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失眠》

《針灸治療失眠》

《針灸治療失眠》是針灸治療見實效叢書之一,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供針灸專業醫生和研究失眠症的醫師參考使用。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該書圍繞中醫失眠症的認識、辨證及針灸治療進行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闡述,通過對常用穴位的介紹、對相關病案的分析、對治療失眠常用針灸方法的總結,全面論述了針灸治療失眠的辨證方法、選經定穴及臨床套用,充分體現了針灸治療失眠的特色,並結合目前現代醫學研究方法,反映了針灸治療失眠的循證醫學研究。

目錄

第一章中醫對失眠症的認識
第一節《黃帝內經》論治失眠
一、《黃帝內經》對睡眠生理的描述
二、《黃帝內經》對失眠的論述
第二節《傷寒雜病論》論治失眠
第三節後世的發揮
第二章針灸治療失眠的古今取穴
第一節古代治療失眠常用穴位
一、古代治療失眠的相關穴位
二、古代治療失眠相關穴位的理論依據
三、古代針灸治療失眠的取穴特點
四、古代治療失眠處方
【附】相關古籍論述
第二節現代治療失眠常用穴位
一、現代治療失眠常用相關腧穴
二、現代關於治療失眠常用腧穴的論述
三、現代治療失眠的取穴特點
四、現代治療失眠腧穴處方及其配穴、方義
第三章針灸治療失眠常用方法
第一節毫針療法
一、辨證論治
二、辨經論治
三、頭針法
四、腕踝針法
五、子午流注辨證逢時開穴法
六、腹針法
第二節灸法
第三節耳針療法
一、耳針療法治療失眠的原理
二、耳針療法治療失眠選穴原則
三、耳針療法治療失眠常用選穴方法
第四節皮膚針法
一、選穴
二、操作方法
三、注意事項
第五節穴位注射
一、選穴處方
二、藥物選擇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六節其他療法
一、電針法
二、皮內埋針法
三、拔罐療法
四、放血療法
五、敷貼療法
第四章針灸治療失眠病案
第一節心脾兩虛證病案
第二節陰虛火旺證病案
第三節心膽氣虛證病案
第四節心腎不交證病案
第五節心血不足證病案
第六節肝氣鬱滯證病案
第七節肝鬱化火證病案
第八節痰熱內擾證病案
第五章中醫論治失眠文獻精粹
第一節病因病機認識
一、關於衛氣
二、關於睡眠的生理
三、關於失眠的病因病機
第二節失眠的治療
第三節關於失眠的調攝
第六章失眠患者的養生方法
第一節飲食調養與失眠
一、飲食療法的概念
二、對飲食與失眠關係的認識
三、改善失眠的常用食物
第二節運動療法與失眠
一、運動療法治療失眠的機制
二、常用的運動療法
三、運動療法的注意事項
第三節推拿療法與失眠
一、對推拿手法治療失眠的認識
二、推拿手法治療失眠的方法
三、推拿手法治療失眠的注意事項
第四節其他調養與失眠
一、音樂療法
二、熱水沐浴療法
三、芳香療法
第七章針灸治療失眠的循證醫學研究方法
第一節循證醫學及其方法學簡介
一、循證醫學定義及發展背景
二、循證醫學的證據等級
三、研究設計類型及其優缺點
四、系統評價的定義及套用
第二節針灸療法臨床試驗循證醫學研究方法
一、針灸臨床試驗設計
二、試驗各項評價標準及療效指標的設定
三、針灸臨床試驗研究方案及試驗報告的撰寫
第三節針灸治療失眠的系統評價
一、系統評價報告的撰寫
二、針灸治療失眠的系統評價實例
【附l】針刺治療失眠的療效觀察: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
【附2】匹茲堡睡眠問卷
本書主要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一章中醫對失眠症的認識
第二節《傷寒雜病論》論治失眠
《傷寒雜病論》中將失眠又稱為“不得眠”、“不得臥”。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較於《內經》而言,此時對失眠的論述,雖然還未將失眠作為一類單獨的疾病進行論述,但張仲景在病因病機及方藥方面已經對失日民有了較為深入的闡述,具備了作為一類獨立病症的基本特徵。在《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中指出:“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對於肝陰不足,心血虧虛的失眠仲景已經給出了具體的方藥酸棗仁湯以養肝血、安心神。另外針對百合病心肺陰虛的基本病機特點,仲景治以百合地黃湯,又依其不同的病理轉歸或易以百合雞子黃湯、百合知母湯、滑石代赭湯等治方。各方均以潤肺清心安神的百合為基本治療藥物,在治其本的同時,也兼顧到了內熱擾神不能臥這一標證。除了以上兩點,《傷寒雜病論》通篇有多處亦論述到了失眠,只不過此類論述不寐多是作為其他病症的兼症出現的,對此進行歸類總結後不難發現就其病機而言除了上文提到的肝陰不足、心血虧虛以及心肺陰虛的失眠,還有以下幾類:①治療不當撼邪內擾而引起,如發汗吐下後,外邪不得解,邪熱積留於胸中,熱郁而不得發散,則使胸中悶亂,嘈雜欲吐不能,故而使人徹夜難眠。即余熱擾動胸膈引起的失眠。或者因為里熱證誤用溫針強發汗,使里熱更熾,熱憂心神,加之熱傷陰血,心失所養,因而出現不得眠。②心腎不交陰虛陽亢引發失眠,“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此類失眠屬於邪入少陰腎經,郁久化熱,熱邪煎熬腎水,不能上濟心陰,以致心火亢盛,不能下交於腎水,形成陰虛陽亢。③太陽病發汗過度損傷了津液,而導致胃中乾燥,其主要表現為口渴,煩躁,不得眠。④陰血虧虛導致的失眠,如“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晌,不得眠”。⑤陽虛陰盛導致失眠,如太陽病,使用下法治療後,再用發汗劑,重傷陽氣,使陽氣大虛,陰邪獨盛,邪與陽爭,正不勝邪,神明受擾,故見晝日煩躁不得眠,夜間陰氣獨盛,虛陽不能與陰爭,故夜而安靜。⑥陰盛陽脫,這通常是病人膏肓,陰陽即將離絕的危證。本證“不得臥寐”為陰盛陽脫之次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