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雪海》[小說]

《香雪海》[小說]

《香雪海》是香港著名女作家亦舒的言情小說作品。書中通過對女主人公香雪海跌宕起伏的情感、命運的細緻刻畫,表現了香港小布爾喬亞式的象牙塔生活。

基本信息

(圖)《香雪海》《香雪海》

《香雪海》是香港著名女作家亦舒的言情小說作品。書中通過對女主人公香雪海跌宕起伏的情感、命運的細緻刻畫,表現了香港小布爾喬亞式的象牙塔生活。

解題

(圖)《香雪海》《香雪海》

古書確實有載:江蘇吳縣之鄧慰山,以多梅著名,花時香風十里,一望如雪,清蘇撫宋犖題鐫香雪海三字於支峰石上。《辭海》記載為海一般的鋪開,雪似的潔白單純,平靜而恣意地綻放,此謂香雪海。沒有刻意的艷俏,唯暗香隱而長遠。
香雪海地處蘇州光福鄧尉山北麓,因享有“香雪海梅花甲天下”之譽,而成為中國四大賞梅勝地之首。康熙曾三次,乾隆曾六次巡遊香雪海,共寫下14首讚美詩篇。
康熙三十五年,江蘇巡撫宋犖來此賞梅。極目放眼,白梅如雪似海,暗香浮動,觸景生情,逐題《香雪海》三字,刻於岩崖。並賦詩《雨中元墓探梅》,他冒雨持杖登臨鄧尉,對滿山梅林領略“遙看一片雲,雲海波千頃”的意境。
在小說中,香雪海是一個女人的名字。讀這三個字的時候,最容易湧起的感覺,是如同看月亮剛剛升起,柔和清澈的光輝,灑在江南的梅林中,把滿園的繁花渲染得空檬、縹緲而綺麗。但偏偏,這個名字的下面,卻是一個無情而悽美的故事

作者介紹

(圖)《香雪海》《香雪海》

亦舒,原名倪亦舒,兄長是香港作家倪匡。亦舒於1946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鎮海,五歲時來港定居,中學畢業後,曾在《明報》任職記者,及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亦舒赴英國修讀酒店食物管理課程,三年後回港,任職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後進入政府新聞處擔任新聞官,也曾當過電視台編劇。現為專業作家,並已移居加拿大

亦舒十五歲時,就被報刊編輯追上學校來要稿,成為編輯們不敢得罪的“小姐”。當亦舒一露頭角就迅速成名時,兩兄妹就成了香港文壇上的兩雜奇花。有人稱之為奇蹟,說亦舒、倪匡、金庸是“香港文壇三大奇蹟”。 另有筆名梅峰、依莎貝和玫瑰等。
她的小說充滿幻想色彩——虛無飄渺,卻又執著而不肯放棄。她更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與觸覺, 有擅於將平凡的字眼變成奇句的才華。亦舒的作品已結集出版的有七十種,代表作是《玫瑰的故事》、《喜寶》等。

內容簡介

(圖)《香雪海》《香雪海》

祖籍江蘇的香氏,有一妾侍之女,名叫香雪海。由於母親失寵,雪海從小便在修道院過著孤獨的寄讀生活,直到父親臨終才與她相認,讓她繼承其在香港的產業。雪海的作風豪爽,我行我素,經常一襲黑衣,行為神秘,常人都認為她恃財傲物。關大雄在香氏企業謀得一職,對香暗中觀察。相處中卻被香之氣質深深吸引,不能自拔,當他發現香亦對其有仰慕之意時,感情的天平失去了平衡…… 大雄的女友叮噹察覺其心意有變,一改過往開朗瀟灑的作風,並與追求她的趙三訂婚,迫使大雄作出抉擇。憨厚樸實的大雄不願放棄與叮噹多年的感情,又得知香患了骨癌,將不久於人世,於是陷入極度的矛盾之中……
可以用這樣的語言介紹這本書的內容:
都是在愛中煎熬的人,愛也好,恨也好,
都在無形當中傷害了自己最在乎的人。
這究竟是幸還是不幸呢?
這又有誰知道呢?
當歲月在回憶中沉澱,是否記得曾經的諾言,是否後悔過。。。

