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陌生一占好》

《還是陌生一占好》

距離是為了不失去,留住曾經的美好。保持陌生感不僅僅能產生和諧,還能產生神秘感和敬畏感。《還是陌生一占好》講述了通過保持陌生感來處理人際關係的方式。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可以說更近了,也可說更遠了,但無論如何,人際關係是每一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還是陌生一占好》通過一系列的講述告誡我們,無論對朋友還是對領導,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人際之間的危機是隱私,做事也絕非靠稱兄道弟就能成功。只有距離之間的遊戲規則,才會改變現狀。
什麼叫保持陌生感?形象地說就是在與人相處時,要藏一點、掖一點,給人以朦朦朧朧、隱隱約約的感覺。
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曾經遭遇過的那些辭彙和它們所代表的現象;搬弄是非、家長里短、小道訊息……哪一條不令你或者尷尬不已、或者咬牙切齒。尤其是當你滿懷熱情與別人相處時,任何沒有保持陌生感的做法,都有可能造成總也解釋不清的誤解,甚至會成為別有用心的人取笑你、欺負你的資本。

內容簡介

什麼叫保持陌生感?形象地說就是在與人相處時,要藏一點、掖一點,給人以朦朦朧朧、隱隱約約的感覺。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曾經遭遇過的那些辭彙和它們所代表的現象:搬弄是非、家長里短、小道訊息……哪一條不令你或者尬尷不已、或者咬牙切齒。尤其是當你滿懷熱情地與別人相處時,任何沒有保持陌生感的做法,都有可能造成總也解釋不清的誤解,甚至會成為別有用心的人取笑你、欺負你的資本。

目錄

第一章 陌生一點的安全線
隱私的把柄效應
熟透就會爛
人格圍牆原理
陌生魅力圈
至清則無“料”
刺蝟定律
第二章 陌生一點的不老情
朋友陌生一點友誼深
同事陌生一點關係好
與領導相處也是陌生一點好
情侶陌生一點情更長
親子之間陌生一點愛心多
第三章 陌生一點的金點子
有房就有門:自我空間
個性光環效應
找出自己獨有的一個“最”
精神追求的朦朧效應
缺點的鞋櫃原理
給自己開間診所
做人要有底線,做事要有底牌
好心要拐彎
別說你最想說的那句話
看淡顯出高品位
新益求新
第四章 陌生一點的黃金保障線
黃金線試驗法
尊重的內涵

精彩書摘

第一章 陌生一點的安全線
隱私的把柄效應
可以說世界上幾乎沒有不在乎自己隱私的人,即使是那些靠出賣尊嚴和人格謀生的人,也不會把自己的隱私暴露給他人。俗話說:“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暴露自己的隱私就像撕破自己的臉皮。臉皮上長几個色斑或生幾個小痘痘,很多人就會不舒服,要漂白、要戰痘,不好好包裝是不敢出門的,因為沒有自信。要是把臉皮撕破了,沒有臉皮可能就不像個人了,你說要是真成了一個人不人、鬼不鬼的東西,誰還敢和你交往呢?
