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的邏輯》

《隱藏的邏輯》

“這本書向我們清晰又友好地介紹了社會學理論,不需要你懂數學,或具備其他任何前提條件,它充滿了驚喜,為我們思考人類如何進行互動提供了全新的看法。”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隱藏的邏輯》隱藏的邏輯

作者:(美)馬克·布坎南著,李晰皆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5-1
版次:1頁數:185字數:140000印刷時間:2009-5-1

開本:16開紙張:膠版紙印次:1ISBN:9787530956557包裝:平裝

編輯推薦

我們能預測股市的波動走向么?今天該走哪條路上班才不會堵車?
為什麼謠言會越傳越逼真?為什麼財富總是流進少數人的手裡?
複雜的社會表象背後,往往藏有簡單的邏輯。
只要找出隱藏的邏輯,我們就能掌握民眾行為模式之謎。
“我們在思考自己的行為動機時,想法總是錯誤的,因為我們會情不自禁地以個體的身份來思考和行為。但是馬克·布坎南的觀點新穎獨特,他從我們周遭的世界發現事例,並告訴我們有一股更強勢的力量能夠更好地解釋人類社會。令人吃驚的是,那股力量就像一個隨機的數據模型,居然能夠解釋一個世紀前的量子物理學。從這個視角出發來理解人類的行為實在是太奇妙了。”
——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
“很少有一本書能讓我看得這么憤怒,又讓我津津有味地讀完了每一頁。這本書是對裝模作樣的人文科學最好的打擊,而作者是個有才氣的挑戰者,他對所有那些自以為了解人類行為和歷史模式的人提出了質疑。”
——麥克·戴維斯(MikeDavis)
“這本書向我們清晰又友好地介紹了社會學理論,不需要你懂數學,或具備其他任何前提條件,它充滿了驚喜,為我們思考人類如何進行互動提供了全新的看法。”
——托馬斯·謝林(ThomasC.Schelling)
“我如饑似渴地閱讀這本書,就好像它包含了能解釋人類社會的秘密,而事實也的確如此。近幾十年來,有人認為群體社會是涇渭分明的,有人不明白為什麼我們沒能做得更好,而馬克·布坎南毫無戒心地告訴這些人,有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仿效那些用來研究大自然的有效方法。《隱藏的邏輯》思維敏捷,旁徵博引,研究的是最高等的問題。讀一讀這本書,也許就能預見社會科學即將到來的革命。”
——李·麥金泰爾(LeeMcIntyre)

內容簡介

為什麼有些酒吧這個禮拜人潮湧動,下個禮拜卻空空蕩蕩?為什麼本書能在暢銷榜單上久居不下?為什麼鄰居一夜之間成了暴發戶?為什麼股市會起伏波動?
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要像物理學家研究原子一樣來研究人類社會,要思考的是模式,而不是人。多少年來,人類做決策的特性把大多數的經濟學家和社會理論家都搞糊塗了,他們依賴一種老式的思維方式,認為人類社會之所以複雜是因為人是複雜的。現在,理論物理學家馬克·布坎南(MarkBuchanan)告訴我們,在人類社會正在上演一場“量子革命”。物理學法則開始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有關人或“社會原子”的嶄新圖像,而且與現實存在的個體自由意志毫不衝突。混亂的原子活動能夠組合成精準的熱力學,人類的自由個體也同樣能組合成可預測的模式。社會物理學家能剖析潮流的變化;能預測企業是成是敗:能解釋犯罪增多的原因。布坎南在這本開闊眼界的書里提出,了解群體組織的規律是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主要挑戰。這本書例證豐富,論點尖銳,容易理解,充滿了智趣的遊戲和刺激的實驗,為我們看待人的社會行為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作者簡介

馬克·布坎南MarkBuchanan,理論物理學家,現任生物複雜性研究期刊Complexus的助理編輯,現居住於英格蘭劍橋郡。布坎南一直都是《自然》(Nature)與《新科學人》(NewScientist)期刊的編輯,並為諸多英美報刊寫文章。他還著有另外兩本頗具影響力的作品,一本是-改變世界的簡單法則、(Ubiquity:WhyCatastrophesHappen):另一本是《連結》(Nexus:SmallWorldsandtheGroundbreakingTheoryofNetworks)。

目錄

第1章要思考的是模式,不是人
要思考的是模式
社會原子
反饋機制
一門獨特的科學
第2章 “人”的問題
科學的配方
非理性的科學興盛
事件與爭議
人是“不知好歹的兩足生物”
最終的障礙
第3章 思維的本能
經濟的思維方式
一個猜數遊戲
出錯是一種本能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1章 要思考的是模式,不是人
1992年的夏天,在克羅地亞達爾美遜(Dalmation)沿海城市斯普利特(split)的一個小型體育館裡,波士尼亞戰爭的流亡者向《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Post)的記者彼得·馬斯(PeterMaass)講述他們親眼目睹又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就在一夜之間,一個作風正派的正常人突然變成了一個冷酷無情的殺手。一位名叫阿旦的農夫說,從毗鄰村莊來的塞爾維亞人在他的村子裡殺害了35人,撕裂了他們的喉頭。“他們就這么被殺了,”馬斯報導說,“那些殺害他們的塞爾維亞人曾是他們的朋友,曾在去年秋天幫他們一起收割田莊,一起分享年少輕狂和青春的秘密,一起在那些炎炎夏日,到德林納河(DrinaRiver)里光著身子游泳,夜裡和村里那些沒規矩的女孩子廝混。然而轉眼之間,看似毫無徵兆地,他們就變成了殺手。”
20世紀90年代的頭五年里,無數來自克羅地亞、波士尼亞以及科索沃的人都像阿旦一樣,講述著鄰裡間反目成仇、朋友間自相殘殺的故事。
戰後,一些官員採訪了來自克羅地亞小鎮弗科瓦(Vukovar)的一名男子,他回想起那些來自塞爾維亞和波士尼亞的鄰居們,說道:“我們過去都是朋友,常常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然而,1991年,一片充滿仇恨的烏雲如有毒氣體般籠罩了整個小鎮。鄰裡間的問候,一度不變的親切和友善,都為了表現某種種族身份和所謂的民族團結——實際上只是一種把“我們”從“他們”中區分開來的方式——而變得粗暴不堪。男人回想說:“昨天他們還是你的好朋友,而今天你就開始需要尋求他們的保護,可他們幾乎再也認不出你了,他們再也不敢做你的朋友了。”
這類事件令人恐怖和困惑的地方在於(唉,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再平常不過了),它們看似毫無緣由,莫明其妙地發生了。某天所有看來穩定不變的東西都突然土崩瓦解了,人們變得面目全非,被迫無奈地做出一些他們之前從未想到過的行為。這就仿佛是被某種神秘的力量突然掌控了,哪怕是那些目標明確、計畫周全的人,也無力阻止事態的演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