寫作特點

(圖)亦舒作品亦舒作品

《香雪海》其實和亦舒的許多作品一樣,“主要是表現布爾喬亞知識分子的”,因為她“熟悉的是香港小布爾喬亞式的象牙塔生活。”
在語言上,亦舒也學習了“大師們”的筆法,特別是古龍的短句。小說節奏強烈又有張有馳,句子短促又抑揚頓挫,兼對話極多。
故事曲折跌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穿插許多插科打諢,許多警句妙語,也使人想起“古大俠”的《天涯·明月·刀》和《陸小鳳》等等。
《香雪海》里,最妙的還是它的開頭,香雪海的出場,用的就是中國兵法中的欲擒故縱和中國文學中的欲揚先抑法,跟亦舒其他作品中的平中見奇又有很大的不同。開頭別致,情節推進峰迴路轉,波濤起伏,語言也有點“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味道。想像力發展到了極致,揉言情、歷史、偵探、異域風情於一處,大大滿足了讀者的獵奇心理。《香雪海》就利用了武俠中常見的出場期待,造成了懸念,引逗著人們迫不急待地追看下去。
亦舒這一系列與“花事”有關的作品,實在是亦舒小說系列另有特色的一類。

《香雪海》最是大起大落,時時給人驚訝。先是不屑,接著是沉迷;大希望之後,卻是大幻滅。
亦舒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她自小跟哥哥以及哥哥的朋友金庸、古龍等練筆,學得這些武俠科幻小說家豪爽、幽默的脾氣,所以小說筆調輕靈,時有妙筆引人噴飯。她的愛情虛幻主義往往給小說罩上一層悲涼的氣氛,與她文筆風格恰好形成鮮明的對比。

人物形象

(圖)《香雪海》《香雪海》

香雪海:冷峻跋扈的外表卻有內心的幽美灑落其上。她之外的世界都很熱鬧,而她,永遠是穿一襲黑衣,更襯得膚光勝雪。她不是塔內人,她是塔外來的,而且來自外太空。這自然對塔內人是一個絕大的誘惑。她不是美女,許多美女的心靈是一片空白。她太有味道,比美女更難抗拒。她有金錢作後盾。錢是永遠不嫌多的。她只是會想;“人生在世不過短短數十寒暑,不必過份計較後果,想做便去做。”從不修飾自己。她是個什麼都不爭的人,整個人是那么的不積極,吃虧或占便宜對她來說根本不當一回事。看多了爭名奪利,自以為是,走火火魔的各式人等,香雪海確實令人覺得特殊。香雪海正像她的名字,冷冰凍的幽香襲人。她們都是無所求的人,所以較為高潔可愛。男人在她們的面前,總是為他們著迷,迷得神魂額倒。
關大雄:男,三十歲,獨子,倫敦大學文學學士,哈佛大學管理科學碩士,現任職美國元通銀行營業部經理,月薪一萬三千七百五十元。只夠七日零十三小時花用,其餘二十二日零九小時之生活費由父親資助。缺點:好色、多心、貪圖享受。優點:勤力、苦幹、不喜出風頭。致命傷:很有點脾氣。中產階級的那種典型性格,他們從來就不是很浩大、很深退的一汪大洋,但在生活的空間中也不時閃爍著智慧的鱗光。他一旦見到了香雪海,卻馬上湊過去,為她著迷;而當叮噹拋棄他時,他又重新執著於叮噹。
叮噹:是一個作家。她的小說暢銷,可讀性強,並且獲得知識分子的好評,她每天工作只有兩個鐘頭,短短的時間內,一支生花妙筆便將故事發揮到淋漓盡致。一天中其餘的時間,叮噹用來玩。“玩”包括學葡萄牙文,攝影、杖頭木偶、篆刻,也有音樂和各種遊戲,逛書店,設計時裝,更連帶約朋友出來閒談、喝酒、聽音樂。生活無聊透頂,但也豐富絕頂。她和關大雄,是矛盾的一對,真是天造地設的一雙。關大雄花心、虛偽,一直都說叮噹是個光明體,給他帶來熱量。他很愛她,並準備近期結婚,婚後養五個孩子。作為時代女性,不甘心光坐在家中,總得想些事出來做。不能做得太辛苦,又不能太平凡,所以,挑了作家來做。“還有什麼職業比作家更高貴更突出更清閒”。叮噹有這樣的小聰明,觀察力強,生活圈廣,肯思索,肯多練,不濫寫,不拖稿,所以有相當的知名度。但名利當前,她還是抵擋不了,壞了名節。她竟然去寫影射他人隱私的東西。而影射的對象,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按關大雄的說法:她已經在巔峰,還要爬到什麼地方去?為什麼要這樣急急地引人注意?她灑脫得似乎什麼都無所謂,但卻又什麼都看不開。
關大雄、叮噹、趙三以及他的父親趙老伯,都是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人物。他們的物質富足,精神卻一直禁錮在這看似開放而實質隔絕的世界中,物質是他們生活的保障,也是他們生活的餡餅。
亦舒筆下,寫得最好的就是這一類人,她所操持的文字解剖刀在指向他們的時候,總是閃耀著幽秘的藍光,冷峻得很,又不無憐惜。正是這種感覺使讀者看好她信賴她。