比如說,當下鬧得沸沸揚揚的香港“艷照門”事件,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隱私泄密事件。說的就是一個知名的香港男藝人,將自己和十幾位知名女藝人床笫間男歡女愛的隱私照片發到了網際網路上,這下香港像炸開了鍋。這些知名藝人在人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可以說是徹底毀了,估計有人要就此退出娛樂圈了。現在就有報導說,當事人中的個別已婚女藝人,被丈夫知道後已分居了,家庭能否保全還很難說。其他大多數當事人不是跑到歐洲,就是跑到了美國,反正是搬家的搬家,旅遊的旅遊,雖美其名日度假和休息,實際上是在避難。反正歐美知道自己的人少,受不到什麼傷害。可見暴露隱私是要付出沉重代價的。這些歌星、影星們也是,你快活就快活吧,幹嗎非要留下自己這些肉麻、風流的照片給別人,也不想想留下自己的隱私終究是禍患,一不留神就會成為別人的把柄。
個人隱私就像企業的商業機密,商業機密一般是要鎖在銀行保險柜里的,絕不能泄露。一旦機密泄露了這個企業就不再具有競爭優勢,而泄露商業機密和竊取別人的商業機密都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如一家汽車裝飾配件公司總經理助理楊某,由於經不住金錢、美女的誘惑,利用職務便利,將本公司的生產訣竅、經驗等尚不為公眾所知悉的具有實用性的技術,偷偷泄露給了同行另一家公司。另一家公司拿到了這寶貝“隱私”後,搶走了該公司大量的客戶和訂單。公司查出是楊某所為後,將其起訴到法院。經法院審理,認定楊某的行為構成對原公司商業秘密的侵害,構成犯罪,並遭到嚴厲的處罰。
一位經濟學家曾說過,20世紀的企業家所犯的最多、最致命的錯誤就是腐敗,而21世紀的企業家所犯的最多、最致命的錯誤大概就是泄密了。所以企業的商業機密,通常除了老闆以外很少願意讓其他人知道。
曾有一家法國報紙打趣道,世界上有三個秘密是人們不知道的:英國女王的財富,巴西球星羅納爾多的體重,可口可樂的秘方。據稱,世界上知道可口可樂秘方的人寥寥無幾,其中的三種關鍵配料由公司總部的三個高級職員分管,並且這三個人互不知道另外兩種配料是什麼。為了配方的安全性,即便是出席某些重大活動,三個人也不能同坐一架飛機出行,可見“隱私”的重要性,有時幾乎和生命相當。真是“隱私”如命啊!
個人隱私也有些像軍事秘密。毫無疑問,如果軍事秘密被泄露了,其後果是顯而易見的。它可不僅僅是只關係到個別人的生命,而是關係到一個部隊,一個集團軍,甚至整個國家的命運。比如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美軍通過各種手段獲取了伊拉克軍隊的兵力配備、武器配置,結果伊軍在整個戰爭進程中處處被動挨打,最終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竟然以5000人左右的代價消滅了伊軍幾十萬的軍隊,一個國家的命運就此改變。
又如我們的部隊駐地,一般人是從來看不到白紙黑字的標牌的,最多只有個門牌號碼:甲1號、乙5號什麼的,而且大門周圍一般是50米到100米範圍內不準擺攤設點,戒備非常森嚴,為的就是不讓你了解部隊的“隱私”。
如果要得到其他國家的情報,就要派出間諜或成立反間諜組織,而間諜和反間諜的成本都是很大的。戰爭年代為了保密性,幾乎所有重要的人物、資料、情報、編制都是用代碼來表示的——
“黃河,黃河,我是長江……”
“101,101,我是201……”
現代社會隱私的價值似乎越來越值錢了,保護個人隱私也要像保護商業機密或軍事秘密那樣,以最保密的形式放在最安全的地方,要讓別人不知道,要和對方保持陌生感。如果一個人的隱私全讓別人了解到或者被自己泄露了,就會授人以柄,就像“艷照門”的當事人一樣,沒臉見人。授人以柄就會產生隱私的把柄效應。為什麼會產生把柄效應呢?
