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光集》

《雲光集》共收詩詞歌頌六百餘首,前一卷為詩,後一卷為詞。大多為贈答之作,也有述懷、記事、答弟子問等詩。大旨皆為宣揚全真教義,勸人看破世間一切,歸向清靜無為。其贈答對象有太守、將軍、巡檢、縣令、押司等文武官員,解元、殿試等士子,及卜者、船戶、店戶、酒監、村翁、擇子、道士、女冠等社會各階層人物,可見全真派之廣泛影響。

據史書記載:金代大定年間,王重陽東來授徒,創立道教全真教,東牟王處一,字玉陽,於崑嵛山煙霞洞拜王重陽為師,演習道法,道成後,王玉陽東來槎山,居於雲光洞,繼續鑽研道法,創立了全真教崑山派,著教義名為《雲光集》。

作品簡介

《雲光集》4卷,收於《正統道藏》太平部。金王處一撰。正處一為北宗七真之一。王處一生平及其著述。

內容大要

《雲光集》共收詩詞歌頌六百餘首,前一卷為詩,後一卷為詞。大多為贈答之作,也有述懷、記事、答弟子問等詩。大旨皆為宣揚全真教義,勸人看破世間一切,歸向清靜無為。其贈答對象有太守、將軍、巡檢、縣令、押司等文武官員,解元、殿試等士子,及卜者、船戶、店戶、酒監、村翁、擇子、道士、女冠等社會各階層人物,可見全真派之廣泛影響。凡勸人,皆誡之以歸玄修道。教法則以內丹為主,謂神炁混合、三田反覆、三華聚頂,則“虛無元炁結神丹可臻形神俱妙,性命雙全。又多言悟性了心。有云:“認得元初一點靈,無修無作了無生。論述心佳多與內丹融合如云:“鉛玉汞,真三寶,滿朝元,因了心。”亦主張斷絕酒色財氣,妄情恩愛,並闡述柔弱謙下之旨。

篇中有《承安丁巳受第三宣》、《泰和辛金詔赴毫州做普天大醮贈眾》(卷一)、《大定丁未答皇親見召》(卷四)等詩,反映出王處一見重於金廷之情況。又有齋醮詩多首,具見當時全真道宗教活動之一瞥。

篇中有一組詩題目分別為《遊行》、《傳善》、《通光》、《悟真》、《辨道》、 《順化》、《歸真》、《救生》、《養道》、《達本》、《得物》,既宣揚教義,又論述修煉方法,是所謂見性了道之語,可作《雲光集》全書之縮影。

作者簡介

王處一(1142一1217),字正陽,號全陽子。金皇統壬戌(1142)三月初十日生。家居寧海之東牟(今山東省牟平縣)。幼喪其父,事母至孝。14歲時,在山上遇一老翁,言其:“他日必揚名於帝闕,當與玄門作大宗師。”自此之後,語言放曠,不與世合,舉止顛狂。大定八年(1168)二月,在范明叔之遇仙亭,見到王重陽,執弟子禮。

此後遂侍王重陽左右,與丘處機、劉處玄、譚處端、馬丹陽等為莫逆之交,在一起探討修真秘訣,談道論玄。王重陽把他叫到跟前說:“文登縣鐵查山雲光洞是汝登真之所,可以往居,幸無怠懈。汝之名號,他日吾與汝送去。”王處一於是拜辭,歸隱雲光洞中。後王重陽自文登去寧海途中,拋油傘於空中,其傘隨風而起,飄了200多里,直到鐵查山雲光洞。傘柄之內有其名號,為“全陽子”,名處一。王處一接到,他日前往拜謝王重陽,王重陽贈他詩云:“修行事理記丁寧,只要心中靜里明。眼界不生龍自住,鼻門無閉虎常停。舌根退味心神爽,耳內除聲腎水清。南北混融歸一處,東西交媾滅三彭。木金廝杈盤桓住,嬰奼相隨自在行。結成金丹出頂上,五光射透彩雲棚。”

