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評價

道德評價

道德評價是依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標準對他人和自己的行為進行善惡、榮辱、正當或不正當等道德價值的評論和斷定。通過讚揚、褒獎或批評、譴責,激勵人們揚善棄惡。

基本信息

概述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依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標準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進行的善惡判斷和評論,表明褒貶態度。道德評價對道德行為進行全面考察並作出裁決,分析判斷哪些行為是善的,哪些行為是惡的;對善的行為給以讚揚、褒獎,對惡的行為加以批評、譴責,進而幫助人們明確自己承擔的道德責任。它可以揭示一個人行為的善惡價值,判明這些行為是否符合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範,是否符合道德理想,從而通過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形成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棄惡揚善,以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道德評價在社會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人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進行道德評價。道德評價是道德原則和規範發揮作用的槓桿。人們道德評價的能力,道德評價活動的深度和廣度,標誌著一定道德體系原則,規範被人們接受的程度。道德評價也是個人道德觀念、道德品質形成的重要因素,它貫穿於道德教育、道德修養等實踐活動中。
道德評價必須依據一定的客觀標準。這個標準隨著社會經濟關係的變化而變化,它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在階級社會和有階級存在的社會,不同階級有不同的善惡觀念,因而有不同的道德評價標準。作為占統治地位的道德,總是以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作為道德評價的基礎。沒有超階級的、永恆不變的善惡標準。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產生以前的倫理思想家,在道德評價的標準問題上,或者片面誇大道德評價標準的絕對性,把它看成是永恆不變的;或者片面誇大道德評價標準的相對性,把它看成是主觀隨意的。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力圖掩蓋道德評價的階級性。馬克思主義認為,不同社會,不同階級以及不同民族之間,有不同的善惡標準。道德評價的方式包括輿論、內心信念等。
發揮道德評價的社會作用,對於現代化建設事業,對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和共產主義道德的提倡,都具有重要意義。

歷史發展

問題探索:什麼是道德?
在中國古代的典籍中,“道”一般是指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並引申為人們必須遵循的社會行為準則和規範;“德”即得,東漢時劉熙對德的解釋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意思是說,“得”就是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處理得合適,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許慎對“德”的解釋是:“德,外得於人,內得於已也。”這也就是說,“德”就是一個人在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時,一方面能夠“以善念存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這就是“內得於已”;另一方面,又能夠“以善德施之他人,使眾人各得其益”,也就是“外得於人”。這說明,一方面“德”是一種行為活動,一種力量;另一方面,“德”是一種得益行為,使利益有所得為德,使利益有所損為非德或缺德。德,為力,為得,為內而行於外。
把“道德”兩字連在一起用,始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於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可見,道德從它的原始規定和後來的使用來說,就包含著道德意識、道德規範和道德活動等廣泛內容。它既是一種善惡評價,又是一種行為標準。
在現代社會中,道德這個概念的科學涵義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社會的要求表現為道德的外部形式——行為規範;二是個體的內在約束力——表現為內在個人品質(人格)規範;三是表現為人類自我完善的一種手段——即肯定自己、發展自己、完善自己的特殊方式。
我們可以給道德以定義:道德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一種意識形態,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關係所決定的,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個人內心信念和價值觀念來維持的,以善惡評價為標準的,評價人們的行為,調節人與自然、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和準則的總和。道德也是人們發展自己的一種特殊力量和方式。
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繫,是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範和行為活動的總和。
一、道德的起源與本質
(一)道德的起源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作為社會現象,屬於社會上層建築和社會意識形態,必須而且只能從人類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生活本身去探討道德的起源。
首先,道德萌發於人類早期的勞動和簡單交往。
其次,道德形成於社會分工的出現和發展。
道德是社會關係的產物,只要形成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係,就一定會產生道德,社會關係是道德產生的客觀條件。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是道德產生的主觀條件。
人類最初的道德以風俗習慣等形式表現出來,隨著發展又從風俗習慣中分化出來。
(二)道德的本質
