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假說--靈魂的科學探索》

驚人的假說--靈魂的科學探索 特色及評論

40年前弗朗西斯・克里克與詹姆斯・沃森一道,發現DNA結構,改變了我們對生命本質的理解,從而名垂青史。現在,克里克又一次站在科學的前沿,把他的注意力轉到對人類意識奧秘的探索上來。
克里克決定要揭示腦的複雜性,他選擇了視覺神經生物學研究作為突破口。他對大腦究竟怎樣“看”東西作出的科學分析,內容翔實,妙語橫生,令人信服。他還大膽探索人類存在的一些最基本問題:我們有自由意志嗎?什麼使我們成為區別於其他動物且具有感知能力的生物?靈魂真的存在嗎?抑或我們只不過是一堆神經元的複雜集合嗎?
在這本具有開拓性和爭議的著作中, 弗明西斯・克里克向近代科學、哲學和宗教思想的根本基礎提出挑戰。
世紀之問:“什麼是意識?”
弗朗西斯・克里克是一位善於提出問題並給出驚人回答的天才。在一個細胞的所有分子中,哪些是生命之源呢?他的回答引起了生物學家的變革。在大腦的所有細胞之中,哪些又是靈魂之源呢?他的探索本身就是一個神奇的科學故事,正如他探索DNA分子結構一樣富有戲劇性。 《驚人的假說》是一位卓越科學家的非凡之作。輕鬆的語調中,作者透徹的思想閃爍在字裡行間。――特里・塞吉諾斯基 加州聖迭戈大學生物學和神經科學教授

