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魂》

《離魂》

《離魂》作者藍紫青灰所寫的短篇小說,2007年由珠海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離魂》《離魂》

作 者: 藍紫青灰 著
出版時間: 2009-1-1
字 數: 846000
版 次: 1
頁 數: 298
印刷時間: 2009/01/01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青春文學 >> 愛情/情感

簡介

媲美《牡丹亭》離魂相戀之生死傳奇。
晉江原創網千萬點擊率,高居榜首之悽美大作!
奇情才女,斷人柔腸。假借離魂之璧,述盡兒女痴情!
一樣是雙十年華,兩段痴戀的牽絆。
一分涼意,兩分微醺,則為你如花美眷,伴我度似水流年。

編輯推薦

小說文筆清麗,以崑曲建築刺繡詩詞等最具有中國文化底蘊之物烘託故事情節發展,用詞典雅工巧,細節處情致動人,淡淡敘說的古樸,卻能從沉靜中讀出濃郁的纏綿。
精緻典雅的封面設計與小說內容相呼應,享受閱讀審美雙重樂趣。

內容簡介

因著一塊溝通陰陽的漢璧,本是吳鎮舊式大家閨秀的喬之琬穿越時空變為自己未來的外孫女紫菀——一個長於海外,接受了現代教育的活潑明媚的洋派女郎。她們一個已與同鎮的吳菊入約下婚姻;一個已有一位表哥夏陽與之敘下愛戀之情。
對之琬來說,那個輕輕擁住她。用纏綿和親吻打動她的年輕人,本該是她的外孫女婿。她驚慌茫然。卻禁不住與夏陽兩相戀慕。抗戰爆發。夏陽從軍,一去八年沒有音信,直到抗戰勝利後。之琬上台唱戲。才終於與他重逢。
對紫菀來說,她前一刻還是父母身邊的嬌女。後一刻就已醒在她外祖父少年新婚的婚床上。逃離已經無門。而情根就此深種。吳菊人的痴戀牽絆了她。而她也終於損下心來去過這段她早知經過與結局的人生。
短短十三年夫妻緣盡之後。她把一切都放在心底,熬過孤清的半生,然後在臨終的一刻,從十五月夜的古璧孔中看到年少的自己。
魂魄相交,因果顛倒,不知是之琬種下的因抑或是紫菀結得的果?

媒體評論

即便紫菀知道吳菊人會得肺結核離世,也執意要守著他;即便愛得再深再濃,到第十三個年頭來臨時,一樣地阻攔不住。這份感墮,說大很大。說小又小到連女兒也擠不下。看著看著不由得潸然淚下,要怎樣深沉的愛情才能支撐一個人度過漫長歲月?謝謝藍紫青灰大大帶來讓我落下淚來的驚艷之作……
——張愛胡說
之琬是養在深閨,嫻靜如姣花照水,最傳統不過的古典少女。好被換到了自己親生的外孫女身體裡,一樣是雙十年華,卻是截簽相異的人生。往回不見來路,而往前。就是撕裂河山全民被難的抗日戰爭。那個唯一能說服她留在當時的夏陽從軍去了,她要等他。卻不知要等璽久,怎樣等。憑著一份執著,她藉以存身,用一個舊式少女的目光,驚疑不定地為觀者帶來一出(春閨夢),一份亂離情。
——吳十六
青灰行文、用詞典雅工巧,細節處最是拿捏準確,看她寫人的舉手投足、衣飾器物甚至花鳥蟲魚。無不費心思量,難得的是又不給人炫耀的感覺。然詞語雖考究,通讀下去,卻又是淡淡敘說,古樸得讓你沉下心去讀,從沉靜里再讀出濃烈來。
——負喧瑣話
半部(離魂),以戲始,以戲終。情人因戲歡好,因戲重逢。纏纏繞繞的古琴笛曲。綿綿軟軟一個戲字,也春情無限,也痴纏萬千。
——紅玉

目錄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第一部分
·第一章家戲(1) ·第一章家戲(2) ·第二章閨嘆(1) ·第二章閨嘆(2)
·第三章拒婚(1) ·第三章拒婚(2) ·第三章拒婚(3) ·第四章寒食(1)
·第四章寒食(2) ·第五章失盜(1) ·第五章失盜(2) ·第六章提親(1)
·第六章提親(2) ·第六章提親(3) ·第七章照璧(1) ·第七章照璧(2)
·第八章離魂(1) ·第八章離魂(2) ·第八章離魂(3) ·第九章補繡(1)
·第九章補繡(2) ·第九章補繡(3) ·第十章情起(1) ·第十章情起(2)
·第十章情起(3) ·第十一章魂探(1) ·第十一章魂探(2) ·第十一章魂探(3)
·第十二章亂離(1) ·第十二章亂離(2) ·第十二章亂離(3)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第二部分
·第十三章狐惑(1) ·第十三章狐惑(2) ·第十三章狐惑(3) ·第十四章訪舊(1)
·第十四章訪舊(2) ·第十四章訪舊(3) ·第十五章認女(1) ·第十五章認女(2)
·第十五章認女(3) ·第十六章鑲珠(1) ·第十六章鑲珠(2) ·第十六章鑲珠(3)
·第十七章尋人(1) ·第十七章尋人(2) ·第十七章尋人(3) ·第十八章春閨(1)
·第十八章春閨(2) ·第十八章春閨(3) ·第十九章冬至(1) ·第十九章冬至(2)
·第十九章冬至(3) ·第二十章避禍(1) ·第二十章避禍(2) ·第二十章避禍(3)
·第二十一章竊畫(1) ·第二十一章竊畫(2) ·第二十一章竊畫(3) ·第二十二章受困(1)
·第二十二章受困(2) ·第二十二章受困(3) ·第二十三章還魂(1) ·第二十三章還魂(2)
·第二十三章還魂(3) ·第二十四章流年(1) ·第二十四章流年(2) ·第二十四章流年(3)
·第二十四章流年(4) ·第二十五章尋夢(1) ·第二十五章尋夢(2) ·第二十五章尋夢(3)
·第二十五章尋夢(4)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第二十六章遊園(1) ·第二十六章遊園(2) ·第二十七章驚夢(1) ·第二十七章驚夢(2)
·第二十七章驚夢(3) ·第二十八章繡球(1) ·第二十八章繡球(2) ·第二十八章繡球(3)
·第二十九章分茶(1) ·第二十九章分茶(2) ·第二十九章分茶(3) ·第三十章花燭(1)
·第三十章花燭(2) ·第三十章花燭(3)