1、道德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係的產物。①社會經濟關係的性質決定著各種道德體系的性質。②社會經濟關係所表現出來的利益決定著各種道德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範。③在階級社會中,社會經濟關係主要表現為階級關係。④社會經濟關係的變化必然引起道德的變化。道德對社會經濟關係的反映是以能動的方式來把握世界和引導、規範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
2、道德對經濟關係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2)道德的本質和特徵
二、道德的功能與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為社會意識的特殊形式對於社會發展所具有的功效與能力。它集中表現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及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重要精神力量。主要功能有:
①道德的認識功能,即道德反映社會現實特別是反映社會經濟關係的功效與能力。往往藉助於道德觀念、道德準則、道德理想等形式,幫助人們認識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通過,增強義務感與責任感,正確選擇道德行為,塑造道德價格。
②道德的調節功能
指道德通過評價等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和實踐活動,協調人們之間關係的功效與能力。(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會功能)道德評價是道德調節的主要形式,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是道德調節所賴以發揮作用的力量。
社會輿論----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生活範圍內或在相當數量的人群之中,人們對某種事件、現象、行為等進行有意識的傳播,或自發產生的情緒、態度和看法。社會輿論是道德評價的最重要手段,它主要是通過社會輿論、教育榜樣的示範,以及人們關於道德的內在信念來實現的。人們通過社會輿論,使自己明辨是非,提高抑惡揚善的能力,從而堅持或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向。
傳統習慣----是指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和積累起來的一種穩定的民族情緒和社會心理,成為人們世代相沿習以為常的習俗和慣例。表現為:行為習慣或思維模式,即人們以一種特有的傳統心理和觀念去看待道德行為中的人和事,判斷其行為的善惡,從而達到評價和調節行為的目的。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被評價為善的,是符合一定的道德規範的,就會受到鼓勵,讓更多的人效仿。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被評價為惡的,非正義的,不道德的,就會受到譴責,使這種行為得到糾正和制止。
內心信念----是指人們對某種道德理想、道德觀念和道德準則的正確性、正義性和崇高性的篤信,以及由此產生的履行道德義務的強烈責任感。內心信念是通過日常所說的良心來發揮作用的,其表現為:一是對自己的正確行為加以肯定,從而得到自我滿足的安慰;二是對自己的錯誤行為加以否定,從而在良心上感到不安和羞愧。
道德的調節功能,即道德通過評價等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實際活動,協調人們之間關係的功效與能力。道德評價是道德調節的主要形式,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是道德調節所賴以發揮作用的力量,使人們的行為逐步從“實然”向“應然”轉化。
在認識功能與調節功能的基礎上,還有如導向功能、激勵功能、辯護功能、溝通功能等,它們與其他社會手段密切配合,共同發揮了調節作用。
(二)道德的社會作用
1、影響或促進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與發展。任何一個社會占統治地位的道德,都是維護這個社會上的經濟制度的。封建社會倡導“三綱五常”的封建道德,藉以鞏固封建制度。資產階級興起後,則抨擊了封建道德壓抑人性,不合理性,而大力倡導個性解放和個人主義,促進了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在社會主義社會,提倡為人民服務、團隊精神的道德規範,也是著眼於鞏固公有制經濟基礎的。
2、道德是影響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種重要精神力量。
3、維護社會生活秩序和穩定。社會生活中,矛盾無處不在,也無時不在。正確化解這些矛盾,社會才能協調發展。每個人都是處在矛盾之中,面臨很多矛盾關係。如同學之間,6人同處一室,各人興趣愛好、生活習慣各不相同,矛盾在所難免。如果大家都能相互體諒,互相尊重,以誠相待,矛盾衝突就會減少;如果一個人自私自利,斤斤計較,凡事只顧自己,不管別人,關係就很難處理,就會矛盾叢生。推而廣之,班級、學校、社會都是一樣的道理。道德在維繫社會秩序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4、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自我完善、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道德具有重要的認識功能。不管是現實生活中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的言行,還是文藝創作中的那些典型,我們看後都會受到極大的感染,它教育我們正確認識各種關係,正確地選擇各種行為,成長為有德之人。學校教育的功能是很寬泛的,簡單地說,一部分是工具性的,如傳授知識、培養技能;一部分是目的性的,即塑造人,使人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思想品德。知識技能很重要,這是無可爭議的。但是,知識技能被什麼樣的掌握,為什麼目的服務的問題更重要。德在人們的全面發展中居於主導地位,它是人才成長的動力和導向。
三、道德的歷史發展
人類社會經歷了五種基本的社會形態,與此相適應,出現了道德發展的五種歷史類型,即原始社會的道德、奴隸社會的道德、封建社會的道德、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
道德發展的規律是:人類道德發展的歷史過程與社會生產方式的發展進程大體一致。
