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組織經營管理之道

《道德經》的組織經營管理之道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道德經》第十一章第五章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道德經》的組織經營管理之道《道德經》的組織經營管理之道
《<道德經>的組織經營管理之道(1)》內容簡介:在《黃帝內經》的《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中有岐伯對黃帝說的一段話:“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我認為在組織經營管理中,也應當做到如此——“循道而為”,這樣的企業才能做到“以道御術”,成為本行業的潮流引領者。

遍閱解讀《道德經》的書,感覺很多是雲裡霧裡看不明白,於是我決定寫一套讓讀者能看懂的解讀《道德經》的書。力爭讓這套叢書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作者簡介

王家堯,一汽集團高級工程師、職業培訓師、諮詢師。著作:《精益生產》(與人合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年版)、編委:《機械工業質量管理教程》(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年版)、編委:《質量管理工人讀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年版)汽集團十六年的生產管理經驗。

圖書目錄

修身篇 《道德經》與領導素質建設

第一章 上下同欲者勝/003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道德經》第三章

第二章 平凡之中見不凡/009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德經》第四章

第三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016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道德經》第六章

第四章 謙虛使人進步/021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道德經》第十一章

第五章 氣節乃民族強健之“道”/029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道德經》第十八章

第六章 春雨雖濃,不潤無根之草/041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第七章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054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道德經》第二十八章

第八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06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第九章 好德要如好色一樣/073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附錄一 組織發展之“道”——5S管理/089

附錄二 大徹大悟的孔子臨終遺言/097

附錄三 一汽集團鍛造廠推行混流拉動式生產的實踐/102

附錄四 上海延鋒江森實現信息化的排序生產和即時供貨/110

領導篇《道德經》與領導力的提升

第十章 順潮流者昌/125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第一章

……

人才篇 《道德經》與人才培養使用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