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藏地

《一個人的藏地》作者唐韻,一個都市女子只身前往藏區旅行。在遙遠的高原腹地,她遇到一位神秘的康巴男子,稱其是綠度母的化身,執意要予灌頂並傳授密咒,由此引出一連串撲朔迷離的故事。

《一個人的藏地》
作者:唐韻

作者簡介

唐韻:女,湖南常德人,醫學碩士文學碩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小說集《棉桃》、散文集《我們的蝸居和飛鳥》、長篇文化散文《左岸的黃河》、圖文畫冊《影像青海》、譯著《思維世界的語言》等,現供職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藝研究所。

內容提要

一個都市女子只身前往藏區旅行。在遙遠的高原腹地,她遇到一位神秘的康巴男子,稱其是綠度母的化身,執意要予灌頂並傳授密咒,由此引出一連串撲朔迷離的故事。都市女子在對一位老阿媽死後靈魂的不合追尋,和對一個藏族孤兒艱難的救助過程中,完成了人格的升華和信仰的證悟;在與昔日情人、康巴男子和智慧上師的複雜情感糾葛中,法緣具足開啟了天眼,終獲神靈駐現……

書目

0 引子:七步蓮花與玉樹
01 走去青海湖
02 像一件行李被打包
03 站在日月山上
04 神猴變人的傳說
05 巴顏喀拉的風馬
06 神牛奶水之河
07 萬物有靈的崇拜
08 怎一個“苦”字可說
09 九天神奇降佛法
10 泅渡苦海的綠洲
11 活佛是怎樣“修煉”成的
12 我不想保留那條哈達
13 誰能做首裂千辦的菩薩
14 “我想那是真的!”
15 漫山遍野的虔誠
16 一代藏王 千秋贊普
17 康巴漢子問我“賣不賣”
18 不想做純真的松石
19 朵朵失去了她的羔羊
20 朵朵又失去了她的羔羊
21 我非要“請”下綠度母
22 開在牆縫裡的黃罌粟
23 雪山雙獅聖水灌頂
24 一個叫做“德”的王
25 生於蓮花的佛陀
26 除妖降魔 佛教生根
27 如牛乳溢滿高原
28 藏地古老喪葬儀式
29 千年王朝的毀滅
30 我的藏地版《保鏢》
31 永登說沒有朋友的人很可憐
32 由毀滅而粲然重生
33 藏傳佛教諸派別
34 三十五條人命的罪孽
35 即世成佛的藏密典範
36 人間關懷的金剛手菩薩
37 熱水溝的老婆婆死了
38 藏地擋住了我的墜落
39 生命中的“壇城”
40 我告訴”影子”不想再見他
41 清晨遇到拾牛糞的吉兆
42 寺院裡的希望國小
43 逆光中的活佛
44 我又“請”下了綠度母
45 我坐在天葬台中央
46 久美老師的理論
47 美國喇嘛和北京喇嘛
48 管家托我給李姑娘捎句話
49 我沒有帶走那隻藏獒
50 活佛尊前,我請求皈依
51 那些生命里的明王
52 給我一雙慧眼吧
53 原來,我一直誤解了
54 我成了一個“乞士
55 “玉樹少年”的禮物
56 劈開化現的度母
00 結語:那一世,……