從此,王處一往來登州、寧海之間,夜間回到雲光洞他的修行方式非常特別,採用站功。面對大海,偏翹一足,如此九年,未嘗昏睡。人稱“鐵腳先生”。丘處機寫詩稱讚他:“九夏迎陽立,三冬抱雪眠。”這樣鍊形九年,功入大妙。

道成之後,王處一大著靈異。度人逐鬼,踣盜碎石,出神入夢,烹雞降鶴,召雨撼峰,起死噓枯,不可盡述。

大定二十七年(1187),金世宗召其赴闕,應試其術,隆禮加遇。二十八年二月,復召至闕,為其修建修真觀,賜金書篆額。是月他還主持萬春節齋醮大典。八月,得旨而歸,賜以金帛巨這萬,婉辭不受。據說當時嫉妒他的人,給他鴆酒飲之,王處一坦然喝下,回去之後,坐入水中,水沸而不死。

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七月,又應詔見於便殿。章宗問他養生之道,王處一以無為清靜、少私寡慾稱之。又問性命之理,回答雲內丹之說,以心運氣,是皆無為自然、斡旋造化、玄元至道,不為而成者也。上曰:“非膚所得而議。”又問治國及邊境事,所對莫不允合上心。章宗又問:“先生凡有所間而必知之,何也?”回答“偶然爾。”上曰:“勿讓,聯願聞之。”王處一答云:“鏡明猶能鑒萬物,而況天地之鑑,無幽不燭,何物可得而逃?所謂天地之鑑,自己靈明之妙也。"上嘆曰:"清明在躬,氣志如神,嗜欲將至,其兆必先,先生之謂也。”泰和三年(1203),章宗命其於毫州太清宮主持普天大醮。七年(1207),元妃贈《玄都寶藏》一部,送置聖水玉虛觀。

東牟有位叫遲余的人,對王處一甚為尊崇。一天,忽然中風,百醫難療,臥床不起。王處一甚為伶憫,令其煮青魚50條,以餅卷之而食。吃飽之後,馬上下地,行步如飛,人皆驚奇。王處一在寧海之時,有兩個兇徒想害他,準備好棍棒邀他吃酒,想要把他灌醉,然後行兇。沒有想到酒還沒有吃醉,兩個人先互相毆打起來,其中一個被另外一個打死了,圍觀的人擔心這回都要吃官司了。王處一大呼一聲:“東嶽不得收!”被打死的人又醒了過來。後到濟陽縣,來求人道的人很多,王處一提筆寫下“賊人”兩字,忽然厲聲言道:“有賊!”眾人出門去看,果見有許多人執兵器,驚惶逃竄。在聖水洞前,有數女高的巨石。斜出欲墜,遊人害怕,眾人商量除去此石。用錘鑿了數日,毀了許多工具,還是不動分毫。王處一見到,用錘擊了三下,只聽聲若雷霆,大石已墜。

宣宗貞祜五年丁丑(1217)四月甘三日,有五色雲氣自東南而來。王處一告訴門人說:“三日已前,眾聖皆至。”言畢,焚香朝禮十方,索筆書頌云:“躍出乾坤造化權,神光晃朗遍諸天。飄飄鶴馭超三界,喜愛金書玉帝宣。”落筆而恥,奄然返真。享年76歲。有詩歌之作《清真集》、《雲光集》及《靈異錄》傳世。王處一開創全真嵛山派。

秦志安《金蓮正宗記》贊曰:“煉精玉陽,韜光聖水,竹傘柄中,暗傳名號,鐵查山下,多下功夫。三冬抱雪以安眠,九夏迎陽而佇立。故能混南北而歸一處,媾東西而滅彭。累遭仙聖之傳言,四感帝王之降詔。……躍出乾坤之造化,斡回日月之機關。席下門徒,親度者數千百眾;平生手段,共傳出三十六端。故能受玉帝之宣,赴金蓮之會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