿過來一看,就是 張鼎臣 交出來的盤店那一帳本,內中一柱一柱列的很是清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