前言

這個夏天,我決定去玉樹。
玉樹在青海。地圖上,青海像一隻蜷身騰躍的兔子,青海湖是它的眼睛。青海省一共有八個行政區,以青海湖為坐標。環繞周圍的是海東地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海北藏族自治州,以及西寧市。海南州東面和南邊,是黃南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果洛州的西南為玉樹藏族自治州。有人給這“六州一區”起了一個簡稱,叫“東、西、南、北、黃、果、樹”。
對於不熟悉青海的人,這樣的說法倒也好記。
之前,我來過青海六次,玉樹是青海六州一區里我惟一沒有到過的州。
玉樹位於青南高原腹地。所謂“腹地”,就是從哪裡走都不容易到達。玉樹是整個青藏高原的地理中心,州府結古鎮在青藏高原東北向最大城市西寧和西南向最大城市拉薩的連線中點上,它也幾乎是青藏高原最西北坐標點格爾木和最東南坐標點雲南中甸的中分點。
如果把整個藏區比作一個人形,西藏無疑是這個人的頭腦和軀幹,拉薩是他的心臟;青海安多藏區、甘南藏區、川西北藏區和滇西南藏區,分別是這個人的四肢;而玉樹呢,就是他肚臍的地方,正兒八經的“腹地”。
然而,腹地並不就是低洼之地。玉樹是青海地勢最高的地方,平均海拔4500米。州內超過5000米的山峰有2000多座,可謂“群山綿延、終年雪冠”。玉樹境內有兩座著名的山脈:巴顏喀拉山和唐古拉山。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和長江,就分別發源於這兩座山脈。
中國最大的國際河流瀾滄江也源出玉樹,玉樹地區因此又被稱為“三江源”。
玉樹雖然地處高原腹地,歷史上卻曾是出入西藏的交通要道,著名的唐審古道即穿行其中。藏語裡,“結古”就是“族眾興旺”和“物資集散地”的意思。
公元7世紀初,一代藏王松贊乾布統一了西藏高原,建立起強大的吐蕃王朝。634年,松贊乾布遣使人唐,首開“唐蕃古道”。之後的二百多年裡,唐蕃古道成了連線青藏高原和中原內地的一條“天路”。
盛唐年間,松贊乾布渴慕大唐繁榮,向唐朝請求聯姻。公元641年,唐皇李世民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許嫁松贊乾布。文成公主率龐大的和親隊伍沿唐蕃古道進藏,一路留下眾多美麗傳說。
藏傳佛教歷史上,人們通常把松贊乾布的兩位王妃尼泊爾尺尊公主和漢唐文成公主進藏時分別帶來的兩尊釋迦牟尼等身像,作為佛教正式傳人藏地的標誌,唐蕃古道因而又被藏族人恭敬地稱作“迎佛路”。在玉樹通天河畔的勒巴溝,文成公主親自設計並命隨行工匠修建了一座佛塔;在更深處的貝納溝,文成公主又主持在一面摩崖岩壁上鑿刻了氣勢恢宏的大日如來佛等九尊石刻佛像。
佛教的傳統儀軌中,佛像和佛塔是最重要的法物標誌,文成公主留在玉樹的佛塔和佛像群,可算是藏地本土最早修建的佛教神聖法物了。
因為歷史和地理的原因,玉樹是整個藏區佛教最有傳統、也最興盛的地區之一,甚至比西藏的很多地方都保留有更純正完整的宗教體系。
藏傳佛教目前主要有四大教派,分別是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和由噶當派衍生而來的格魯派。不少人以為藏地的藏傳佛教就只是宗喀巴大師創立的格魯派,即以達賴和班禪為領袖的“黃教”,這其實是一個誤解。青海現有藏傳佛教寺院670餘座,玉樹一個州就占了三分之一,且較多的是更有歷史傳承的古老的派別。
寧瑪派是藏傳佛教最古老的一個教派,它的創始人是印度密宗大師蓮花生。藏地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即屬於寧瑪派,它的建立標誌著佛教正式植根雪域高原。寧瑪派在青海的全部寺院大部集中在玉樹州和與其毗鄰的果洛州境內,且都建在山林深處交通不容易到達的地方。
藏傳佛教最為神秘和玄妙的部分,是它獨有的活佛轉世系統。活佛轉世最早起源於藏傳佛教噶舉派,後為其他教派仿效,在藏地普遍實行。噶舉派是藏傳佛教中分支最多的一個教派,體系龐大,曾經長時間在藏地掌握統治政權。噶舉派在青海共有寺院105座,其中103座在玉樹。
“政教合一”曾經是藏地一種特殊的社會結構體制,起始於藏傳佛教薩迦派。公元13世紀,薩迦派在西藏建立“政教合一”的統治權力,使之前分裂了數百年的青藏高原重新走向統一,並最終歸人中國版圖。薩迦派在青海現共有28座寺院,全部都在玉樹地區。
在玉樹,寺院星羅棋布。它們像一部濃縮奇幻的藏傳佛教史,讓你只在山水之間步換身移,便能將藏傳佛教千年的歷史重溯,仿佛時光倒流、輪迴從前。
這也是我之前一直沒有來玉樹,和今夏將要啟程去那裡的原因。朝佛和拜謁聖地是需要深厚緣分的,我之前自覺福德不夠,一直“不敢”來。這個夏天,心思忽然動了。而這一“動”,竟像一桶打翻的牛乳灑在草地上,滿心滿意蕩漾起熱切的嚮往與衝動。
是時候我上路了。當初,佛陀降生時行走七步,步步蓮花;後來,聖者在菩提樹下冥想,七日成佛。
如此,我這第七次的青海之旅,應該交給玉樹。

