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說不可》

《非說不可》

《非說不可》是著名主持人孟非的文集,書中孟非從明星主持人身份還原到一位普通公民,通過解析新聞事件以公民的視角對人生百態、社會全貌進行評論,文辭生動、邏輯嚴密、內容豐富。

基本信息

書籍簡介

《非說不可》《非說不可》

名人出書行列又添新軍。因《非誠勿擾》而揚名全國的江蘇衛視當紅主持人孟飛推出新書《非說不可》,並於日前將新書的部分稿酬用於購買少兒課外讀物,為南京紅山民工子弟國小的孩子們進行捐贈。
孟非新書《非說不可》是南京大學出版社於2010年與孟非一起策劃製作的,並於2011年5月在江蘇國際書展上首次亮相,一經推出,即受到關注和好評。書中選錄了孟非親自撰寫的一百多篇時評類文章,文字犀利幽默,文風質樸,內容貼近現實。據悉,出版社在策劃該書之初,便致力於打造一本與眾不同的名人書,為全國觀眾和讀者展示一個《非誠勿擾》之外嚴肅的孟非、淵博的孟非。因此,該書在內容選擇、版式設計、裝幀設計等各個方面都頗為考究。

書籍內容

《非說不可》是江蘇廣電總台著名主持人孟非的文集,內容生動豐富。在本書中,孟非從明星主持人身份還原到一位普通公民,以公民的視角對人生百態、社會全貌進行評論。通過解析新聞事件,進而進行評論,文辭生動、邏輯嚴密、內容豐富,具有可讀性和收藏性。《非說不可》集錄了孟非近十年新聞評述生涯所積累的大量評論文稿中精選的一百多篇的時評,文字犀利幽默、文風親民淳樸、讀起來酣暢淋漓。

作者介紹

孟非孟非

孟非,江蘇衛視著名主持人,主持過的節目《南京零距離》《絕對唱響》《名師高徒》《非誠勿擾》。1971年10月出生於重慶市。1982年隨父母工作調動來到南京,先後就讀於南京一中、三中、七中、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共江蘇省委黨校哲學研究生專業。2003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新銳主持人”、“中國百優電視節目主持人2007年、2008、2009年主持江蘇衛視《絕對唱響》《名師高徒》2010年主持《非誠勿擾》收視率在全國同時間段獲得第一,節目受到觀眾和網友的廣泛關注。《非說不可》是孟非的第二本書,該書在2011年5月的江蘇國際書展上首次亮相併深受好評。

新書發布

孟非新書《非說不可》義賣孟非新書《非說不可》義賣

2011年6月1日,江蘇衛視著名主持人孟非的新書《非說不可》在南京鳳凰國際書城舉行了盛大的發布儀式。在發布會的現場,孟非表示在六一兒童節這一天舉辦新書發布儀式很有意義,並決定將一部分稿酬捐贈給需要幫助的國小生,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
在簽售活動現場,前來購書的讀者絡繹不絕,一位身穿旗袍的氣質美女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她自稱是孟非忠實的冬粉,從《零距離》到《非誠勿擾》,都一直支持孟老師。今天能夠有幸在現場看到孟老師也非常高興,並帶來一幅自己畫得孟老師的漫畫像。孟非看到自己被畫得如此可愛,非常高興,笑稱這是自己今年收到的最好的兒童節禮物,並愉快的與讀者合影,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作品目錄

