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汪氏別業二首》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過汪氏別業二首》

【創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李白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過汪氏別業

【其一】游山誰可游?子明與浮丘⑴。疊嶺礙河漢,連峰橫鬥牛⑵。汪生面北阜⑶,池館清且幽。我來感意氣,捶炰列珍羞。掃石待歸月,開池漲寒流。酒酣益爽氣,為樂不知秋。

【其二】疇昔未識君⑷,知君好賢才。隨山起館宇,鑿石營池台。星火五月中⑸,景風從南來⑹。數枝石榴發,一丈荷花開。恨不當此時,相過醉金罍⑺。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永夜達五更⑻,吳歈送瓊杯⑼。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日出遠海明,軒車且徘徊。更游龍潭去,枕石拂莓苔。

作品注釋

⑴《列仙傳》:陵陽子明上黃山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黃山圖經》:黃帝與容成子、浮丘公合丹於此山,故有浮丘、容成諸峰。

⑵鬥牛,謂南斗、牽牛二星。《史記正義》:吳地,鬥牛之分野。

謝靈運詩:“卜室倚北阜。”劉良註:“阜,陵也。”

杜預《左傳注》:“疇昔,猶前日也。”

⑸《尚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蔡沈《集傳》:“星火,東方蒼龍七宿。火,謂大火,夏至昏之中星也。”

⑹《淮南子》:“清明風至四十五日,景風至。”《史記·律書》:“景風居南方。景者,言陽氣道竟,故曰景風。”陳叔齊《籟紀》:“景風,一曰凱風,又曰薰風,亦曰巨風,起自赤天之暑門,從南方來。”

⑺金罍,酒器也。

⑻謝靈運詩:“行觴奏悲歌,永夜繼白日。”

⑼《楚辭》:“吳歈蔡謳,奏大呂些。”王逸註:“歈、謳,皆歌也。”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