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控股集團管理實務》

《金融控股集團管理實務》

《金融控股集團管理實務》對後危機時代金融控股集團的發展環境、法人治理與組織架構、發展戰略、資本運營、業務線整合、金融創新等問題進行了講解。對如何根據《巴塞爾新資本協定》要求,建立健全現代金融控股集團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金融監管體制等進行了研究。書中還介紹了金融控股集團案例。書末附有有關金融控股公司和商業銀行綜合化經營的法律法規。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金融控股集團管理實務》是一本從經營管理角度,指導金融控股集團動作圖書。

內容簡介

《金融控股集團管理實務》具有較強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對我國現代金融控股集團發展和商業銀行綜合化經營具有較高的指導價值。《金融控股集團管理實務》可作為金融機構,尤其是國內商業銀行金融控股集團化改造和其他金融控股集團員工培訓的教材,也可作為經濟金融類大中專學生、研究生、博士生、經濟金融工作者參考用書。

媒體評論

在這次“二戰”後最為嚴重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即便是花旗、滙豐等大型金融控股集團也難以獨善其身。怎樣看待金融控股集團的經營模式,如何規劃金融控股集團的未來發展,是當前擺在金融機構和監管當局面前的重大課題。這本《金融控股集團管理實務》對上述問題做了初步回答,值得一讀。
——中信銀行總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陳潘武博士
近年來,有關金融控股集團研究的資料很多,但是還缺乏一本從經營管理角度分析金融控股集團運作的書籍。這本《金融控股集團管理實務》對此進行了初步探索,開卷有益。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戰略發展部總經理李麟博士
張春子同志的《金融控股集團管理實務》一書對金融控股集團的發展和監管進行了深入探討,對於正在推進綜合化經營的金融機構。此書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中國交通銀行總行發展研究部副總經理周昆平博士
綜合化經營是當前國內銀行的重要發展趨勢,然而如何吸取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教訓,穩步推進商業銀行綜合化經營是當前需要深入探討的重要問題,張春子同志的《金融控股集團管理實務》一書在這些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可為一閱。
——中國招商銀行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葛兆強博士後

目錄

第一章現代金融控股集團發展的軌跡
第一節現代金融綜合經營的興起
第二節金融控股集團的發展模式
第三節金融控股集團在國內外的發展
第二章後危機時代金融控股集團的發展環境
第一節後危機時代的全球金融發展
第二節後危機時代國內金融發展趨勢
第三節後危機時代中國金融控股集團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第三章金融控股集團的法人治理與組織架構
第一節金融控股集團公司治理的基本結構
第二節金融控股集團高級管理層激勵機制
第三節典型金融控股集團的公司治理結構
第四節我國金融控股集團公司治理結構建設
第五節金融控股集團組織架構
第四章金融控股集團的發展戰略
第一節金融控股集團發展戰略的內涵
第二節金融控股集團發展戰略願景和目標
第三節金融控股集團的戰略分解
第四節金融控股集團戰略發展路徑
第五章金融控股集團的資本運營
第一節金融控股集團資本運營的內涵和特點
第二節金融控股集團資本運營的模式與操作
第三節金融控股集團併購的動因與模式
第四節金融控股集團併購戰略與操作
第五節國際金融控股集團的併購實踐
第六章金融控股集團的財務與資本管理
第一節金融控股集團財務管理特徵
第二節金融控股集團財務管理體制
第三節金融控股集團資本管理
第七章金融控股集團公司與投資銀行業務
第一節金融控股集團公司與投資銀行業務概述
第二節金融控股集團公司與投資銀行業務組織架構
第三節金融控股集團公司與投資銀行發展戰略和管理
第八章金融控股集團零售和私人銀行業務
第一節金融控股集團零售金融業務概述
第二節金融控股集團零售金融戰略與組織
第三節金融控股集團私人銀行與財富管理業務
第九章金融控股集團綜合經營業務
第一節金融控股集團內部業務交叉與互動的基礎
第二節金融控股集團內部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的關聯與互動
第三節金融控股集團內部銀行與基金的互動
第四節金融控股集團內部銀行與保險公司的互動
第五節金融控股集團內部投資銀行與保險公司的互動
第六節金融控股集團綜合金融業務發展方向
第十章金融控股集團金融創新
第一節金融控股集團金融創新的概念和原則
第二節金融控股集團創新的策略
第三節金融控股集團金融創新模式
第四節金融控股集團創新管理
第十一章金融控股集團的風險控制和內部控制
第一節金融控股集團的風險暴露
第二節金融控股集團風險管理體系
第三節國際主流金融控股集團風險管理案例
第四節金融控股集團的內部控制機制
第十二章金融控股集團監管
第一節金融控股集團監管概述
第二節金融控股集團主要監管問題
第三節我國金融控股集團監管
第四節金融控股集團監管創新
附錄
附錄A金融控股集團案例
第一節花旗集團
第二節瑞穗金融控股集團
附錄B我國有關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金融控股公司財務管理若干規定