001/我為什麼開部落格
003/意淫的快感
006/“恩準的發聲?只能造就“沉默的大多數”
009/新版記者證到底哪裡新?
012/自取其辱的“文化差異論”
015/紀念南京解放
019/“講大話的中國人”
022/你是“人民”不是“幣”
025/威尼斯商人和中國土地
028/罵人的藝術
031/想要說聲“信你”真的好難
035/找茬也是職業?
038/不許非法施粥!
041/小花招
044/拼車也是違法?
046/老闆也是官員
049/讒言
053/“吃飯示意圖”
056/拆可以,給個理由先
059/“公示罰沒”不如“減少罰沒?
063/“問候你老母”
065/不能不乾,更不能胡乾
067/誰來養活城市公交?
070/從彩虹橋到紅旗橋
073/不幸中的萬幸
076/為什麼非要“有意義”
078/天生的陰謀家
081/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085/不值得期待“後悔權”
087/賓士還是寶馬?這是一個問題。
090/庶民的勝利?
093/忽悠,你繼續忽悠!
096/“與時俱進”和“與誰為伍”
099/誰更不該“冷若冰霜”?
102/專家子女憑什麼加分?
106/哪裡來的公眾“非理性”
109/縣委書記究竟該是多大的官
112/權力的無邊界
114/票決“石家莊”
117/城管的行為藝術
120/折騰夠了沒有?
123/“減壓茶座”能減多少壓?
127/秦淮小吃假天下
130/引導輿論不是掩蓋真相
133/我的“開學第一課”
136/“六年半”的買房夢
138/從NO.1到Only1
141/都要天長地久就要排隊很久
145/有獎抓賊
147/寫在“無車日”
150/“在哪裡吃”不說明什麼
153/習慣性的“媒體誤報說”
155/“火鍋國標”
158/我沒病
161/冠縣無網咖
165/兩株三角梅,一個大問題
168/道歉不應該是“上海釣魚執法案”的句號
171/世博會與穿睡衣上街的女人
174/公安局招洗菜工兼宣傳工作員諷刺了誰?
177/“收集民意”需要“余則成式的潛伏”嗎?
180/別亂提示
184/不僅僅是態度問題
187/少拿“文強別墅”當教材
190/武大不是狼
193/“透明國際”亮相中國
195/“樓歪歪”獲獎了!
198/來救我的人能不能不跟我要錢?
201/誰來問責“上海釣魚案”的問責結果
205/“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
207/中國的“計畫生育”被唱成了“國際歌”
210/是“道德潔癖”還是“沽名釣譽”?
213/“周總理,你在哪裡?”
216/輿論也應接受道歉
219/慎言“多數人的暴政”
222/誰同意公務員提早下班的?!
225/“最短的木板”究竟是哪一塊?
228/醫該先保誰
231/世博會與上海話
234/手續
236/“拜年新規”是教育部的新笑柄
240/一個政協委員的道德觀與“準生證”
242/什麼叫“敢說話”?
244/橘生淮南
247/慈善和尊嚴
249/有漏洞的法律注定成為不良企業的玩物
251/我愛“卡車秀”
253/發誓別像發情一樣衝動
255/可笑的“富可敵國”論
257/“兩會”是立法殿堂還是道德講堂?
260/“誠實坦蕩”的中國官員
262/我為“跨界發言”鼓掌
266/“被看重”離“被尊重”很遠
268/我投韓寒一票!
271/趙老爺不讓我姓趙
273/西門慶的春天
276/從“神木”到“石排”
279/別叫我“同志”了!
282/中國的城市為何容不下街頭藝人
284/從割喉到捂嘴
287/廣州亞運的?火超過北京奧運有什麼可驕傲的?
291/擔心中國“福利過度”是不道德的
294/天價綠化是從哪裡來的
297/學生雪中迎接領導折射教育者人格低下
300/給弱者以尊嚴——向楮樹青館長致敬
303/別拿基本權利當獎勵
305/我為什麼紅?
308/後記

文摘欣賞

後記
好像是本書就該有個序。找誰寫呢?想來想去也沒認識一些拿得出手的大人物,即便認識的,也沒熟到開得了這個口。開得了口的朋友大多又文化偏低,難得有像黃菡這樣又熟悉,還有文化的,可是七年前已經逼人誇過自己一回了,再?一次也確實為難人家了。索性自己寫個後記吧。
剛剛過去的2010年,對我來說是一個有特別意義的年份。在這一年,我結束了九年的《南京零距離》新聞主播的生涯。因為熟人介紹不好意思拒絕,2004年出了第一本評論集《就說這么多》。第二次邀我出書的是去年下半年南京大學出版社的張婧妤小姐。這一次我答應得比上一次爽快了一些,一部分原因是聯繫我的編輯張婧妤小姐是我的重慶老鄉,也是一位難得的才女,更重要的原因是開頭我說到的——九年新聞主播生涯的結束,能不能給社會、給公眾留下一點什麼,我不敢奢望,但總該給自己有點交代吧。
這本東西收錄的是從2009年初我開部落格以來的一些新聞時評,因為再早一些的東西都沒有很好地保存和整理,怕給出版社的編輯增加麻煩,就選這么多吧。想到時評類的東西保鮮期最短,也最容易在若干年後偶然翻看時讓自己臉紅,所以懇請出版社答應我,不搞簽售、發布會之類的事情。大多數的所謂名人出的書,如果不搞簽售之類活動基本上是沒人買的,所以南京大學出版社能答應我的要求,我很感謝。
還要特別感謝的是江蘇的觀眾九年來對我的支持,當我基本上離開的新聞崗位後他們仍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也要感謝全國的觀眾對一個改行的主持?的寬容,謝謝你們!(孟非於2011年春)