第一,了解。
了解到隱私後,就像了解到商業機密、軍事情報一樣,對方就能做到心中有數,掌握了勝算的基本資源。
即使是監獄裡的囚犯你也不能讓他知道你的某些隱私,否則他也能控制你。
曾經有個犯人被單獨監禁了,有關當局已經拿走了他的鞋帶和腰帶,他們不想讓犯人自己傷害自己(他們要留著他,以後有用)。監獄裡的一伙食通常是些殘羹剩飯,像豬食,沒有什麼油水,人一般待不了幾天就會消瘦一大圈。沒過幾天,這個不幸的人就失去了20磅(1磅=0.4536千克)的體重,相當於少了近10千克肉。因為肚皮沒有油水了,癟下去了,褲子就掛不住了,只能用手提著褲子成天在單人牢房裡無精打采地走來走去。有一天,他用手摸著自己無肉的肋骨幻想著美味的時候,突然嗅到了萬寶路香菸的味道,那個香啊,饞得他直流口水。他很喜歡萬寶路香菸,順著香味他通過門上的一個很小的視窗,看到走廊里那個孤獨的衛兵正深深地吸了一口煙,然後美滋滋地吐了出來。
這個囚犯也很想要一支香菸,於是他用手敲了敲門。衛兵不知何事慢慢地走過來,傲慢地說道:“想乾什麼?”囚犯回答說:“對不起,長官!請給我一支煙……就是你抽的那種。”衛兵以為自己的耳朵聽錯了,囚犯哪有什麼抽菸的權利,說道:“什麼?你還想抽菸,等著吧!”然後轉身走開了。
這個囚犯卻認為自己有充分的理由抽這支煙,為了檢驗他的判斷,於是他又敲了敲門,這一次他的態度是威嚴的。那個衛兵叼著菸捲吐著煙霧,惱怒地扭過頭,問道:“你又想乾什麼?”囚犯回答道:“對不起,請你在30秒之內把你的煙給我一支。否則,我就用頭撞這混凝土牆,直到弄得自己血肉模糊,失去知覺為止。如果監獄當局把我從地板上弄起來,讓我醒過來,我就發誓說這是你乾的。當然,他們絕不會相信我。但是,想一想你必須出席每一次聽證會,你必須向每一位聽證委員證明你自已是無辜的;想一想你必須填寫一式三份的報告;想一想你將捲入的事件吧——所有這些都只是因為你拒絕給我一支萬寶路!就一支煙,你值不值,我保證不再給你添麻煩了。”
他得到了嗎?當然得到了,衛兵不僅從小窗里塞給他一支煙,而且還替囚犯點上了。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囚犯了解了士兵的隱私——怕麻煩,因此這名囚犯獲得了香菸。
第二,主動。
一旦掌握了別人的隱私,也就是弱點,自己就可以選擇恰當的時間、地點來掌控對方,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
據近日媒體報導,一個黑社會頭目,因涉嫌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被逮捕。此後幾年,他一直“老老實實”地待在監獄裡。之所以“老實”是因為他知道公安局長會來救他,局長和他有幾腿,抓著公安局長的隱私還怕你不來救我。但當法院宣布一審判處其死刑時,他的情緒立即失控了,隨即“吐”出多年來為自己提供保護的某市公安局局長,局長的隱私被公之於眾。
接著那個公安局長也進了監獄。剛開始這個局長也盼著“靠山”來救自己。但過了一段時間沒見動靜,尤其是當檢察機關決定對其提起公訴時,他徹底絕望了,希望用揭發他人的立功表現來換得從輕處理。於是,他也毫不猶豫地“吐”出了“上線”——某省委副書記,說自己不僅給他送過一塊名貴的勞力士手錶,而且還送過10萬美元和20萬元人民幣。於是書記的“隱私”也暴露了。書記神通再廣大,也架不住隱私泄露的攻擊,當然也進了監獄。
有人可能不解,想當初,不都是“鐵哥們兒”嗎?不都是“老部下”嗎?不都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嗎?不都是“兩肋插刀”、“爛在肚子裡也不說”的哥們兒嗎?怎么一有風吹草動,就把“大恩大德”和“哥們兒交情”全都拋到了九霄雲外呢?