前言

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對全球金融發展格局衝擊巨大、影響深遠。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即便是花旗、滙豐等國際領先的金融控股集團也難以獨善其身。當前我國金融業的綜合經營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怎樣看待這次金融危機中金融控股集團的表現,關係到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國金融業發展的戰略方向,關係到中國金融業能否繼續大步走向國際金融競爭的前列。國際金融危機對金融控股集團教訓深刻本次國際金融危機對金融業的未來發展有許多經驗教訓,如金融創新不應過於超越實體經濟需求,金融機構不應放鬆風險標準,不應違背資本覆蓋風險的要求,不應降低信息透明度,不應脫離審慎監管等。但是對金融業綜合經營的發展來講。有以下三點重要啟示。
第一,金融控股集團符合當代金融發展的趨勢金融控股集團是當代金融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國際金融危機並不能扭轉這種發展趨勢。20世紀70年代之後,西方國家金融自由化,市場競爭加劇,客戶需求的個性化、多樣化、綜合化以及現代信息技術在金融業的廣泛套用推動了金融業綜合經營的迅速發展。不同種類金融機構之間加速相互滲透,金融機構業務界限逐漸模糊。在這種大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各種金融機構之間的併購案件明顯增加,金融業的經營組織形式開始孕育重大創新。20世紀90年代,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開始廣泛套用於金融服務業,各種金融業務之間的技術壁壘被打破,為金融經營體制創新創造了技術條件。1998年4月6日,花旗銀行與旅行者集團宣布合併,組成了集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資產管理、信用卡、保險等金融服務為一體的金融控股集團,實現了花旗銀行多年夢寐以求的“一站式”金融服務理想。1999年11月,美國國會通過《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拆除了1933年《格拉斯一斯蒂格爾法》所建立的分業經營“防火牆”,為金融綜合經營奠定了法律基礎。十年來,國際金融業綜合經營發展迅速,除中國之外的全球主要經濟體全面進入金融綜合經營階段。

精彩書摘

全能銀行模式與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根本區別在於後者的證券子公司的資本是由控股公司控制的,而前者的證券公司是由銀行控制的。由於控股公司對資本投資的責任是有限的,因此控股公司旗下的銀行部門受證券部門經營失敗的影響不大。這種模式的透明度比較高,是受各國監管當局推崇的模式。
三、金融控股集團的特徵分析
金融控股集團之所以為眾多金融機構所青睞,在於其具有其他組織形式不具備的特點。
1.集團控股,聯合經營集團控股是指存在一個控股公司作為金融控股集團母公司、控股公司或者是一個單純的投資機構,也可以是以一項金融業務為載體的經營機構,前者如金融控股集團,屬於投資型控股公司,後者如銀行控股公司、保險控股公司等,屬於經營型控股公司。從發展趨勢看,經營型控股公司逐漸向投資型控股公司轉變,如美國的銀行控股公司多向金融控股集團轉變。控股公司組織結構之所以適用金融集團的多元化經營,與金融業的資產特性密切相關。就整個金融業來說,不僅銀行、證券、保險各業之間存在著很強的關聯性和互補性,而且由於其經營對象是貨幣資產而非實物資產,因此相互轉換十分便利,如貸款可以轉換為證券,開放式基金又可以轉換為銀行存款,保險既是投資又是儲蓄等。金融控股集團各子公司雖然是分業經營,但已經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單一經營,而是互相聯合起來,共同從事多種金融經營,保證集團整體效益的實現。金融控股集團的基本作用是形成同一集團在品牌、經營戰略、行銷網路以及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協同優勢,降低集團整體的經營成本並從多元化經營中獲取更多收益。金融資產的強關聯性和弱專用性,決定了其綜合經營比其他行業更能形成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而控股公司結構正是發揮這一優勢的合適載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