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錢獎學金

一元錢獎學金

一元錢獎學金是蘇州大學2015年對獎學金制度進行了改革的一種做法,包括綜合獎、學習優秀獎、卓越創新獎和專項獎等各類校級獎學金,除了榮譽證書之外,獲獎學生不分種類、等級,均只有象徵性的一元錢獎勵。

概述

2014年秋季,蘇州大學頒發了《全日制本科生獎勵評定實施細則》,拉開了獎學金改革的序幕。改革之後,獲獎人數占比仍保持一致,但最大的改變是金額——改革後,涉及獎勵均不再設立獎勵金額,僅頒發榮譽證書,此外,還有象徵性的1元錢獎勵。不過,涉及改革的只是校級獎學金 。此事一出,不少蘇州大學學生在網上吐槽,並引發了網友爭議。

校方解釋

對於,“一元錢獎學金”,蘇大的解釋是,“獎學金改革方案是經過校務會議審核通過的”。而依據此前的公開報導,蘇大取消的這部分獎學金,總額約有500萬元,然後,他們在學生出國學習(交流)基金的賬戶上增加了500萬元,同時也增加了500萬元投入到本科生獎助學金額上。換句話說,這次改革是個增量改革,校級獎學金的500萬元只是“挪了個窩”,總盤子反而是變大了,高校“不差錢”。何況,涉及改革的只是校級獎學金,國家級別獎學金、各類捐贈獎學金以及對貧困生的各種獎勵和補助金不在這次改革之列,金額也沒有減少。

爭議

一元錢獎學金一元錢獎學金
“一元錢獎學金”真如校方描述的那樣“高顏值”么?恐怕未必。首先,各類獎金性質各異,不可相互替代。比如,學習優秀獎的目標群體是,各年級中的學習優異者,具有普惠性質。而出國學習基金則面對有出國需求的優異學生,聚焦的是關鍵少數。簡單地獎金挪移,有讓獎金淪為少數學生專享的嫌疑。其次,獎金變更關係到全體學生的切身利益,需要傾聽教師和同學的聲音,以凝聚共識。而蘇大僅僅通過校務會議審議,就付諸實施。顯然,這樣的程式正義,只是“規則正義”,並不能全面的代表蘇大。

更需警惕的是,蘇大僅僅是覺得,獎學金並未“激勵廣大學生勤奮學習、全面發展”,就直接將獎學金改弦更張。那么,採取同樣的理由,是不是也可以將獎學金挪用到教學設施的改善,教學樓擴建,軟體設施的升級等方面?抑或是,為讓科研資金達到“最佳使用效果”,更該適用範圍和課題項目呢?顯然,獎學金的隨意更改,平添公眾這樣的擔心。

學生觀點

從目前的輿論來看,發聲的學生多持反對意見,看來他們屬於利益受損者。一種典型的聲音是:“要么不發,要么正常發,一塊錢算怎么回事”。這種情緒很容易贏得局外人的共鳴,蘇州捷運起步價都要兩元,一塊錢連瓶礦泉水都買不到。

輿論

一元獎學金出台後,點讚的鮮有,吐槽的一片,問題來自哪裡呢?歸納起來,恐怕在兩個方面:從表象上來看,因為政策調整,利益配置的遊戲規則發生變化,那么,其公平與正義必然要經受拷問。比如說,和原先獲得校級獎學金的人數相比,獲得海外交流獎學金的學生要少得多。另外,雖說在同等條件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優先,但根據《蘇州大學本科生出國(境)交流獎學金實施細則(試行)》,除去其他條件,單是“外語成績符合國(境)外大學(科研機構)的入學要求”這一條,已經攔住了不少高中英語水平較低、大學英語老拖後腿的貧困生們。那么,這個500萬元獎學金的“乾坤大挪移”,在相對的機會公平上,如何說服這樣一批孩子呢?

從本質上來看,這樣的改革,也許內容與路徑都可以商榷,但程式正義不能悖逆。事關萬千學生利益的改革,事前徵詢過學生的意見嗎?事後聽得見民意反彈嗎?遺憾的是,面對質疑,蘇大相關老師只是表示,獎學金改革方案是經過校務會議審核通過的,其他細節不方便透露。而前述《實施細則》中,只是籠統地說了句“為了激勵廣大學生勤奮學習、不斷進取、全面發展”。這種諱莫如深的姿態,這種大而無當的措辭,顯然不堪一駁。平心而論,在獎學金上拿1塊錢“激勵人”,實在有點糊弄孩子的味道。

網評

近年來,高校在獎學金的分配問題,一直爭議頗多。比如,單科專項獎金是否過低;取總成績排名的30%,是否需要加單科成績必過80分的限制條件,等等。甚至,因質疑獎金分配不公,78名學生將母校中國政法大學告上法庭。而砍掉面向普通學生的優秀獎學金,無疑可減少這樣的麻煩和非議。從這個角度看,一元錢獎學金何嘗不是惰性教育併發症?

事實上,對於獎學金而言,並不是物質獎勵與精神激勵,二者不可得兼。相反,假若調配得當,兩者能夠相互刺激,達到最佳的獎學效果。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通理。有關方面剛剛嗅到獎學金功利化的苗頭,就立馬對之全盤否定,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給人甩包袱、逃避責任的聯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