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道德與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道德與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道德與社會主義》,作者:R.G.佩弗(R.G.Peffer),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承襲了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根據馬克思本人的相關論述,對馬克思主義與道德和社會正義問題做了深入探討:從隱含在馬克思思想中的道德元素出發,考察了對馬克思道德觀的各種解讀,得出馬克思是以致力於平等自由最大化為核心的混合義務論者的結論;運用當代元倫理學證明馬克思主義與道德在總體上是相容的,批駁了認為馬克思主義與道德不相容的論斷;提出一種包含馬克思道德理論在內的激進的平等主義社會正義理論;論證了當代分析政治哲學與馬克思主義結合的重要意義,闡明了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的功能失調及建立民主的、自我管理的後資本主義社會的經驗性理論對於發展一種充分的馬克思主義道德和社會理論的必要性。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2010年8月1日)
叢書名:當代英美馬克思主義研究譯叢
平裝:598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9787040289756
條形碼:9787040289756
商品尺寸:20.6x14.2x2.4cm
商品重量:540g
ASIN:B0046A8DFE

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道德與社會主義》承襲了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根據馬克思本人的相關論述,對馬克思主義與道德和社會正義問題做了深入探討:從隱含在馬克思思想中的道德元素出發,考察了對馬克思道德觀的各種解讀,得出馬克思是以致力於平等自由最大化為核心的混合義務論者的結論;運用當代元倫理學證明馬克思主義與道德在總體上是相容的,批駁了認為馬克思主義與道德不相容的論斷;提出一種包含馬克思道德理論在內的激進的平等主義社會正義理論;論證了當代分析政治哲學與馬克思主義結合的重要意義,闡明了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的功能失調及建立民主的、自我管理的後資本主義社會的經驗性理論對於發展一種充分的馬克思主義道德和社會理論的必要性。

編輯推薦

《馬克思主義、道德與社會主義》:當代英美馬克思主義研究譯叢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R.G.佩弗(R.G.Peffer)譯者:呂梁山李暘周洪軍叢書主編:段忠橋
R.G.佩弗(R.G.Peffer),1985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現為美國聖地亞哥火學哲學系教授,在《哲學與公共事》務》、《加拿大哲學雜誌》等刊物上曾發表多篇研究馬克思主義和社會正義的論文。

目錄

鳴謝
導論
第一部分馬克思的道德觀
第一章馬克思道德觀的發展
馬克思的第一階段:激進的自由主義(1841-1843)
馬克思的第二階段:革命的人本主義(1843)
馬克思的第三階段:始創的馬克思主義(1844)
馬克思的過渡階段(1844-1847)
馬克思後期著作中的道德觀(1848-1883)
第二章對馬克思的後果主義解釋
後果主義、功利主義和義務論的道德理論
馬克思作為一個功利主義者:一種批判
馬克思和非功利主義的後果主義形式
第三章馬克思關於自由和剝削的理論:重構與辯護
馬克思、人的尊嚴和義務論
馬克思的自由概念和理論:一種重構
道德和馬克思主義的剝削概念
第二部分馬克思主義與道德
第四章“馬克思主義的反道德主義”:一種批判
道德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地位
馬克思(著作中)的道德和非道德的評價:對伍德和米勒的一種批判
馬克思主義、自然主義傾向和理性自利
道德、自身利益和革命的動機
第五章馬克思主義與道德歷史主義
必然性論題
資本主義崩潰理論
道德與歷史
第六章道德和意識形態
總體性和非總體性的意識形態概念
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概念
道德、意識形態和道德理論
第七章馬克思主義、道德相對主義和道德的客觀性
馬克思、恩格斯和道德相對主義
馬克思主義、反思平衡和原初狀態
道德的客觀性、階級鬥爭和主體間的一致同意
第三部分馬克思主義與社會正義
第八章馬克思主義對正義和權利的批判
馬克思對正義和權利的一般性批判
馬克思論作為人的利己性的權利
馬克思論法權概念隨著共產主義的到來而消亡
馬克思的作為社會制度內在標準的正義觀念
階級利益與社會正義:對伍德的一種批判
第九章馬克思主義者及左派對於羅爾斯正義理論的異議:一種批判性評論
權利與正義
馬克思和羅爾斯
對羅爾斯方法論的反對理由
羅爾斯的正義論
對羅爾斯道德理論的實質性反對
關於羅爾斯之理論套用的反對理由
第十章一種充分的馬克思主義道德和社會理論
社會正義理論
社會正義和馬克思主義經驗性理論
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經驗性理論
附錄馬克思思想發展階段
參考書目
索引
後記