精彩片段

神猴變人的傳說
關於藏族人的起源,藏地流傳著一個“神猴變人”的傳說。
相傳,遠古時代,一隻獼猴在觀音菩薩處受了戒,去到西藏山南貢布山的一個山洞中修行。
一天,一名羅剎女(魔女)進洞來誘惑獼猴,希望與他交合。獼猴拒絕,說自己不能破戒。魔女很傷心,說:“我前生注定降為妖魔,你若不同我結合,日後我必定成為妖魔的妻子,生下無數魔子魔孫。到那時,雪域高原將成為魔鬼的世界,萬千生靈將遭殘害。”
獼猴很矛盾,不知該怎么辦,便去請示它的上師觀世音。觀音菩薩說:“你與她結合,在雪域高原繁衍後代,是莫大的善事。作為菩薩,理當見善而勇為!”
獼猴得到上師的開示,遂回到山南與羅剎女結合,完成了她的心愿。
之後,獼猴繼續去山洞中修行。不久,羅剎女在這邊生下六隻小猴子。它們分別由六道輪迴的生靈投胎而來,性情各有不同:由地獄界投生的猴崽,面色暗黑,能耐苦;由餓鬼界處投生的猴崽,面貌醜陋,貪吃飲食;由畜牲界投生的猴崽,粗笨懶惰,性情頑固;由人間投生的猴崽,見多識廣,細心小氣;由非天投生的猴崽,身體強壯,容易嫉妒;由天神界投生的猴崽,深謀遠慮,性情善良。
三年後,獼猴結束修行離開山洞。它想起三年前的那一段不了情,便前去羅剎女居住的地方探視,卻發現猴崽已增至五百隻,樹上的果實都被吃完了,猴子們飢餓呼號,模樣十分悽慘。父猴見狀心裡非常難過,想這怎是雪域藏地應得的福報呢,是自己造下了罪孽啊。
獼猴又去向觀音菩薩求救,觀世音從須彌山的縫隙中取來青稞、小麥、豆類、蕎麥、大麥撒到地上,大地頃刻間長出不種自收的五穀。猴子們飽食五穀,心情愉快,一代代歡樂地生活下去。
後來,猴子由於經常蹲在地上採收糧食,尾巴與地面摩擦逐漸變短,體毛也漸漸退去,又慢慢會說話,遂變成了人。
我非常喜歡這個神話,它聽上去是那樣的生動和浪漫。“獼猴變人”是世界上最早描述人由猴子進化而來的傳說。身處高寒遼遠、環境艱苦封閉的青藏高原的藏族先民,何以創造出幾千年以後才被西方科學家證實的這個神話我們不得而知,這或許是上天神靈的旨意,專門挑選一些心地純潔、心性智慧的子民,傳承宇宙自然的秘密也說不定。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傳世的“神猴變人”這個版本,是佛教傳人藏地以後,被重新修改和表述了的,將獼猴改為受戒的神猴,又加入了觀世音的角色,帶有明顯的佛教正源色彩。
我另外感興趣的,是傳說中觀世音教導獼猴要“見善而勇為”。這固然是佛教歷來的思想,卻突出反映了藏傳佛教獨特的氣質風格。藏傳佛教是佛教幾大支派中最熱衷於教理思辨和繁複戒規的;同時,它也最不拘泥和善於變通。追求“方便”與“智慧”的結合是藏傳佛教的一大特質,從這個傳說中恰可以清晰窺見。
想像觀世音向獼猴講說“行大義不拘小節”,要它為利益雪域與魔女結合的情形,竟很有些令人感動和敬仰呢。
“神猴變人”的神話傳說還概括了人性的複雜。西方聖經文化將人比喻成“天使與魔鬼”的複合體,以示人心難測。長久以來,東方儒家文化也一直在爭論人性“本善”還是“本惡”。這些觀點跟藏地文化比較,都顯得簡單和單薄。
藏地“神猴變人”的傳說清楚表明人類身體的血液中,原本就蘊藏著傳自父母的一半神性和一半魔性的基因,它更解釋了人的無限豐富性和一切可能性。按照藏傳佛教的生命觀,每一個人在今生生而為人之前,都經過了無數次的生死輪迴。在有的輪迴中,我們或許曾經到過天界,離脫度只有一步;而在另一道輪迴中,我們也許曾因罪下過地獄,備受煎熬。每一個人在這個趣道中有過幾代轉世,在那個趣道中有過十幾代轉世,彼此的經歷不一樣,積累的業力和福報也不一樣,所以我們的人性中會有善有惡、時善時惡,各各不同、在在相異。
人類是好奇而固執的,一味要追求自己的本質,就現有得到的各種解釋,藏族人的理論倒是最為人情人理的一個。
在藏族人的傳說中,他們的祖先吐蕃國王是從天上下凡到人間的神子。
相傳,這一天,神子來到雅拉香保神山頂上,舉目遠望,只見雅礱河谷猶如天堂一樣美好。神子心中喜悅,便沿一道天梯下到地面。
這一幕恰巧被草原上十二個牧童看見,牧童問王子:“你是誰?”王子回答:“贊普。”“贊”是住在天域的一種神,“普”是大丈夫的意思。牧童驚奇地說:
“啊!這人是從天上來的贊普,可以當我們的王。”
他們於是將王子放在一個木頭座位上,用他們的脖頸將他抬回了部落中。王子因此得名聶赤贊普,意思是“頸座之王”。
是時,大約公元前4世紀。
吐蕃最早的贊普都是從天上來的,他們下凡到人間後,那一根天梯便幻化成一道七彩繩子,連線在贊普的髮辮上,成為他們與天界的媒介。贊普在人間的生命結束時,他們的身軀虹化飛升,又順著神繩回到天界。
可是,到了第八代贊普,發生了一件意外。
吐蕃第八代贊普降生後,人們請他的祖母達吉拉姆噶莫為王子起名字。祖母問道:“吉地方的扎瑪岩峰坍塌了沒有?登瑪地方的止邦草原被火燒了沒有?達來維湖乾涸了沒有?”
僕人回答:“岩峰沒有塌,草原沒有被燒,湖水沒有乾涸。”
老祖母年老耳背,把詢問的一系列天兆全都搞反了,聽成是“岩峰塌了,草原燒了,湖水幹了!”祖母以為是不吉之兆,說:
“這孩子不死於水中,便亡於刀下,就叫‘止貢’吧。”藏語裡,“止貢”是“死於刀下”的意思。
止貢贊普長大後,生性暴虐、好惡喜斗,常常逼著周圍族親和屬下跟他比武。一次,止貢贊普強迫大臣羅昂達孜和自己比試。過程中,贊普將他的朗波那古司寶刀像輪子一樣在頭頂揮舞,斬斷了連線天界的那根七彩繩子,自己也被羅昂所殺。
從此,吐蕃的贊普們失去了上天的護佑,再也回不到天上了。P19-22