其實這就是隱私的把柄效應在起作用。按照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貪污數額巨大的貪官會被判重刑,要想減刑,辦法之一就是揭發他人,戴罪立功。於是最後的把柄就成了貪官們挽救自己的機會——不管他是提拔過自己,還是幫助過自己,只要有把柄在我手裡我就“咬”定你,只有這樣自己才不至於那么被動。可見,要想不被人“咬”,就別讓別人抓住把柄。
第三,最終形成控制。
一旦發生矛盾衝突,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比如,同事的假畢業證、業績做假等隱私被你知道了,那么在工作中你會處處占儘先機,即使他對你有所不滿也絕對不敢有半句怨言。只要你說出去,他的飯碗可能就不保。有一對非常要好的哥們兒,一次酒後,一哥們兒把自己私自將商業機密賣給公司競爭對手的事說漏了嘴。當公司要提拔他做部門經理的時候,他的哥們兒將這老兄的隱私報告了老闆,於是這哥們兒被迫辭職。
授人以柄就是把刀柄交給對方,讓刀尖對準了自己。這刀柄如果掌握在陌生人手裡,可能不是被劫財就是被劫色。有這么一個隱私泄露事件:某電台女主播將自己的裸照存放在自己的電子信箱內,結果被一個陌生的黑客輕易獲取。為了獲得錢財,此人以公布裸照進行敲詐。女主播擔心自己的隱私泄露,最終不得不支付近3萬元用於“贖回”隱私不被公開。
以上把柄效應的機制我們用圖表示:
處於博弈的狀態,隱私會形成把柄效應。那么,好朋友之間沒有博弈,也能形成把柄效應嗎?
是的,同樣會形成把柄效應。
有這么一個事例:浙江某高校一名學生離校失蹤11天未歸,而該同學老實巴交,既沒有情債,又沒有賭債,和同學們關係也不錯,誰會要他的命呢?很多人都想不明白,警察也弄不明白,案件遲遲沒有進展。後來該同學的屍體從學校旁的湖中打撈上岸,這時警方才發現了線索而後破案,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殺害這個學生的兇手竟然是他的同班同學,而殺人的理由更令人匪夷所思:該同學有一次和小姐在宿舍里親熱時被其撞上了,由於擔心自己的性隱私被人傳出去,因此痛下殺手。
所以,有時泄露隱私是非常危險的,就好像一把刀架在脖子上,你就成了對方的“人質”,對方隨時可以要挾你,活在人的要挾和控制下當然非常難受,心裡總像壓著一塊石頭,不想被人控制就不要輕易授人於柄。
當然並非所有的隱私都會要人命,大部分隱私不會要人的命,但會授人於柄,讓自己處於不利和被動的境地。我們把個人隱私大致分為以下四類。
1.黑色隱私
如有犯罪前科、重大疾病等,這種隱私可能會對人的生存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一旦被泄露,人生就會發生改變。
比如,有犯罪前科顯然是不能泄露的。古語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天生會打洞。人們通常有一個習慣性思維,就是以做事來判斷人,你做了什麼事就是什麼人,進而延伸為:你做過什麼事就還會做什麼事。比如,你做過壞事你就是壞人,可能還會做壞事,甚至還可能讓人覺得你的上輩或下輩都可能有問題,所以一般子女犯罪,長輩和晚輩常被人另眼相看,讓人抬不起頭來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為了保護隱私,嫌疑犯一般都要蒙著頭,少年犯也通常以不公開審判為主,刑滿釋放的人員在一般個人資料中一般不填前科。如果前科這些黑色隱私被暴露後,再想找一份正當的工作就難了,可能找一百家,一百家都會拒絕。
可以說很多黑色隱私的後果令很多人發憷,大家本能地覺得還是離這類事遠一點更安全。黑色隱私一暴露無遺便是自絕於生活,自絕於社會,所以當事者是能捂著就捂著,除非不得已一般不會讓它曝光。
2.灰色隱私
如打鼾、強迫症、偏執症、離過婚、B肝病毒攜帶者等,這類隱私往往給人的生存質量帶來負面影響,稍有不慎,便容易讓自己處於一種被動的不平等地位。