人類道德進步的主要表現:①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促進社會和諧和人的全面發展的作用越來越突出;②調控範圍不斷擴大,調控的手段和方式不斷豐富、更加科學合理;③道德的發展和進步成為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人類道德發展中的各種類型,都是一定時代特定的經濟基礎的反映,是由那個時代經濟、政治、文化狀況所決定的,有其歷史的、階級的局限性。作為是那個時代人們對自己的生存境遇、人際關係和人生意義的反思的產物,包含著某些合理的認識和反映社會發展一般要求的積極成分。這些合理的的認識和積極的成分應該得到重視,使之成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事新的有歷史創造的寶貴的思想資源,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對待歷史文化遺產的一個基本的態度和原則。
社會主義道德是人類道德發展合乎規律的必然產物,是人類道德發展史上的一種嶄新類型的道德,是對人類道德傳統的批判繼承,並必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實踐的的發展而與時俱進。它的合理性與先進性在於,不僅是適應新的階段——無產階級革命要求的產物,也是對人類道德文明發展的優秀成果批判繼承的結果。一方面,與歷史上人類道德文明的發展有著深刻的歷史聯繫,另一方面,又是對歷史上已經過時了的道德類型的超越和提升。

優良傳統

中華優良道德傳統分為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和中國革命優良道德傳統。
一、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重大意義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1]道德傳統,並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加以發展,就能充分激發整個民族的潛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現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不能脫離自己的民族性。
2.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能夠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能夠使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具有更為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能夠使人際關係更加和諧,促進經濟社會更好地地發展;能夠使愛國主義、團隊精神和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適應時代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和倫理道德規範。
3.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個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條件。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中華民族的根,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根,是一塊永不磨蝕的“胎記”。
二、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
1.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公私之辯證”是中國傳統道德發展演化的一條主線。“公義勝私慾”是道德的根本要求,“公”是作為道德的最高標準。強調在“義”和
“利”發生矛盾時,應當“義以為上”、“先義後利”,“見利思義”,主張“義然後利”,反對“重利輕義”、“見利忘義”。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崇尚“仁愛”原則,主張“仁者愛人”,愛人要從愛旁邊的人做起,從愛親人做起,即孝悌是人之本(孝道),並把這樣的愛推廣到他人,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忠道),能將心比心(恕道)。立足於自己,承認人的差異,主張“合而不同”,“和為貴”,講求和睦相處,強調社會和諧,“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3.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謙即自謙,虛以處己;敬即敬人,禮以待人。謙敬與禮讓是聯繫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禮也”,“凡人炎所以為人者,禮義也”。同時提醒人們“事思敬”、“不居功”。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誠”即真實無妄,其最基本的含義是誠於己,誠於自己的本性,包括“誠”和“信”兩個方面。亦即誠實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實事求是,嚴肅認真,尊重科學,堅持真理,堅守信諾。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作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荀子·勸學》中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這裡講的“神明”是指人的精神面貌;“聖心”是指一種道德境界。所謂“成德至善”,是說個體的道德品質是一個由一種較低的境界到另一種較高的境界,不斷前進而逐漸趨於“至善”的過程。——“存之又存,相乃不捨”,逐漸地但無止境地趨於“至善”。
6.重視道德踐履,強調修養的重要性,倡導道德主體要在完善自身中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中國歷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認為,在塑造人格的過程中,最重要是就是奮發向上、切磋踐履、修身養性。
此外還有廉潔自律、寬厚待人、艱苦樸素、勤勞節儉、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尊師敬業,以及剛健有為、自強不息、捨生取義、見義勇為、奮發圖強等。
三、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
自從1919年“五四”運動第一次中西文化大碰撞以來,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倫理道德文化,以及如何對待外來文化特別是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倫理道德文化,一直是我們在文化和道德建設上進行戰略選擇的一個重大而無法迴避的問題。雖然我們作出了正確的分析和回答,但直到現在所謂新自由主義、“全盤西化論”和新復古主義、儒家救國論仍然不絕於耳,成為當今意識形態領域裡鬥爭的一個重要方面。有必要旗幟鮮明地表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和原則態度,澄清理論是非,掃除思想障礙。
