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和亞里亞得妮》

《酒神和亞里亞得妮》

《酒神和亞里亞得妮》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威尼斯派畫家提香的名作,現藏地於英國倫敦國家畫廊。

基本信息

解析

這幅畫描述克里特島國王米諾斯的女兒亞里亞得妮被戀人忒修斯拋棄而徘徊在沙灘上,遠揚的小船在她的左肩處隱約可見。酒神巴卡斯和陪他狂歡作樂的跟隨者到來,從凱旋車躍下的巴卡斯看到亞里亞得妮旋即墜入情網。為了表示他的愛是真誠的,於是他保證亞里亞得妮不死,便把她的頭冠拋向天空變成星座。

畫面左邊是孤立在畫面眾多的人物之外的亞里亞得妮,她擁有肉體和精神的動態悄悄進入人群,不過飄舞的藍色長衫卻被提香刻意用畫的邊緣裁斷。提香以上下左右的對比,描繪人體複雜姿勢的「對位法」,描繪她優雅的姿勢,強調衣服流動的色澤。

在畫面中間是年輕半裸的酒神,他扭曲著身體,正想要從凱旋車跳往前方,與亞里亞得妮的姿勢呼應。漩渦狀粉色的衣服彷若天使背後的翅膀般隨風飄舞,陰影部份的深紅色與亞里亞得妮流暢彎曲的紅色圍巾相映成趣。年輕的酒神頭上繞有葡萄葉,雙唇半開、忘情地注視新的戀人。

畫面靠近右方有一身上被蛇纏繞的男子,他源自著名的古典雕塑《勞孔》,勞孔的雙腿和身體引領觀者的視線通過酒神的身體向上前進,形成望向左上方群星頭冠的對角線。勞孔的前後方有二位女性跟隨者麥納德斯和巴坎特,她們是酒神的女信徒,傳統上,她們敲打手鼓或鐃鈸表示對於肉體的陶醉,畫中敲打鐃鈸的女性姿勢是源自文藝復興時代的《酒神巴卡斯》雕刻。提香使用明亮的白色與黑色的陰影表現鐃鈸堅硬銳利的金屬特質。

左邊人群後方體胖年老,喝得爛醉如泥的人是西勒諾斯,他是酒神的跟隨者之一,。西勒諾斯是傳授智慧、和預言的田野之神,形象往往是爛醉如泥地倚在驢背上,由森林之神撐扶著。與森林之神一樣,他頭上也纏繞代表酒神的葡萄葉。

作者簡介

提香·韋切利奧提香·韋切利奧

提香·韋切利奧(1485-1576)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是喬凡尼‧貝里尼的學生。青年時代在人文主義思想的啟發下,繼承和發展了威尼斯派的繪畫藝術,把油畫的色彩、造型和筆觸的運用推進到新的境界。

提香打破以往繪畫中的種種規定,創造出詩一般的畫作,毫無虛偽做作,表現出對世界的覺醒的、開放的觀察。

在提香早期的肖像畫中,可以看出貝里尼及吉奧其尼的影響,但後來提香將抒情色調與自然形象運用在人體型向上實,便開創了他獨特的風格。他畫中的女性形象尤其豐滿,譬如《烏爾比諾的維納斯》(VenusofUrbino)除了帶來視覺上直接的誘惑外,還會傳遞一種感官上的快感,完全掌握女性裸體的情慾美。

在宗教畫《聖母升天圖》(AssumptionoftheVirgin)中,反映了大眾的道德觀念。而《酒神祭》(TheAndrians)和《酒神和亞里亞得妮》(BacchusandAriadne)等神話題材的作品,則洋溢著歡欣的情調和旺盛的生命力。

提香的肖像畫能揭示人物內心世界。中年畫風細緻,穩健有力,色彩明亮;晚年則筆勢豪放,色調單純而富於變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