灰色隱私和灰色收入一樣往往見不得陽光,灰色收入還有被漂白的可能,灰色隱私往往很難被漂白,很多是終身性的,別人知道後覺得不光彩,很沒面子,很醜,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負面作用和影響,嚴重的還會危害到生存,要吃大虧。如果某人是B肝攜帶者的隱私被別人知道了,很可能朋友因怕傳染而遠離你,甚至不和你交往,從而失去朋友,單位要是知道了,還可能要丟掉工作。現在很多企事業單位包括一些國家部門都要求新進員工進行體檢,如發現你是B肝病毒攜帶者很可能會直接被拒之門外。曾經就有B肝病毒攜帶者起訴招聘單位歧視B肝攜帶者工作權力的案件發生。
所以現在國家出台法規要保護B肝病毒攜帶者的工作權,就是因為隱私一旦被暴露,給人造成的損失很大。雖然法律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隱私的暴露仍然會遭人負面議論。
可以說隱私對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越來越廣。如果大家在社會交往中能夠做到不探明對方的灰色隱私,也常常被看為是有修養的一種表現。如有一位大學教授去香山看紅葉,遇到一個獨腿的年輕人,拄著一根拐杖正吃力地往山上爬。心地善良的他產生了憐憫之心,想扶他一把,卻遭到了對方的反詰:“你以為我爬不上去嗎?”他為自己的好心被拒絕而感到尷尬,但因為陌生,這種尷尬很快隨著人群消散了。
後來他們又在山頂碰面了,這個殘疾人燦爛地向他微笑,似乎在為剛才的行為表示歉意,此時雙方心照不宣的都笑了。下山時,兩個人又很自然地走到一起,不約的暢談了起來,像是認識多年的老朋友,只是不提各自的情況和環境。分別時,那個年輕人說:“您怎么沒像別人那樣問我是怎么殘疾的?”
“因為陌生啊。”教授答道。
“對,因為陌生,沒有必要做對等的了解,萍水相逢,能使我們相互喜歡就應知足了。”
後來教授把這個經歷講給學生們聽,並告訴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應時時提醒自己:“少關心一點別人的隱私,多求一分安寧,就會增加一分魅力,多收穫一些歡喜。”
3.白色隱私
如年齡、婚姻、信仰、籍貫、收入、財產等。
白色隱私最多,也最常見,因此被人了解和利用的機會也最多。如有些地方的名聲不好、騙子多,因此很多企業不太願意招聘這些地方的人,這樣籍貫就成了這些地方人的白色隱私,於是一些應聘者不願填寫自己的籍貫,擔心填上籍貫後會被企業拒絕。還有像現在的個人高考成績、QQ聊天記錄、IP位址、瀏覽過哪些網頁等,也都逐漸成為大家新的隱私範疇。尤其像QQ聊天這些比較私密的講話,一旦被他人了解,對人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有這么一個發生在辦公室的白色隱私故事:某公司為了防止員工上班時間上網聊天,對公司里所有的電腦安裝了一套監控系統。但人們還是禁不起聊天的誘惑,偶爾會有人抱著僥倖心理和相好、情人或親人聊聊。這天一個女員工和老公在網上又聊上了,老公問:
“幹嗎呢?”
“正在吃麵條。”老婆回復。
“老婆啊,我們有幾天都沒做了,我好想做愛愛。”老公說。
“討厭,你太粗俗了,說得這么直白,你就不能說得委婉點,用別的詞替代一下。”老婆回復。
老公道:“那你說用什麼替代呢?”
她當時正在吃麵,靈機一動:“以後咱們就用‘吃麵’來代替吧。”
老公:“好的!我現在就想吃麵了。”
老婆回復了一句:“我也好想吃麵,晚上回家咱們吃麵吧!”
哪知這次聊天的內容被公司監控室的人截獲了,一下子被公司的同事傳為笑談,以至“吃麵”成了公司的流行語,公司的人見了她就壞笑,一些男同事一見到她就打趣道:“我也好想‘吃麵’喔。”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