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出發》

《黃昏時出發》

美國作家布萊恩·莫頓推出的一部關於忘年戀的愛情故事。

基本信息

看點

黃昏時出發黃昏時出發

這不僅僅是一個關於一個作家的故事,更加是關於“我們該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以及生命的意義”的一個深刻命題。每一個有了點人生閱歷的人,都會為書中的內容所動容。我們深深知道:青春,撐不過四十歲。所以,生命的意義,到了中年才能顯現出來。老年的作家席勒,為我們深刻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和做人的尊嚴。本社全體編輯泣血推薦!
獲得眾多獎項,其中:以出版人周刊“年度好書”、紐約時報“注目好書”、沙龍雜誌“最受喜愛書籍”幾個獎項最受矚目。
小說已被拍成同名電影,由獨立電影導演安德魯·華格納執導。電影獲得了2007年波士頓影評人協會最佳男主角獎、美國國家評論協會年度獨立影片TOP10等獎項,並獲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線上影評人協會獎、金衛星獎等多個獎項的提名。
本書獲得眾多名家和各大媒體強力推薦:例如《蘇西的世界》作者艾莉絲·希柏德、《今日美國報》、《紐約時報書評》、《華爾街日報》、《舊金山紀事報》等各大媒體及名家德極力推薦。

讀者對象

文學愛好者

作者簡介

布萊恩·莫頓(BrianMorton),1955年生於美國紐約市,畢業於莎拉·勞倫斯學院(SarahLawrenceCollege)。曾任編輯,現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和莎拉·勞倫斯學院。曾於1999年入圍度福克納筆會獎。曾獲得古根漢獎學金、美國文學藝術學會研究院(AmericanAcademyofArtsandLetters)文學獎。著有《河對岸的窗》(AWindowAcrosstheRiver)、《迪蘭主義者》(TheDylanist)、《易碎的你》(breakableYou)等。

內容簡介

有時候,你到底愛不愛一個人,連你自己都不知道,特別是當你還身處其中的時候。直到這段感情結束,你抽身離開去反觀的時候,才能看清楚當時的很多事、很多情感的真相。
24歲的女研究生海瑟自以為愛上了過氣的老作家席勒。她從少女時代就因為閱讀席勒的書而把這個作家視為自己的生命導師。讀著席勒的文字,她感覺就像他把自己的靈魂直接灌注到了海瑟的靈魂里,合而為一。他自以為她愛上了席勒。席勒在她精神世界裡的重要地位,使她在24歲研究生畢業時決定把席勒及其作品列為畢業論文的題目。當海瑟與席勒見面之後,兩個人的內心世界都開始猛烈地震盪。
海瑟的好奇心過於熾烈,她將老男人席勒本人設為了考察和追逐的目標。她坐在老男人寫作的書桌前,閉上眼睛陶醉和喘息;她偷走他年輕時的照片,以為照片中那個英俊的男人果真與自己發生著什麼聯繫;她犀利刺探老男人的隱私;魯莽界定他的作品;大膽占用他嚴格的寫作時間;介入他的社交圈;還在他家裡脫去鞋子爬上他的大床,把自己奉獻給老人。她妄圖以一個入侵者的姿態搶攻他的內心場域,也設法打入他生活的內部。--這從頭到尾的放肆,卻意外換來老男人劈面一個凌厲的耳光。
年輕女孩主動接近一個年齡足以做父親的男人,動機中有一點崇拜、一點虛榮、一點企圖心、卻被她包裝得活似份真實的愛情,但由於她打出那么正當的理由,一度也曾催眠了自己。她沒有在他面前表現出應有的畢恭畢敬、戰戰兢兢,相反總顯得過於直來直去、胸有成竹。出於逆反,席勒也曾努力掙扎,警惕自己變成女孩囊中之物。然而,她如女戰神一般,一路馳騁而來的姿態,過於強悍勇猛,她無法抵擋。然而,她倒在大床上寬衣解帶的做法也太大方了些,倒讓老人品味出被施捨的難堪。像是在藐視他所剩無多的殘年,使他的權威變得無所支撐。老人對面前橫陳的玉體,屏住呼吸,他在做最後拚卻全力的自尊與自救。其實他何嘗不明白所謂的艷遇或者激情,其實不過是刀口舐蜜。她是來提醒他的老、見證他的老、催促他更老的。對女孩,他有的只是輕微嫉妒,輕微愛憐,輕微容忍,輕微默許,最終也輕微鬆動了防線。他殷勤地為女學生打了一把鑰匙,留出一間客房、推薦她值得去讀的好書,深夜批改她半生不熟的論文,卻沒想到,這次有些一廂情願的變成是他自己……
故事前後半部兩人關係中求、取、予、受的微妙轉變,堪以尋味。女孩最後被耳光打懵也打醒的一刻,或許能使她明白老人想假此告訴她的:尊嚴不該挑逗,而有些東西不能用來交換。