後記

結語 那一世,……
我去長途汽車站買了回西寧的票,是臥鋪。
離發車還有一段時間,我來到結古街上,無所事事,左右觀望。忽然,一隻金絲雀從我眼前飛過,我竟就想起一句詩——:
如果烏巴花獻於佛台的話,那蜜蜂我也願進入佛堂。
這也是“影子”之前送給我的,他沾著青稞酒把它寫在了風馬藏餐吧的原木桌上。
我的腦海里猝忽一亮,突然心有所感,“啊!原來,這首詩是這個意思啊!原來……!”
我背起背包,以儘可能的速度向飛馬集市跑去。我跑過那尊有著火焰身的紫玉寶馬雕像,一口氣衝上風馬藏餐吧。我很久沒有來藏餐吧了,從囊謙回來以後我就沒有來過。
我在二樓餐吧門口站住,大口大口喘著氣。我停了很久,好讓自己突跳的心臟平息下來。然後,我深深吸了一口氣,伸手撩起藏餐吧縫著吉祥八寶的藍白色棉布門帘。
高原明麗的陽光穿過雕刻精美的窗欞,將一個人影重重壓在了我的身上。
汽車終於離開了結古鎮。它接著離開了通天河,離開了歇午鎮,離開了清水河,一路駛上巴顏喀拉山。
經過山巔埡口時,司機熄火下了車。我也從臥鋪上爬起來到車下。司機去給瑪尼堆上石頭,我則坐在路邊一塊倒伏的界樁上,試圖最後看一眼眼前的所見。
我想起多年前我曾深深愛過的、那個從沒有來過藏地卻一直為藏地迷惑的人曾告訴我的一首詩,他說那是他一生中讀過的最好的詩,是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寫的。可我在《倉央嘉措情歌》中並沒有查到,也許是遺漏了,也許原本就不是,但它確是一首好詩。詩的題目叫《那一天》,它是這樣的——:
那一刻,
我念誦真言。
不為修行。
只為幻想你的雙眼。
那一天,
我搖動經筒。
不為祈願,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長跪聖殿。
不為超度。
只為體貼你的溫暖。
那一世,
我轉遍神山。
不為輪迴,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不為輪迴,只為途中與你相見。”一句多么好的詩啊,真是一句好詩!
我心裡默念著,慢慢跪下,像一個真正的藏族信徒那樣,將身體撲向了大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