出版信息

孟非新書《非說不可》稿酬捐贈儀式孟非新書《非說不可》稿酬捐贈儀式
孟非新書《非說不可》是南京大學出版社於2010年與孟非一起策劃製作的,並於2011年五月在江蘇國際書展上首次亮相,一經推出,深受各界好評。書中選錄了孟非親自撰寫的一百多篇時評類文章,文字犀利幽默,文風親民質樸,內容貼近現實,是一本值得閱讀和珍藏的時評類圖書。
南京大學出版社在策劃該書之初,便致力於打造一本與眾不同的名人書,為全國觀眾和讀者展示一個《非誠勿擾》之外的嚴肅的孟非、淵博的孟非。因此,該書在內容選擇、版式設計、裝幀設計等各個方面都頗為考究。從內容上看,《非說不可》內容豐富,書中語言獨具孟非之魅力,讓人回味無窮;從版式設計上看,該書採用了南大版經典圖書“學術稜鏡譯叢”的開本,給人以莊重典雅之感;從裝幀設計上看,該書採用白色帶暗紋的藝術紙做封面,輔以現代感極強的藝術圖章,並配以孟非頭像的水印,整個封面雅致與時尚並重,給人以低調奢華之感。

創作花絮

孟非新書《非說不可》義賣孟非新書《非說不可》義賣

【新書用來紀念自己“轉型”】
7年前,孟非出了自己的第一本書《就說這么多》,集結了他在主持《南京零距離》時不少讀報的草稿。而這本新書《非說不可》則多少有些紀念的意味。用孟非自己在《後記》中的話來說,“這一次出書我答應的比上一次要爽快了一些。2010年對我來說,是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年份,這一年我結束了9年的《南京零距離》新聞主播生涯。總該給自己有點交代。感謝江蘇的觀眾9年來對我的支持,當我基本上離開新聞崗位後,他們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也要感謝全國觀眾對一個改行主持人的寬容。”
據悉,《非說不可》也是一本評論集,收錄的是孟非2009年初開部落格以來一些新聞時評。孟非出書的訊息,也一度在網路上引起了熱議,孟非曾在自己的部落格中表示不知道新書用什麼名字好,想讓網友一起來出謀劃策。而短短的時間內,就有數萬網友獻計獻策。據本書編輯南大出版社的張婧妤告訴記者,“《非說不可》這個名字,也是我們最早確定的名字之一,而且許多讀者也都比較支持這個名字。”
【編輯贊其有王朔之風】
張婧妤說,當時聯繫孟非出書就是想讓讀者了解到不一樣的孟非。“我們剛開始聯繫孟非的時候,他還沒離開《南京零距離》。後來他轉型主持《非誠勿擾》,一下子從南京火遍全國也確實是我們沒想到的。孟非甚至還萌生過不要繼續出書的念頭。但我們抱著一個信念打動了他。因為全國觀眾不像江蘇觀眾,他們不少人是從《非誠勿擾》之後才熟悉了這個光頭‘月老’。大家對孟非的印象都是這個節目中折射出的一面,我們想讓讀者了解到不一樣的孟非,一個嚴肅的、有社會責任感的、睿智幽默的孟非。”張婧妤表示,書中選取的100多篇文字,都是這些年來孟非主持新聞節目時的讀報心得,“孟非寫東西很喜歡用長句,一口氣讀下來雖然有點累,但是非常酣暢淋漓,而且他的文字很幽默,頗有王朔之風。”張婧妤和孟非還是老鄉,“當初他很爽快地答應我出書,也有一個這方面的原因。孟非本人很率真,就像個大男孩。在整個出版過程中,他從來沒有跟我談過一個錢字。”張婧妤表示,圖書出版後,孟非第一時間決定將自己的稿酬部分拿出來資助希望工程,讓更多的孩子能夠閱讀好的圖書。昨天在現場孟非也表示,他不會拿稿酬,只會拿版稅所得。“今天是兒童節,許多孩子都有自己的禮物,然而我們南京許多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可能沒有屬於自己的禮物。現在圖書價格都比較高,我們要給予這些孩子更多的關注。所以我這次捐贈一批圖書給紅山民工子弟學校圖書館,就是希望他們能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優秀的書籍。”早在該書成型之時,孟非就要求出版社答應他新書不搞簽售不搞發布會。所以昨天孟非也並沒有接受媒體採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