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是一個矛盾體,具有鮮明的兩重性。
①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之;
②在按社會主義的要求和建設的需要,做好取捨和創造性的轉化之;
③要通過分析、鑑別、取捨和改造,剔除那些帶有明顯的階級和時代局限性的成分,繼承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對我們今天的道德實踐仍然具有指導意義的積極內容。
在對待傳統道德的問題上,要反對兩種錯誤思潮。一種是文化復古主義思潮;另一種是全盤西化的思潮。這兩種思潮在對待道德問題上都割裂了共性和個性、抽象和具體、一般和個別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從中國歷史發展的過程來看,無論是復古論還是全盤西化論,都對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道德文化的進步產生了十分消極的影響。
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發展和道德進步,除了要注意繼承和弘揚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優良傳統之外,還必須積極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優秀成果。在對待其他民族或國家的道德文明成果上,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社會道德

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係
建立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經濟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必由之路,這種經濟體制,不僅同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結合在一起,而且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結合在一起。而這一結合的核心點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道德。發展市場經濟,對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根據市場經濟的現實需要加快思想道德建設的步伐,以迅速形成有利於市場經濟順利發展的道德風尚。為此,就必須正確把握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道德結合關係的歷史特點,以明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方向。
(一)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道德具有一致性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相互促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道德在相互作用於、相互促進中完善和發展。一方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推動著社會主義道德的發展。表現在:一是有利於完善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二是有利於增強人們的自主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促使傳統道德朝著社會主義現代化道德建設健康發展。三是提高了經濟效益,使社會主義優越性進一步發揮出來,從而增強了人們的社會主義道德信念。另一方面,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又會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必然要求建設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的道德觀念,如公平競爭、互利互惠、尊重個性的道德原則。才能促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使人們能夠正確處理競爭與協作、自主和監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後富、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各種利益的關係,建立有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二)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干擾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道德建設提出了新要求
2、發揮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對市場經濟的導向作用,促進和保障市場經濟健康展
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
(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道德建設的核心問題。即道德建設的靈魂,它決定並體現著社會道德建設的根本性質和發展方向,規定並制約著道德領域中的種種道德現象。道德建設核心的問題,實質上是一個“為什麼人服務”的問題。通俗地講,道德就是能夠為他人“服務”,也就是能夠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服務”,是一種為他人和社會獻身精神,或者說“服務精神”,如何理解和認識這種“服務”精神,在不同時代,不同階級的人其態度和立場是不同的,甚至大相逕庭,又總是同他們的道德的根本出發點和根本目的相聯繫,總是同他們的道德是為什麼人服務聯繫在一起。
1、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人際關係的客觀要求
