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十二釵》

《金屋十二釵》

《金屋十二釵》是1937年由香港導演湯曉丹[福建華安籍電影導演]執導、朱劍琴主演的的一部關於富家公子的電影。

基本信息

故事梗概

是一出諷刺喜劇片. 故事講述富翁金明翁的兒子金北華, 為人胡塗好色, 雖已娶得賢妻阿媚, 卻仍娶了十位妾侍. 小人黃七見北華風流成性, 於是與流氓胡天帝合謀, 設下一個美人計, 令北華迷上賣花女傾心. 後來, 黃七又唆擺北華威迫父親拿出巨款, 讓他迎娶傾心, 以完成十二金釵的美夢. 為此, 北華與父親的感情出現裂痕, 而群妾間亦鬧得醋海翻波. 北華終日與傾心把臂同游, 把家族業務置之不理. 結果, 黃七聯同胡天帝騙去北華

導演介紹 

湯曉丹,1910年生於福建安華縣,中國電影導演。

湯曉丹湯曉丹

童年時僑居印度尼西亞,從小喜愛繪畫,並對電影發生了興趣。

10歲時他隨父母回國,後來在集美農村專科學校讀書,廣泛地閱讀文藝作品,為從事電影藝術事業打下了基礎。1928年因參加學生運動被開除,1929年,他隻身一人來到上海,結識了沈西苓、田漢、陽翰笙等戲劇電影界有影響的人物。他經常在電影院裡一待就是一天,觀看不同風格的電影作品。此外,他還從報紙上學習了一些戲劇電影理論,豐富自己的電影藝術知識。

《金屋十二釵》《金屋十二釵》

1931年,經沈西苓介紹,他進入上海天一影片公司任布景師。

1932年,在拍攝《白金龍》時,導演生病,湯曉丹便頂替做導演工作,影片公映後,受到觀眾歡迎,湯曉丹因此一舉成名。此後,他又拍攝了《飛絮》和《飄零》。

1934年夏,他被邀請到香港拍片,拍攝了影片《糊塗外交》、《翻天覆地》等。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導演了抗日影片《上海火線後》、《小廣東》、《民族的吼聲》等。抗日戰爭勝利後回上海,拍攝了《警魂歌》、《天堂春夢》、《甦鳳記》、《失去的愛情》等影片。

新中國成立後,湯曉丹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他的藝術才能得以更充分的發揮,成為中國電影界以擅長拍攝戰爭題材影片而聞名的優秀導演。

1950年至1965年,他導演了《鋼鐵世家》、《不夜城》、《臥龍湖》三部故事片,並相繼完成了《勝利重逢》、《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怒海輕騎》、《沙漠裡的戰鬥》、《紅日》、《水手長的故事》七部戰爭題材影片。

其中《南征北戰》是中國解放後的第一部優秀軍事影片,影片以磅礴的氣勢,宏大的場面,眾多的人物關係表現了1942年人民解放軍在華東戰場的一次大規模殲滅戰。湯曉丹不僅用豐富的藝術手法再現了當年宏偉的戰爭場面,而且還細膩地刻畫了中國軍隊中的戰士,歌頌了他們英勇作戰的精神。

1954年,導演的《渡江偵察記》是另一部優秀的影片,情節曲折,引人入勝,開創了驚險樣式題材的影片拍攝,獲得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在捷克舉辦的國際電影節上也受到一致好評。

《紅日》是於1963年拍攝完成的,這部影片結構緊密,有主有次,脈絡清晰,公映後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

1975年後,他又拍攝了《祖國啊,母親!》、《傲蕾·一蘭》(上下)、《南昌起義》等影片,1983年完成了傳記片《廖仲愷》。

湯曉丹是一位藝術功底深厚的老藝術家,他拍攝影片時遵循嚴格的現實主義創作態度,將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完美地結合起來,他的影片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影片結構完整,故事性強,符合廣大觀眾的欣賞水平和審美觀點。在表現戰爭場面時,他還十分注重人物的塑造,突出了典型人物的思想活動,進一步深化主題。

代表作品

編導: 《飛絮》(1933,與邵醉翁合作)《翻天覆地》(1934)

導演:

1933:《白金龍》1933:《飄零》

1934:《一個女明星》《糊塗外交》《並蒂蓮》

1935:《金屋十二釵》1934:《花開富貴》

1936:《時事造英雄》《肖女懷春》《金屋十二釵》

1937:《閨怨》1937:《再生緣》

1938:《舞颱風光》1938:《上海火線後》

1939:《小廣東》1939:《嫦娥奔月》

1940:《民族的吼聲》1940:《窈窕淑女》

1944:《敢死警備隊》1946:《天堂春夢》

1947:《甦鳳記》1948:《萬象回春》

1949:《失去的愛情》1950:《勝利重逢》

1952:《南征北戰》(與成蔭合作)1954:《渡江偵察記》

1955:《怒海輕騎》(與王濱合作)1956:《沙漠裡的戰鬥》

1957:《不夜城》1958:《臥龍湖》

1959:《鋼鐵世家》1963:《紅日》

1974:《渡江偵察記》(與湯化達合作)1976:《難忘的戰鬥》(與天然、於本正合作)

1977:《祖國啊,母親!》(與張惠鈞合作)1979:《傲蕾.一蘭》

1981:《南昌起義》1983:《廖仲愷》

1985:《肖爾布拉克》(藝術顧問)

《渡江偵察記》1957年榮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獎一等獎;

《傲蕾·一蘭》獲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

《南昌起義》獲文化部1981年優秀影片獎;

《廖仲愷》獲文化部1983年優秀影片二等獎;獲1984年第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