作品分析

(圖)《香雪海》《香雪海》

從看亦舒《紅塵》的時候開始覺得亦舒真是個寫故事的高手。小說總是懸念迭起,迫使看的人總想一口氣看完才舒服。舒服完了卻又總是說不清的惆悵。情和理都被她說透了,會突然間不知活著為何了。但小說仍然要接著看,因為很多道理自己看不透活著感覺更是麻木。能有所感喟總是好的。
回頭再來看看《香雪海》,感覺故事其實也滿老套:即將談婚論嫁的都市戀人,生活中因接連二三的巧合而和一個女人扯上關係,而男女主人公的生活一時起了分歧,愛情出現缺口,並因為男主人公與黑衣女的曖昧而一波三折。黑衣女,也就是香雪海是注定要死的,而那兩個人的愛情也同時進了墳墓。
不過這個故事還是給亦舒說的很好,因為香雪海是個傳奇式的人物,初始給人感覺乖戾神秘,為常人所不為。當然,她還是個女人中的女人。這也就注定了對愛情再忠貞的男人也還是要愛上她吧。她的死亡不是他放棄婚姻的藉口,愛了就是愛了。男女主人公都是滿有意思的人。。。。。。

書評

(圖)亦舒作品亦舒作品

其實香雪海多少還是帶戲劇色彩的,一個什麼都有的美麗女人,卻獨獨薄命。
如果沒有香雪海,大熊會和叮噹順利結婚生子,然後白頭偕老。並不是說大熊是怎樣始終如一的人,而是他太知道自己的個性,太知道弱水三千飲進肚去不過一個味,所以他寧可選擇個最能相濡以沫的人度過餘生,少去了糾葛,多了份安穩,圖的是省心。既然一個普通的女子無論如何不能讓大熊放棄叮噹,於是便有了香雪海。
世人所貪愛的金錢、名譽、地位,她竟都不放在眼裡。率性而為,獨來獨往,隨心所欲,匪夷所思。仿佛看穿世事,什麼都不在乎,卻常在乎常人不能理解的事。只有這樣特立獨行的女子才能吸引大熊的關注,撥動他的心弦。也才有了故事情節的推進。
其實大熊本質也就因為審美疲勞而選個能將就的人得過且過,他的安定是事實也是假象,是看透,更是委曲求全。香雪海的與眾不同讓他見識了女人的另一種可能,是他所不曾預見的新的可能,於是就催生了他已然放棄的激情,像受到了蠱惑般不由自主地向她靠近,就算明知道後果是失去自己現有的一切一切。
人的欲望總如萬丈深淵,予取予求,有了碗裡的,也忘不了鍋里的。可是世事豈能盡如人意?有人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無能為力,便收了心,安安分分地守起自己能力所及的世界。而這並不代表毫無欲望,只要有一絲誘惑,人還是會飛蛾撲火般的奮不顧身。《香雪海》便是明證。師太賦予香雪海那么多傳奇的色彩是有道理的,否則何以撼動大熊那樣的人,何以激起他沉寂的心,何以讓他不計後果地遂自己的願。可是以獵奇為理由暴露人性的缺陷、讓故事順理成章,就降低了其本身的格調,掩蓋了本質的深意。
這一點倒是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略勝一籌,振保就是因為不滿足,才左右為難。而大熊的出軌卻多了點追逐傳奇的情有可原。從這一區別來講,張的是小說也是生活,而師太的只能是小說了。