為人民服務思想反映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政治制度的客觀要求。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經濟建設最終是要達到廣大人民民眾共同富裕的目的。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是以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為基礎的社會關係已經建立。在所有制的形式上,我國雖然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形式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但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生產關係的主流和本質,它代表了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在人與人的關係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只有社會分工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個人都既為社會、為他人勞動,也在為自己勞動,在勞動中結成了平等互助合作的關係。在分配領域中,我國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個人收入分配製度。因此,為廣大人民民眾服務,特別是為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服務,是我們的根本目的。強調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就是要發揮社會主義道德的能動作用,關心人民、愛護人民、扶危濟困、幫貧救難,以維護人民利益為最高要求,從而形成一種團結和睦的新型人際關係和熱愛社會主義的氛圍。從社會政治制度看,我國是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我們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奮鬥目標緊密結合起來。可見,“為人民服務”既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要求,也同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相一致。
2、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要求
——市場經濟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下,一方面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專業化;另一方面社會協作越來越廣泛,越來越緊密。個人越來越離不開群體,整個社會圍繞商品生產和交換而被聯結成相互依存的有機體,這在客觀上有利於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環境,有利於強化人們的群體意識、整體意識和服務意識。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生產經營者追求的是商品的價值。而商品的價值能否在市場交換中實現,主要取決於該商品是否符合消費者的需要。因此,商品生產經營者必須考慮消費者的需求,必須千方百計地為社會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和優質高效的服務。
——市場經濟是一種競爭經濟。經營者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遵循誠實守信、平等互利,合法經營、敬業愛業的倫理精神和道德原則,注重商品的質量和做好服務。早在200多年前,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就指出,商品生產者為個人利益而工作,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去滿足社會的需要,結果個人的利益得到了實現。這隻“看不見的手”就是市場機制。這也就是說,他是不自覺地為社會服務的。很多人提出了“顧客是上帝”、“客戶是中心”等口號,實施了“顧客滿意”戰略,簡稱“CS”戰略。“CS”是“顧客滿意“的英文縮寫。“CS”興起於90年代的美國、日本等國,是一種全新的行銷戰略。它要求企業以顧客為導向,建立優質服務網,讓顧客感到百分之百的滿意,從而使企業效益倍增。這說明,即使是在一般市場經濟中,極端利已主義也是行不通的。
問題:現時代,實踐為人民服務是否必要?是否可能?現實中,一些人卻對提倡為人民服務產生了懷疑甚至動搖,等價交換原則,再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合時宜了,甚至把為人民服務改成“為人民幣服務”。
——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為人民服務的道德仍然是必要的。在我國,有不少深諳國情和經營之道的企業家就是這樣做的。在美國西點軍校里,掛著許多各國英雄的畫像,其中就有中國的雷鋒。他們把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看作是人道主義的表現,認為這是一個軍人應該具備的思想。一些美國記者看了《離開雷鋒的日子》這部電影后深受感動,在美國《時代》周刊上發表文章,建議美國人都來看看這部影片。文章說:“在一個物質享樂主義快速取代理想主義的世界裡,喬安山的美好德行可能會暫時受到輕視,但總有一天會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當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為人民服務,並不等於人們都能認識到這一點,自覺地為人民服務。有些人為了追求個人利益,粗製濫造,搞坑蒙拐騙,假冒偽劣,損人利己。這就要加強道德教育和法紀教育,弘揚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所以,江澤民說:“越是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越要加強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提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提倡無私奉獻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克服市場自身的一些固有弱點和負面影響(如唯利是圖、金錢價值泛化等),才能為市場經濟發展提供科學的動力源泉和價值規範,才能促進和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現階段,實踐為人民服務是可能的。為人民服務可以通過不同層次、不同形式表現出來,是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的統一。(1)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為人民服務高層次的要求,表現為一心為公、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等,這是對共產黨員和先進分子的要求。在這方面,我黨老一輩革命領袖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在任共和國總理的26年中,始終把自己擺在人民公僕的位置,為人民殫精竭慮,忘我工作。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那種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他日理萬機,廢寢忘食,每天工作長達十七八個小時,有時甚至超過二十小時。所以人們說,周總理是累死的。1976年1月8日,周總理逝世後,人們以最隆重的方式悼念他,十里長街,數十萬人垂淚為總理送行,訴不盡對總理的悼念之情。周總理已經和人民永遠融為了一體,他把黨的宗旨化為自己的靈魂。我們黨的領袖是這樣,廣大黨員幹部也是如此。在六七十年代,我國曾湧現出雷鋒、焦裕祿式的先進代表,山東,家中有年近九旬的老母、三個未成年的孩子和動過大手術的妻子,家裡確實離不開他,但組織上決定他支援西藏,他二話沒說,十年間二度進藏,在“世界屋脊的屋脊”、全國海拔最高的西藏阿里地區忘我工作,艱苦奉獻。為了尋找阿里地區發展優勢,他幾乎跑遍了全區所有的鄉。他關心民眾疾苦,不顧自己身患重病,為民眾送醫送藥送溫暖。他不能照顧自己的妻子兒女,卻收養了二個藏族孤兒。他說:“我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共產黨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
