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鶡冠子》

《鶡冠子》是先秦道家及兵家著作。唐柳宗元作《辨鶡冠子》,以《鶡冠子》為偽書,許多學者相信此說。

《鶡冠子》

正文

先秦道家及兵家著作。《漢書·藝文志》雲作者為"楚人","居深山,以鶡為冠"。應劭《風俗通義》佚文說:"鶡冠氏,楚賢人,以鶡為冠,因氏焉。鶡冠子著書。"與《漢書》相合。該書《王鐵篇》有柱國、令尹等楚官名,足見鶡冠子確為楚人。鶡冠子為趙將龐煖之師。《鶡冠子》中記有趙武靈王趙悼襄王、龐煥(似為龐煖之兄)、龐煖等的問答,可推知其為戰國晚期人,書的寫定當在戰國末甚至更晚的時候。
《漢書·藝文志》著錄《鶡冠子》僅一篇,《隋書·經籍志》則作三卷。唐韓愈《讀鶡冠子》雲十六篇。宋陸佃作注,序雲十九篇,今傳陸注本即為三卷十九篇。清以來學者多認為今本是《漢書》所錄道家《鶡冠子》一篇與兵家《龐煖》兩篇合成。至於今本三卷分十九篇,可能是原本篇下有節,後遂各自成篇。較近的注本有1929年出版的吳世拱《鶡冠子吳注》。
柳宗元作《辨鶡冠子》,以《鶡冠子》為偽書,許多學者相信此說。20世紀70年代發現的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中,《老子》乙本卷前《經法》、《十六經》、《稱》等佚書,文句以至思想都有與《鶡冠子》相合之處,證明《鶡冠子》不偽,確屬黃老一派道家著作。此外,《鶡冠子》和《國語·越語》等書也有共通的地方。
陸佃說鶡冠子"其道踳駁,著書初本黃老,而末流迪於刑名"。《鶡冠子·學問篇》以道德、陰陽、法令、天官、神征、伎藝、人情、械器、處兵為"九道",可知作者以黃老刑名為本,兼及陰陽數術、兵家等學,這正是黃老一派道家的特點。研究這一時期的黃老之學,《鶡冠子》有重要價值。《鶡冠子》又是兵書,《漢書·藝文志·兵書略》雲該書可入兵權謀一類,趙悼襄王三年(前 242),龐煖率軍擊敗燕軍,殺其將劇辛。《鶡冠子·世兵篇》記載了戰國末年這次著名的戰役,該書在軍事史上也有一定地位。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