精彩語句摘錄

(圖)《香雪海》《香雪海》

人們付出昂貴的代價,換取他們的理想,成功以後,隨著而來的是失去自我,無限的寂寞。

女人最高興的時候,恐怕就是知道男人怕失去她的時候。

一向不同情失眠的人,睡不著?那不過是因為閣下還沒有真正的疲倦。充分的工作量加運動量,保證人站著就能扯鼻鼾。

通常真正的大老闆,一定是舉止合理,頭腦清醒的人物,否則他爬不到那么高。

文化是重要的,衣食住行皆有其文化。最有文化的飲料是礦泉水,最有文化的顏色是白色,最欠文化的食品是象拔蚌,最恐怖的鞋子是高跟屐。
能夠真正戀愛多好,可惜可遇不可求,年紀越大,越不易為任何事心動,自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寵壞自己,泰半無望。
那一年,同其他所有一年一樣,有歡笑,有悲哀,過得實在不容易,每一天都值得紀念,因每一天都付出過功勞力心思。
我一向反對同居,因為對女方太不公平--盡了所有做妻子的責任,而得不到做妻子的權利。 

同名影片

(圖)《香雪海》《香雪海》

《香雪海》 (1934)
簡介:這部電影是著名導演費穆於1934年拍攝的。費穆(1906~1951)是中國人文派電影的代表人物。人文派電影,較強調作者意識與文化因素,重視人物的心理刻畫。費穆編導的《香雪海》,是當時最能標示他的藝術個性的作品。
故事梗概:少女阮玲玉賢慧美麗,早年由寡母作主,許婚村中青年高占非。其舅貪財,硬逼她下嫁無賴財主費柏青。玲玉不允,投奔山上尼庵禮佛修行。舅見其志不可奪,遂允嫁高占非。高孑身一人,種數畝薄田為生。婚後,夫妻終年胼手胝足,仍難應付軍閥的苛征 暴斂。時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軍閥指派費柏青為徵收委員,加緊榨取農 民血汗,充實軍餉。高帶頭抗捐,被捕遭受毒打,不能在村中立足,乃別 妻離子,外出謀生。旅途遇革命黨人,經啟發教育,毅然投入革命軍參加 北伐。自高離家後,玲玉挑起家庭重擔,生活艱難,唯盼丈夫早歸。但一 過數年,依然杳無音訊。時阮母已去世,兒子也患重病。為求神保佑,玲玉許下重願:只要神使丈夫歸來,兒子病癒,願落髮為尼。後來,兒子經醫生救治病癒,丈夫也歷經戰火,平安回家。她感激神的賜予,不管丈夫 、兒子苦苦勸阻,逃入深山,做了尼姑。春去冬來,又是寒梅花萼綻開時節,她見兒子爬過高山陡壁前來探望 時,終於抑制不住母性的愛,重新投 入丈夫懷抱。大地春回,高占非仍日事耕種,阮玲玉依然信神拜佛。可是兒子不耐煩地喊道:“不要燒香了, 我的肚子餓了!”。。。。。。
製作團隊、演職員表
費穆 .... 導演
費穆 .... 編劇
黃紹芬 ....攝影
演員表:
阮玲玉
高占非
黎鏗
劉繼群
製作發行公司:聯華影業公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