精彩書摘

第一章·家戲
從高處看,喬家大宅的五進院落都被重重青瓦湮沒了,白牆粉壁,卵石甬道,雕花窗欞,海棠玉蘭,悄悄地藏在烏黑的屋頂下,秘不示人。即使站在鎮外的山上,也只能看見波浪一樣的屋脊在春雨中泛著光。黃昏天色里,喬家就似是一條烏青魚,豎著脊背游進灰綠的雨霧中,頭尾不見,只露中段。
喬家這條魚身中段胖來,胖得像豬肚。鎮上有小兒歌謠唱:吳鎮吳鎮像只烏龜,尾巴粗來牛喝水,殼子空空喬家最肥,四隻腳腳是老虎腿。歌謠中暗指吳鎮的四大家:韋家牛家喬家吳家。整個吳鎮地形似龜,韋家住在鎮西,牛家住在鎮東,守住了鎮子的一頭一尾;喬家在鎮子中央有大片的宅第,卻是人丁單薄,十室九空,只餘一房在鎮上;吳家卻是族人眾多,更兼出鎮的三條水路上的橋和一條陸路都是吳家所有,就像是龜的四足撐開來,豪門富戶,氣勢如虎。
春雨綿綿,連月不止。屋角牆腳洇出濕綠的青苔,大樹的陰面苔蘚厚積如銅錢,一片片的指狀石葦斜斜從樹幹上萌發,一朵朵的白色小菌傘在葉底的雨霧中緩緩撐開。河裡的水漲了兩尺多,就快漫上駁岸。河道里的船隻靠岸,已不用停在碼頭石階旁邊,不拘什麼地方一拴,抬腳就上了街道。
街道上行人匆匆,撐著油紙傘,腳下的兩齒木屐子踢蹋蹋地走在青石板路上,從街頭響到街尾。穿這種木屐子的多半是年老的婦人,男人們穿鞋面刷桐油、鞋底釘牛皮的雨鞋,時髦有錢的穿泊來的東洋套鞋,亮堂堂、光滑滑,泥漿污物舀瓢水一衝就乾淨了,年輕的小姐太太則穿著有細細後跟尖尖鞋頭的西洋皮鞋。這小小的吳鎮雖說僻處水鄉,卻是水路通達,東到杭州,北抵上海,西接徽州,南下金華,只憑一船皆可通行無阻,東洋西洋的貨物一早擺在了街頭吉昌百貨洋行的大幅玻璃櫥窗後面。
吉昌行是吳家的生意,除了東洋套鞋、西洋皮鞋,美孚的火油、日本的火油、爐上海的自來火,無錫的麵粉、杭州的白洋紗襪子他家都賣,本地的生絲、茶葉他們也收,生意做得四通八達,雜七雜八。有了余錢芏他們便購地賣田,吳鎮鎮外一半的農田和桑林都是吳家的了。而那一半,都是喬家的,是喬家早一百年前辭官回鄉的先祖置下的。喬家是吳鎮上的閥閱世家,書香門第,官宦子孫。
只是近五十多年來,喬家逐漸衰落,從聚族而居的大家,到長房的獨子單傳,已有三代了,旁支親戚也七零八落,剩得幾個舊人,也走的走,散的散,往杭州、上海去謀出路了。如今守著這喬家大宅的,就是喬家長房的大老爺,別號煙霞散人的。他的元配夫人給他生了一個兒子便下世了。過了兩年,喬老爺又續娶了一房繼室,這位夫人過門多年都沒生養,喬老爺也不急,只說大清國的皇帝都幾十年沒個龍子龍孫出世,何況我們,每日裡只是唱曲逗鳥,家裡養了一班小戲,也有三個戲子,兩個琴師。喬老爺日夜和戲子們混在一起,操琴拍曲子,說要把《牡丹亭》全本演上一遍。他置行頭,請名師,邀賓朋,一來就十天半月住下研習,喬家十數年都飄著綿軟的水磨腔,硬是把續弦的夫人也磨死了,只留下一個女兒。別人向他道惱,喬老爺卻歡喜不盡,說都要走這條路的,遲一點早一點罷了。他又說,我有子有女,還有什麼可惱的?他便不再續娶,買了兩個小妾服侍起居。兒子喬之珩已經長大,送往西洋讀書,小姐喬之琬養在閨中,由得妾侍教養。
光陰易過,轉眼喬老爺就六十了,他言道人活六十不容易,少不得從俗,要擺一下花甲宴。更兼家班在十年間把《牡丹亭》全本通演了一遍,他要為他們搭台演戲,以示慶賀。早三個月,他就派人寄信給蘇州揚州的名角名票,上海杭州的名士名流,陽春三月之時,花月春風之際,在喬家唱上半個月的戲...

作者介紹

藍紫青灰
有人戲稱為四色同學,其實是想用這四色來描摹半生。在晉江專欄“木香園”的介紹詞:天空藍紫,青灰瓦當。看得見天空的風景,還有片瓦覆身,此半生無憾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