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逝的花頭巾》[電影]

《飄逝的花頭巾》[電影]
《飄逝的花頭巾》[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飄逝的花頭巾》是一部中國80年代的電影。由宋江波導演,向人們闡述了人生的意義。

基本信息

製作團隊

(圖)《飄逝的花頭巾》[電影]《飄逝的花頭巾》[電影]

宋江波 .... 導演

肖尹憲 .... 編劇

劉傑 .... 編劇

陳建功.... 原著

於濱。 .... 攝影

魏紅宇 .... 美術(製作設計)

溫良遇.... 錄音師(收音)

羅懷倫.... 錄音師(收音)

劉錫津 .... 作曲

李停戰.... 剪輯

廖永光.... 化妝

田春富.... 燈光(照明)

姜連城.... 燈光(照明)

李寶樹.... 繪景

賈玉成.... 道具

郭磊 .... 服裝指導

楊遠芳.... 置景

金丁哲.... 配音

長影樂團 .... 伴奏

殷秀梅.... 演唱

張眉 .... 指揮

賈立夫.... 作詞

演員表

楊曉鳴 .... 秦江

惠娟艷 .... 沈萍

朱曉鳴.... 南進

楊娟 .... 柳元麗

劉世龍.... 水手長

任頤 .... 秦父

葉琳琅 .... 秦母

張平 .... 鬍子

故事梗概

(圖)宋江波宋江波

秦江原來是一個沒有思想、沒有追求、成天酗酒沉淪的青年。因不滿父親對他的批評,他一氣之下離開北京,孤身來到四川,在輪船上當了一名加油工。一天,他在船上與一位去北京上大學的姑娘沈萍邂逅相識。在交談中得悉這位姑娘是在逆境中靠自學奮鬥考入北方大學的。她對秦江說:"我們每個人都在按著自己對生活的理解生活著,你幹嘛不想辦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姑娘的話深深打動了秦江的心,他便從此發奮讀書,兩年後也考入了北方大學。在一次聯歡會上,他又遇見了沈萍,於是他找到她的宿舍並與她進行了交談,又相約去長城野遊。在交往中,秦不發現沈萍追求虛榮,已非過去船上相遇時的她了,秦江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悵惘!他已愛上了沈萍,但沈萍與他在生活追求上距離越來越遠。她喜歡攀高結貴,還要介紹秦江與名流結識。全校師生爭相觀看中日女排決賽電視實況轉播時,沈萍卻與一位派頭十足的小伙子騎機車外出了。當大家點燃篝火慶祝女排的勝利時,沈萍卻孤獨地站在樹影之下。當天晚上秦江給沈萍寫了一封長信,表達了對她的感情,並坦率地提出了對她的擔心的希望,沈萍卻認為秦江是自作多情,漠然置之。在去民族宮參加音樂會時,秦江從一位舊時朋友處得悉沈萍正與自己妹妹的男朋友姚廣鬼混。姚根本就不愛沈萍,只是玩玩而已。這使秦江很痛苦。第二天中午,秦江在飯廳里本想勸告沈萍,她卻藉故走開了。傍晚,秦江想找姚廣教訓他一通,但見他與沈萍二人親昵地向姚家走去。秦江在馬路上看到他們熄了燈,他痛苦地閉上了眼。不久,學校舉辦“人生意義討論會”,秦江與沈萍在台階前不期相遇,她的眼光里充滿了內疚的痛苦,而秦江鼓勵她,要充滿希望面對未來。

導演簡介

(圖)宋江波宋江波

宋江波,生於1954年9月,吉林抉餘人,中國電影導演,1970年,曾下鄉插隊,1975年,考進長春電影製片廠任場記編輯,同年8月被分配到林農執導的影片《金光大道》劇組當場記。1976年10月被長春電影製片廠保送到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專修班學習,1984年,任影片《人到中年》的副導演,1985年,首次獨立執導影片《飄逝的花頭巾》,創作視點更多地關注於現實問題的展示,受到好評。1987年,執導影片《城市假面舞會》,在寫實基礎上鏡頭觸角伸向現代人的心態和生態,影片獲長影小百花獎優秀影片特別獎,並選送參加第五屆慕尼黑國際電影節,受到好評。1989年,他又執導了《紅房間·白房間·黑房間》,以上海大都市為背景,寫了一群馬路工的生活,以高度電影化的手法,創作了由現實世界逐漸過渡到童話境界的嶄新電影樣式。有較高的文化品味和觀賞性,觀眾對影片表現高度的熱忱,獲長影“小百花”優秀影片特別獎。1992年執導了影片《蔣築英》,榮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92年優秀影片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提名,1992年,執導影片《離婚喜劇》。1993年,導演影片《血色玫瑰》,他善於執導城市青年題材,揭示現代大都市各個階層人們的心理和生存狀態,近年來,他不斷活躍在影視界,拍出一些受好評的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