(2)愛崗敬業,這是為人民服務的普遍性要求。還表現為,在與人相處中,要儘量做到替別人著想,力求有利於他人,有利於社會,使自己行為能夠給他人和社會帶來有益的結果,在人民需要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立足本職,實現自己的最大人生價值。李國安是一名團長,他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實現了人生價值。乾一行,愛一行,勤勤懇懇地做好本職工作,同樣是為人民服務,如普通工人徐虎、李素麗就是其中的代表;同志間相互關心、愛護、幫助是為人民服務,熱心公益,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扶貧救困也是為人民服務;個體戶合法經營,照章納稅不損害他人利益,靠自己的誠實勞動取得正當利益,他的行為同時也是為他人服務的,這種既利己也利人的行為,在道德上應當給予肯定,也是在為人民服務。如果說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有困難的話,做到愛崗敬業並不是一個高不可攀的目標。因此,對全體公民提出為人民服務的要求,並不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切實可行。作為當代大學生,應努力實踐為人民服務。
(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團隊精神為原則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他的學生曾有過一段對話。學生問:老師,一滴水如何才能使它不乾涸?柏拉圖說:很簡單,把它放到大海里。這段對話對我們理解個人與集體的關係很有啟發。個人只是滄海中的一粟,而人民民眾則是汪洋大海。作為個體的人是離不開社會集體而獨立存在的,在人民民眾集體面前,個人如同一滴水,離開了大海就會很快乾涸。因此,只有將個人的智慧和力量納入集體實踐的洪流之中,才能使個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在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中,團隊精神原則是指導人們行為選擇的主導性原則。這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團隊精神原則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確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係,目的是在現實中追求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最大和諧發展。
1、社會主義團隊精神強調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集體利益體現著個人根本的、長遠的利益,是集體所有成員共同利益的統一。每個人的正當利益是集體利益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集體利益的發展,本身就包含著集體中每個人利益的增加,而集體中每個人利益的增加,同樣有利於集體利益的擴大。
2、社會主義集體利益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
團隊精神原則主張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這是社會主義團隊精神原則的主要的價值取向。提倡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衝突時,個人應當以大局為重,使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在必要時為集體利益作出犧牲,即為集體利益放棄個人利益,甚至為集體利益而獻身。當然犧牲不是說在任何情況下,只要發生矛盾時,就必然要個人作出犧牲,更不是任意地要個人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無條件地犧牲個人利益。只有在不犧牲個人利益就不能保全集體利益的情況下,才要求個人為集體作出犧牲,即自我犧牲是有條件的必要的犧牲:一是發生衝突時,個人利益失去正當性,不犧牲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就無法實現時;二是發生衝突時,個人利益是正當的,現時不能滿足與實現,而且不犧牲個人正當利益,集體利益就無法實現時。這種犧牲表現出崇高的社會主義道德精神。
3、社會主義團隊精神強調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
個人正當利益是指在一定生產力水平下,個人正常生活、勞動所需要的物質和精神需要的滿足(即個人生存和發展需要的條件,包括個人的身體健康,生活條件、工作條件和學習條件,個人才能發揮和發展的條件),以及通過辛勤勞動、在法律允許範圍內和合乎道德的條件下獲得的個人利益。
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在必要時犧牲集體利益來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諸如生命權、生存權、發展權等,是團隊精神思想的應有之義,團隊精神為培養人的健全人格、鮮明個性和創新精神提供了保障,只有個人的價值、尊嚴得到實現,個人的正當利益得到保證,集體才能有更強大的生命力。那種把團隊精神看作是對“個人的壓制”、是對“個性的束縛”的思想,是與團隊精神的本意相違背的。
社會主義團隊精神的具體道德要求分為三個層次:
其一是無私奉獻、一心為公、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有這樣境界的人絕不是說只有集體利益,沒有個人利益,而是說已經形成了自覺地、一貫地、真誠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主要表現在真正具有共產主義思想境界的先進人物身上,他們的一切言行,都能以是否有利於集體為準則;一事當前,總是先為集體著想,對同志極端熱忱,對人民極端負責;在思想上時刻牢記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要求;行動上總是閃爍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把別人的幸福當作自己的幸福,把維護集體利益當作自己的天職。對大多數民眾來說,是一種崇高的道德境界,而對無產階級先進分子來說,是一種可以達到而且有些人已經達到的境界。