驚人的假說--靈魂的科學探索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用科學方法來解釋 意識的奧秘。在此,我並非想給出關於意識問題的直截了當的答案。我倒希望能夠如此,但是目前似乎太困難了。當然,某些哲學家誤認為已經解決了這一問題,但對我而言,他們的解釋並不屬於科學真理的範疇。這裡我想做的是勾劃出意識問題的本質,並提出一些如何用實驗方法來研究這一問題的建議。我將要提出的是一個特定的研究策略,而不是一個充分發展的理論。我想要知道的是,當我看某個東西時,在我頭腦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某些讀者也許會發現這種思維方法有點令人失望。因為它有意避開那些他們樂於聽到的關於意識的許多議論,特別是如何定義意識。僅僅靠爭論清楚關於戰鬥一詞的意義,你不可能贏得勝利。你需要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裝備精良的武器和出奇制勝的謀略,然後才能有效地擊潰敵人。這些同樣適合於解決一個困難的科學問題。
本書是為那些對於意識問題有科學興趣卻沒有專業知識的一般讀者而寫的。這意味著我必須用相對簡單的術語去解釋關於意識的方方面面。即便如此,某些讀者仍會發現本書的某些部分難於理解。對此,我想說:不要因為那些不熟悉的爭論和實驗細節的複雜性而泄氣。再堅持一下,或者乾脆只是瀏覽一下這些難懂的章節,大致的意思一般是很容易懂的。
研究心腦問題的哲學家和科學家,將會清楚地看到我忽略了許多他們非常感興趣的問題。儘管這樣處理過於簡單化,我仍希望他們能從本書中學到些東西,即便只是在他們所知甚少的章節中,我儘量避免對事實的曲解,由於大自然的極端多樣性,在生物學中做到這一點不太容易。同樣我也不能完全避免觀點上的曲解,意識問題是一個遠未取得一致意見的研究課題,沒有一些最初的偏見我們不可能得到什麼結果。讀者將會明白,此刻我並不熱衷於功能主義和行為主義的觀點,也不傾向於數學家、物理學家或哲學家的論調。也許我明天就
會發現此時思考問題的錯誤,但今日我仍盡力而為。
現在應該從科學的角度來思考意識問題(以及它與假設上永存的靈魂的關係),而且最重要的是,現在是開始嚴肅而精心地設計實驗來研究意識問題的時候了。這正是本書給出的啟示。
以下關於本書的概述將有助於引導讀者穿越腦科學的叢林。本書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由以下幾章組成:
第一章 ,我開始大膽地陳述我的“驚人的假說”。它概括了我研究腦的方法。為了弄清楚我們自身,必須要知道神經細胞是如何活動的,它們又是如何進行相互作用的。接著,比較了意識和靈魂的前科學思想與宇宙的現代科學知識的不同。最後,我簡要地討論一些帶有哲學味道的問題,諸如還原論、可感受性、突現行為以及世界的現實性。
第二章 略述了意識的一般性質(如一個世紀前威廉・詹姆斯(Wlllian James)和三位現代心理學家所論述的),並把它與注意機制和極短時記憶聯繫在一起。然後是我為解決這個問題而做出的種種假設,說明了我為什麼要集中於一類特殊的意識( 視覺意識),而不是其他類型的意識,如痛的意識、自我意識等等問題。
第三章 說明了為什麼多數人所具有的關於如何看東西的樸素想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正確的。雖然,至今我們還不清楚當我們觀看事物時,頭腦中真正發生了什麼,但是,至少可以大概他說出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這一問題的可能途徑。第四、五章 用相當長的篇幅描述了視知覺心理學中的少數幾個複雜問題。這些章節將會給讀者一個印象,即什麼是必須解釋清楚的。
第二部分主要對大腦,特別是視覺系統,作了扼要的概述。我不想給讀者過多細節的描寫,只提供了關於神經系統如何組織和如何工作的一些知識。我首先在第七章 中概述了腦的解剖學,緊接著在第八章 中給出了單個神經細胞的簡單描述。第九章 介紹了有關腦研究中常用的(包括細胞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實驗方法。隨後的兩章概述了較高級靈長類視覺系統的一般性質。第十二章 說明了如何從研究大腦受到傷害的患者病例中獲得有用的信息。第二大部分以第十三章 為結論,描寫了各種理論模型(稱為“神經網路”),它可以用來模擬由一小群類似神經元所構成的單元的行為。
前兩部分為進入第三部分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識。在第三部分中論述了各種可能的研究視覺意識的實驗方法。其中任何一種都還沒能導致謎底的揭曉,但其中有些方法是有前途的。作為第三部分的結論,第十八章 討論了由於我的提法而引起的一些普遍爭議。最後我用關於“自由意志”的跋作為本書的結束語。
為使文章保持緊湊,我把不太重要的論據作為腳註給出,並提供了辭彙表以便對正文中的科學術語加以簡明扼要的解釋,此外,在辭彙表前,對長度、時間和頻率等共同的科學單位有註記,這是因為腦活動發生的距離和時間比之日常經驗中要小得多。
對於那些願意就某些主題作深入探究的讀者,我提供了進一步閱讀的書目表,有的適合於外行,有的適合於專家。在多數情況下,關於它們的內容,我加上了簡短的評註。正文中方括弧里的上標號碼,牽涉到技術性更強的參考文獻,主要是發表於一些研究性的期刊上的(本書的附錄部分列出了這些參考文獻,譯者注)。這僅僅是包含了有關文獻中的極少部分,但提供了進一步具體探索的起點。我並不想把這些論文推薦給外行讀者,因為多數論文寫得太艱深、太枯燥了。
我要對那些指出本書不足之處的讀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但我對於一般性討論缺乏熱情。許多人對意識問題有其自己的想法,其中不少人覺得很有必要見諸於筆端,請原諒,我不能通讀許多讀者有關這一主題的所有來信。我的常規做法是,只考慮那些在有參考價值的期刊上和有信譽的出版商出版的書籍中發表的思想。否則的話,別人的嘰嘰喳喳的建議會使我無法有效地思考。我將繼續探索這些困難的問題。希望這個前言會引起讀者的一些興趣。

驚人的假說--靈魂的科學探索 本書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意識的本質
 第三章 看(Seeing)
 第四章  視覺心理學
 第五章 注意和記憶
 第六章 知覺瞬間:視覺理論
第二部分
 第七章 人腦的概述
 第八章 神經元
 第九章 幾類實驗
 第十章 靈長類的初級視覺系統
 第十一章 靈長類的視皮層
 第十二章 腦損傷
 第十三章 神經網路
第三部分
 第十四章 視覺覺知
 第十五章 一些實驗
 第十六章 種種推測 
 第十七章 振盪和處理單元
 第十八章 克里克博士的禮拜天
 關於“自由意志”的跋
附錄
 神經科學中常用的長度、時間和頻率單位
 辭彙表
 續讀書目
 參考文獻
 致謝
 插圖出處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