序言

20世紀70年代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出現了一個明顯的變化,這就是其研究的主要地域開始由西歐大陸向英美轉移。這表現在,出現於20-30年代、興盛於50-60年代的植根於西歐大陸的“西方馬克思主義”開始走向衰落,而在英美這兩個馬克思主義研究多年受壓制從而少有作為的國家,卻開始不斷湧現新的頗具影響的馬克思主義流派或理論,並逐漸取代西歐大陸而成為當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中心地域。對於這一變化,西方學者極為敏感,早在1983年,英國新左派代表人物佩里·安德森就指出,“在過去10年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地理位置已經從根本上轉移了。今天,學術成果的重心似乎落在說英語的地區,而不是像戰爭期間和戰後的情形那樣,分別落在說德語或拉丁語民族的歐洲。”翻閱一下近30年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相關文獻,人們可以發現,自70年代以後,在整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占據主導的地位已是英美的馬克思主義。
70年代以後出現於英美的馬克思主義雖然同植根於西歐大陸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歷史聯繫,但卻具有三個顯著的特徵:
第一,研究的主題轉換了。“西方馬克思主義”出現於俄國十月革命以後和蘇東社會主義國家開始走下坡路之前的西歐大陸,其主要目標是探索一條不同於俄國的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實現社會主義的道路。這種背景決定了其理論研究的兩個主題,一是批判現存的資本主義制度,二是批評蘇聯的社會主義模式。英美的馬克思主義則是在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已開始趨於解體和資本主義加速全球化進程的背景下出現的,因而,它更關注的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如何走向社會主義和如何應對資本主義在全球的擴張。
第二,研究的領域擴大了。“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大多與所在國的共產黨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由於他們所在國的共產黨在政治上都追隨蘇聯共產黨,這種情況迫使他們的研究大多限於遠離政治的哲學領域,其研究成果大多是艱深晦澀的哲學論著。相比之下,英美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在60年代的新左派運動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左翼知識分子,而且大多是各個學科的知名學者,因此他們的研究領域不再限於哲學,而是擴展到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生態學等眾多領域。

後記

本書的翻譯工作由呂梁山、李嚦和周洪軍合作完成。呂梁山翻譯第1章、第4章、第7章、第8章及索引,李暘翻譯導論、第2章、第3章、第9章和第10章,周洪軍翻譯第5章和第6章。李暘承擔了第4章、第5章、第6章和第7章的校對工作。全書由呂梁山定稿。
本書涉及羅爾斯《正義論》的內容譯文參照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何懷宏等人的譯本。另外,佩弗教授對本書的翻譯給予了大力幫助,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文摘

換言之,異化概念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如同它在馬克思早期著作中一樣具有全部的評價性內涵。也許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與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關於異化的說明的最大差別只在於,在後者中,馬克思更自覺地試圖將自己新興的經濟學理論整合進他的異化理論框架之內。整個產品世界是“對象化的勞動”(譯者註:也可以說“物化勞動”,原文是objectifledlabor),即對象化於物質產品之中的勞動的結果。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物質產品世界與生產者相異化,因為他們對生產產品沒有控制能力。僱傭勞動是異化勞動,因為勞動者無法控制這種勞動。此外,資本是“異化了的物化勞動”,因為價值(或剩餘價值)與直接生產者相異化並(在合法的意義上)歸屬於資產階級。儘管如此——這是對理解馬克思來說最為重要的一點——物化勞動,在任何社會條件下來說,並不一定是異化勞動。物化勞動和異化勞動的同一性,即物化勞動產生了異化這一事實,“決不是生產的某種絕對必然性,倒是一種暫時的必然性”。
資本主義中的社會關係往往扭曲和隱藏它們真正的本性(馬克思後來在《資本論》的第一卷和第三卷中關於資本的、貨幣的和商品的拜物教理論詳細闡述了這種扭曲的途徑),以致這個社會裡的每一個人往往都誤解其本性。然而在馬克思看來,特別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受一定的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的觀念的嚴重束縛,在他們看來,勞動的社會權力對象化的必然性是跟這些權力同活勞動相異化的必然性分不開的”。馬克思認為,這二者的相等只存在於階級對立的、商品生產的社會中,譬如資本主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