其二是先公後私、先人後己,即為人民服務。具有這樣境界的人,在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時,以國家、集體利益為重,並在此前提下謀取個人正當利益;在處理社會和個人關係時,願意多作貢獻,少取報酬因考慮個人利益時,能先集體後個人,先他人後自己,總是要或多或少地作出一定的犧牲。經過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和個人修養,很多人民民眾達到了這樣的境界,有相當的民眾基礎。
其三是公私兼顧,即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或一人為大家,大家為一人。這是對我國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三)宣傳和弘揚共產主義道德
1、什麼是共產主義道德
在社會主義歷史階段,共產黨不僅肩負著經濟建設的重任,肩負著對整個社會進行改造,還肩負著思想意識形態方面的建設重任;要對社會進行共產主義思想和道德的宣傳和教育,要在黨內堅決實行共產主義的道德規範。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應當義不容辭地批判、清除舊的、落後腐朽的道德觀念,率先踐行共產主義道德,自覺地把自己所獻身的那個事業所要求的共產主義道德作為自己的行為規範。共產黨員應當做到“先公後私,先人後己”、“公而忘私”;為了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為了共產主義事業而時刻準備犧牲個人的利益。
2、共產主義道德的價值標準
第一,以黨的政治利益作為至上的價值標準
第二,以社會主義國家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價值標準
第三,整體利益至上的價值標準
第四,以他人利益至上的價值標準
3、社會主義道德與共產主義道德的區別
(l)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經濟基礎結構和分配形式不同,決定了道德作為上層建築的一部分內容的不同。共產主義社會實行的是按需分配;社會主義實行的是按勞分配。
(2)道德是一個歷史範疇,在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這兩個不同的歷史條件下,社會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道德的特徵要求是不同的,道德必然要受到社會現實進程所制約。社會主義道德具有階段性,而共產主義道德擁有最多的能夠長久保留的因素,將成為全人類共同的道德。
(3)道德的一部分內容不同。共產主義道德觀要求為他人、為集體、為全社會無私地奉獻;社會主義道德則要求以團隊精神為基本內容,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
(4)道德的層次不同。共產主義道德是先進道德中最高層次的,它所要求的是共產黨員和社會先進分子達到的;社會主義道德是相對低一層次的,是要求全體人民努力做到的。從共產主義道德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這些主要區別可以看出,道德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結構、經濟生活、經濟關係決定的。

道德規範

一、我國公民基本道德規範
(一)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提出極其意義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這20個字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道德規範。
(二)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主要內容
10個基本道德規範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三)誠實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
二、大學生與誠信道德
(一)誠信是大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基礎
(二)誠信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
(三)誠信是大學生進入社會的通行證
三、努力提高道德修養的自覺性
(一)道德修養貴在自覺
第一,大學生應當自覺地把自身生活放置於具體的物質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實踐中去。第二,大學生道德修養要
從自身的道德行為中體味道德,內化道德。道德修養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把道德知識、道德理論與道德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努力做到學以致用、身體力行。
第三,大學生應自覺地從自身所學的知識中實現道德修養。
第四,大學生應自覺把握幾種主要的途徑進行道德修養。(1)重學。(2)自省、克己。(3)慎獨。(4)力行、積善。
(二)認識和把握道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
其一,學思並重的方法;
其二,省察克治的方法;
其三,慎獨自律的方法;
其四,積善成德的方法;
其五,知行統一的方法。
讓美德占據靈魂
一位哲學家帶著他的弟子坐在郊外的一片曠野里。哲學家問身邊的弟子該如何除去周圍長滿的雜草。弟子們十分驚諤,沒有想到一直探討人生奧妙的哲學家,最後一課竟會問這么簡單的問題。於是,他們給出了各種答案,有的說用鏟子就夠了,有的說用火燒,有的建議在草上撒上石灰,還有的說要斬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來就行了。哲學家聽完後,站起身說:"課就上到這裡,你們回去後,用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雜草,沒除掉的,一年後,再來除草。"一年後,他們都來了,不過原來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雜草叢生,而是變成了一片長滿穀子的莊稼地。弟子們圍著穀子地坐下,等著哲學家的到來,可是哲學家始終沒有來。幾十年後,哲學家去世,弟子們在整理他的言論時,私自在書的最後補了一章:要想除掉曠野里的雜草,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莊稼。同樣,要想讓靈魂無紛擾,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