媒體書評

“一位藝術家的掙扎,一位作家的生命故事;生命本身所表現出來的決心和勇氣在書中俯拾皆是,這樣的生命也因之成為一種藝術。”
——《今日美國報》
“本書以銳利又帶著哀傷的畫面呈現出文學生命的變幻無常……精煉卻又苦澀的場景……明確剖析了鼓動文學生命的渴望與狂亂。”
——《柯克斯書評》
“溫柔優雅的文字……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述說了堅定的意志與深刻的憐憫。”
——《出版人周刊》重點評論

寫作背景

布賴恩·莫頓的小說《黃昏時出發》中第一個富有衝擊力的場景就是海瑟見到了她夢想中的人生導師,對她影響甚重的作家席勒:年老,肥胖,禿頭,衰弱,艱難地拄著拐杖。這就是她夢中出現的那個男人,現在卻如此陌生,“讀他的文字,感覺就像他把自己的靈魂直接灌注給海瑟的靈魂里,合而為一。而現在,卻是肉體阻礙兩人間的靈魂交流”。

按照某評論家的說法,席勒屬於第七級作家。很諷刺的是,這仍然是一個很高的評價,因為在海瑟的論文指導老師的文學鑑賞範疇中,莎士比亞和托爾斯泰是第一級;陀思妥耶夫斯基、喬治·艾略特、普魯斯特屬於第二級;梅爾維爾是第三級;亨利·詹姆斯屬於第四級;伍爾芙屬於第五級。恩,第六級暫缺,第七級補上一位席勒。海瑟把席勒作為自己論文的寫作對象,源於早年讀到了他的兩部作品:《溫柔》給了她勇氣,教導了她要負責的只有自己的生命;《兩段婚姻》則啟發了她,學會過自己的生活,儘管這種生活的結果可能是窮困潦倒。席勒的一生寫了六本書,但平生只出版了四本。前兩本讓海瑟意識到了自由的人生,後兩本卻讓她失望之極,“感覺像是另外一個人寫的”。是作家變了,還是海瑟變了?也許發生變化的不僅僅是他們兩個人,時代的精神也有所不同吧。也許正是這幾本書中帶給海瑟不同的感受,才讓她有興趣去接觸作品背後的那個默默無聞的作家。但是老作家作家席勒現在的生活糟透了,單調,乏味,無趣,與他的作品留給海瑟的印象大不相同。也許她就不該進入作家現實的生活,在虛構的作品之間來回遊弋是一種幸福,但在作家真實的生活中穿梭卻只能讓她看到越來越蒼老無力的作家。席勒給海瑟解釋這種作品和作家生活的不同:“這樣說吧,我把注意力都放在如何寫出完美的作品,而不是過完美的生活。所以,是我讓艾瑞兒(作家的女兒)的生活變得一團糟,而與此同時,我也沒有讓我的作品完美。”我相信,席勒的這段話道出了許多作家內心的隱痛,在完美的作品和完美的生活之間,或者說,在痛苦的蘇格拉底和一隻快樂的豬之間,你會如何選擇呢?有沒有一種可能可以權衡寫作和生活之間的完美之點?有沒有可能讓人生和寫作一樣完美?有沒有可能把人生變得和故事一樣真實呢?

海瑟遭遇到了這種選擇的困惑,你不知道該選擇寫他的人生,還是選擇寫他的作品。這個時候她遇到了另一位人生導師似的人物珊卓,她把美國哲學家胡克一句話告訴海瑟:生命里大部分時間的困難抉擇並非對錯間的衝突,而是兩個都對的選擇。這就是我們的生命為何總是悲傷的,因為面對兩種都對的選擇無所適從。珊卓對海瑟來說是另外一種類型的作家。她曾經是詩人,出版過一本詩集,擁有詩歌,她以為的她的人生從此就要完美無缺地生活下去。但是在人生的某個決定時刻,她發現她虛弱地無法寫作,她開始想念詩歌以外那種活力無限的生活,想念電影,想念音樂,想念舞蹈,想念任何有趣的事情。她最終放棄了詩歌寫作,選擇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